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多 《东南学术》2000,(4):28-30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 ,正在由行政性的直接调控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 ,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1999年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大幅上升 ,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根据理论与实践 ,中央银行把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主要操作工具。在业务操作中 ,中央银行选择了33家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现行的公开市场交易方式有两种 :回购和现券买入。回购交易采用市场招标方式进行 ,回购利率水平通常低于同档次再贷款利率 ,高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在考虑操作方向和力度时 ,中央银行主要参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水平 ,同时考虑货币市场的利率以及其他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燕  邹勇 《江淮论坛》2006,(3):38-43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条件下所积累的利率风险逐渐凸现,各商业银行现有的利率定价机制和利率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风险控制的要求。目前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文献多为宏观领域的政策分析,对商业银行作为微观主体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具体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分析,参考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利率管理经验,对商业银行在新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提高定价能力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改变.即不能完全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手段,这就需要寻找间接调控的政策工具,而利率政策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资金让渡其使用权的价格,这就要求实现利率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利率体制仍存在弊端,导致利率市场化改革仍严重滞后,因此积极探寻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最优利率规则是能够最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变量稳定的利率规则。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以货币供应量为操作工具,利率传导机制不健全,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政策有效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利率为操作工具的货币政策备受市场期待。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最优利率规则在我国将会有好的适用性,能够为提升我国货币政策开辟一条新道路。然而,现阶段若要求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完全按照最优利率规则行事还面临障碍,亦不具备充足的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的利率微调问题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实施货币政策才行之有效,一直以来都是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往相对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显得难以控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美联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的利率微调模式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考量此种利率调控模式在新背景下的有效性,为我国利率政策的具体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已经揭开 ,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以及实行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二个体系”,实施“三个战略”(即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和产品定价体系 ,实施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加强金融创新发展战略和服务全能化战略 ) ,大力发展非资本业务 ,实行多元化经营 ,以应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更加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对利率平滑调控的效果进行了数理检验,结论表明:在货币当局的损失函数中引入利率平滑因素后,最优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与其长期目标的偏离、产出缺口变动的反应都被弱化了,货币当局应对的行动也变得更加保守.同时,由于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改变利率平滑的权重来控制名义利率稳定性,所以货币当局保持名义利率、国民产出、价格水平稳定的能力得到提高.数理分析的结论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开市场业务与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政策一起,被誉为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三大法宝"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于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般性货币政策,现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存款准备金工具作用比较剧烈,不宜经常采用;再贴现工具比较被动,只有商业银行要求贴现时才可发生作用;相比之下只有公开市场业务不但具有灵活有效、可操作性强、政策时滞短等优点,而且被认为是最普遍、最灵敏、最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际操作都显示出极优的政策效果,尤其在美国它已是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根据.从我国实际来看,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策债券及外汇.这标志着公开市场业务已在法律上被确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利率微调是通过小幅变动目标基准利率调控市场利率的一种调控模式。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利率政策的有效使用必须有一定的市场机制来支撑。要想在我国充分发挥利率微调的政策效果,应该提前考虑所应具备的环境与条件,包括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只有事先分析我国现行市场机制中还存在哪些与利率调控不相匹配的因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为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指明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储蓄与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涛 《东岳论丛》2004,25(1):75-78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就是通过放松或解除政府对利率的各种限制措施,充分发挥利率的市场杠杆作用,增加储蓄和投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盲从。目前我国利率杠杆还无法发挥对储蓄和投资有效调节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前提不完善。因此,建立和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条件是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与计量经济学因果关系检验与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论述了中国利率政策操作的走廊理论机理与实践,考察了2007年1月—2014年6月中国利率政策操作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央行票据已发展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能有效引导与控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基本具备了基准利率的功能;在当前中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意图能迅速通过基准利率传递并反映在市场利率上。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在利率走廊框架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特别是利用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已成为对流动性管理与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方式,这方面已积累相当的经验,为中国利率完全市场化下的利率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创新使实际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下降;使金融资产之间替代转换程度提高;金融资产价格对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其结果是,IS曲线变得更加陡峭,LM曲线变得更加平缓,致使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及效果减弱,广义利率传导机制也变得模糊.但信用渠道仍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是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政策的原因之一.因此,金融创新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执行更应关注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同时为稳定经济,不可盲目快速推进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其主导业务、经营环境、人员素质等方面将面临冲击,这些仅靠商业银行自身是难以真正解决的,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经济活动之间会相互产生影响。而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是核心,需要其他各种因素共同产生作用。对于我国这样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一个复杂的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企求一步到位而失之稳妥。因此,在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其配套改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利率微调政策的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等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利率微调政策的时效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在中国现实的经济运行环境中,贷款利率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理论上的关联性在实践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因此,利率微调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体系中已经具备了其实施的现实条件;利率工具的时滞效应既体现在工具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也体现在中介变量与最终目标变量之间.我们认为,正是由于我国利率政策的外部时滞性较强,因此,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就不应是后向的,而应是具有前瞻性的.  相似文献   

15.
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工具之一,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代表了债券市场发展的总体状况。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通过对央行票据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这两项经济指标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提炼当前运用央行票据调控债券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特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央行票据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关系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央行票据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要远大于受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两者之间缺乏互动。应从完善利率市场化、促进货币政策工具转向、推进两大债券市场融合等方面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战后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各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工具相应地要进行变革。战后到80年代,各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管制、信贷分配、央行指导信贷等直接工具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而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贴现机制这三大间接工具被广泛采用,成为主要的政策工具。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控制重点由银行系统转到证券市场上来,三大间接工具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日益下降,出现了法定准备率降低甚至为零的趋势;贴现机制的调控作用也下降了,但作为金融监管的工具仍受重视;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意外变动而造成银行的赢利状况和市场价值对其预期值的偏离.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势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渐增大.SHIBOR正逐步成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表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对利息的过分依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和久期缺口管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防范利率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着资本充足率偏低、资产负债率偏高及资产负债管理不平衡、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金融市场不够完善等四大问题。随着银行业经营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对策主要有: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商业银行抵抗利率风险的能力;加强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加快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快金融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模型基础上,通过在央行的损失函数中考虑利率政策工具的时序性以及引入利率平滑和稳定性因素,得到新的货币政策动态优化模型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通过最优化问题一阶条件解出结构参数不确定性条件下最优利率规则解,结果表明,在关注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稳定性基础上,央行如果不考虑利率平滑和利率稳定性,名义利率的波动性会较大,而央行如果采取同时也稍许关注利率平滑和利率稳定性的目标函数时,其最优利率规则解对于保持一个低的和稳定的通货膨胀更有利,从而给出各国央行利率平滑调控的偏好证据。  相似文献   

20.
刘义圣 《东岳论丛》2007,28(6):7-12
我国民间利率具有市场利率客观性、灵敏性的特点,但是其不统一性、不规范性、不公开性及不合理性,表明它不完全等同于市场利率,其市场化程度相对偏低。当前,民间利率对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双重影响,而农村信用社利率反过来又会影响民间利率,其利率市场化正直逼民间利率。通过温州民间利率的市场变动趋势可发现,目前我国民间利率水平已有所下降,其与官方利率的利差在缩小。但是民间金融市场是不完善的,这就要求政府将民间利率纳入监管范畴,进行规范引导,最终形成仍以民间借贷市场为主体,辅之以国家各项政策措施来规范引导的民间利率管理体系,即实现民间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