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创业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于高校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从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全程化和实践平台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而高校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而美国和日本的高校创业教育在长期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剖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分析了471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这些问题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分析了创业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的主要形式,提出了落实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与配套措施、开展创业教育和构建自主创业的信息支持等方法,构建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家庭、个人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推进高职学生积极创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已成为国家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的紧迫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肩负着团结、服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的光荣使命,从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三大模式,探索了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吸引和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新创业。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已在师资力量、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应用、持续发展等方面依旧存在短板弱项。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路径,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络影响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信息的关注、搜寻、解读以及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估.通过面向362名大学生创业者的调查探讨社会网络、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网络各维度对创业警觉性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高校创业教育在网络异质性影响创业警觉性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高校创业政策在网络规模影响创业警觉性的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业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了解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认真探索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将成为当前高校就业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主要通过创业教育来加以培养.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素质,使创业者具备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推陈出新,做出新的贡献.高校对创业教育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点实施创业教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创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创业教育日益被社会公众所关注并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计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与途径,分析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措施,可以促进地方高校进一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高为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竞赛与课程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分析高校构建“课赛一体”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的意义,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智慧经济”创新创业竞赛为例,以沈阳工业大学开设的“智慧经济大赛”选修课为依托,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与课程改革相融合,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契合。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于创业过程的基本认识,梳理出大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切实需求,从管理与技术相结合、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及跟踪与反馈相结合4个方面,探索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以创新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高校层面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对于培养高学历人群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我国高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高校实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理念,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改革创新的必然结果。目前中国多数高校都在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涉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标与功能、现状及问题、实施途径及培养模式等,并对创业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但是,现有创业教育研究多偏向于理论探讨和宏观研究,缺少对创业教育具体模式、实施途径的分析,据此,提出创业教育研究应多注重创业实践,在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创业教育的评估体系、支撑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以期大学生创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机制、拓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推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着公益创业环境建设薄弱、人才培养支持不够、创业就业能力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提供实践服务和资本支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是解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创业意识滞后、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缺乏、运行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探索广西高校创业教育现实运作问题以期营造一个创业教育良性生态环境,切实推动创业实践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要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介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提出高校实现大学创业教育的对策,就高校健全创业教育组织协调机构、实施创业教育教学、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不长,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从认识、实践以及条件等方面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理性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研究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地位匹配,更新教育理念;要与专业结合,明晰实践路径;要与区域互融,强调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9.
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形成合力。政府作为资源掌控的主体,应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及行政职能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发挥其政策保障作用;社会作为创业教育既得利益者,应努力为大学生创业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思想基础和社会认同;高校作为创业教育实施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切实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20.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形成合力。政府作为资源掌控的主 体,应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及行政职能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发挥其政策保障作用; 社会作为创业教育既得利益者,应努力为大学生创业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为大学生创业 提供思想基础和社会认同;高校作为创业教育实施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切实从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等方面为 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