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更加密切的培养机制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机构以此加强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历史转型,并逐渐从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本文从外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将对全日制教育类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以及相关资源建设和自主发展等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如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章制度等。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例,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作一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如何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共同发展与是否要纳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问题。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需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协调发展,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可以分为学术性教育和专业性教育两种类型,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种:附属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职业提升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学徒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社区中心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学徒型硕士研究生时,最主要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专业的训练,使硕士研究生像学徒一样获得本专业的高级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在其所在领域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提升以及国内社会对高质量俄语人才的需求,改革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俄语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导师制度、实习制度等方面对俄语专业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研究生教育近几年从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但部分高校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体系尚未建立或完善。通过对中美部分著名高校机械工程专业针对工程硕士所制定的招生要求、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总结美国高校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比中美两国在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方面的差异,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完善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一个重要种类,主要为涉农领域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应用能力生成的基本依托,然而该类型硕士招收的时间比较短,实践培养环节不完善,进而形成专业学位培养的瓶颈。本文对这一问题,从实践教育环节设计的原则、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为促进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工作能顺利展开而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以河北省某普通高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的培养模式,采用过程跟踪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发现,现有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专业实践、论文指导、学术交流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基本适应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太合适的方面,在深入研究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必要性进行探讨,就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论述。同时根据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此为主导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高水平、动手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并构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分析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硕研究生人才定位和能力要求,建立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八个一”培养模式,制定以应用型为主的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定系列课程,为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体育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全日制培养,2011年继续摊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本文分析了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现状及问题,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知识转移作用机理.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知识转移要相互促进,并建议政府应推动校企及校际合作,推动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课程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学科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提出对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2003年国家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招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0余人.  相似文献   

15.
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美在有关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培养目标、学制、培养模式、质量管理等方面既存在着共同点,也存在很多不同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实行“资格考试 综合测试 专业复试”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加强专业硕士教育,逐步构建以专业硕士教育为主体的新格局;改革“课程学习 论文写作”的单一培养模式,实行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等多种培养模式并存;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从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严格把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督与评估,建立“多维立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复合型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因此,实现两者的融合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借鉴多元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将“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培养模式融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并就如何构建这一新的培养模式进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7.
谈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日本、美国、英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国应该实行知识产权专业实务性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知识产权专业辅修双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种培养模式,培养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能型应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已逐渐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倾斜。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石。本文主要对现行招生制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初试及复试方式的改革,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从而选拔出更加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华北电力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自197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学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目前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项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自2009年中国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向专业实践能力转移。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其在继承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知识体系性强、理论基础扎实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专业技能培养不系统、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企业对培养过程参与度低等问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从课内教学、课外锻炼、实验实训、校企合作实践四个方面全过程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