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50-70年代中国对非洲国家外交政策的特点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在保持友好合作和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变化。邓小平在中非外交政策调整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思想有: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继续援助非洲国家;淡化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的意识形态倾向;经济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交流发展经验;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从实际效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中非关系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不仅继承了毛泽东时期重视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权力斗争中的作用,而且加大了经济外交的内涵,加强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经济基础。鉴于非洲国家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邓小平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思想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中美国际人权较量中非洲支持中国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人权较量中,非洲国家给予中国大力支持。相似的人权观是非洲支持中国的思想基础;中非传统友谊是中非在人权问题上互相支持、团结合作的历史前提;国际斗争中的共同利益是中非友好的政治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和非洲的最大需要,是促进中非友好合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启动,计划中提出未来中非科技关系发展的宗旨、原则、领域、机构设置和实施方式等内容,致力于增强非洲国家科技能力的建设,实现中非共同发展。"中非科技伙伴计划"是使中非关系不断拓展与深化的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各国加强与非洲科技关系的回应。"中非科技伙伴计划"立足于中国和非洲科技的发展现实,对非洲科技发展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必将促进非洲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4.
中国私营企业投资非洲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中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国私营企业投资非洲的快速增长.中国私营企业投资非洲,给中国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也有助于增加当地就业、平衡中非贸易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但中国私营企业在投资非洲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实现中非经贸合作双赢,为中非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汪峰 《国际论坛》2012,(3):68-73,81
刚果(金)内战结束后,中国与刚果(金)双边贸易迅猛发展,经济合作稳步推进,刚果(金)已成为中国在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究其原因,良好的政治基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趋好的政策环境,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的平台作用,成为中刚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但来自中国与刚果(金)内部和外部的投资风险则是两国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中刚经济合作是中国与非洲资源富国合作的典范,对推动中非经济关系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非洲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长期不懈地在非洲的软实力方面的建设,包括无偿经济援助、平等友好的外交政策、中国文化和经济建设经验的吸引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合作的范围更加广泛,政治上互信增强,中非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7.
非洲当前面临的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是非洲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所致。中国长期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教育合作与中资企业培训等方式,已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中国在帮助非洲人才培养中始终遵循充分满足非洲国家所需、着力提升非洲能力建设水平和注重成果落实与合作成效的原则。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有助于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最终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非洲虽相距遥远,但已有悠久的交往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非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出于拥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几乎相同的历史任务,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自上世纪50年代一经建立,历经半个世纪的国际风云变幻,始终稳固推进,历久弥坚。冷战结束以来,中非合作模式逐渐改变了过去以政治合作为主,经济方面的合作以中方向非洲国家提供单方面的援助且主要服务于政治目的的格局,变为政治与经济合作并重,以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为主。合作中的意识形态因素逐渐淡化,合作层次、方式与途径日益丰富多样。中非合作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几经变迁而演化为现今的状态。其发展演进既受到历史规律推动作用的影响,又受到现实发展基本要求的制约;既有其内部的决定因素,又有其外部的条件因素。但归根结底,中非合作的演进是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规律的作用下,随着国际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及时代主题的不断变换,最终由国家间利益关系的博弈变化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非关系史上,非洲黑人何时来华,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根据目前掌握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看,非洲黑人来到中国,应始于唐代。唐代非洲黑人的来华,既是中非关系不断发展的体现,同时又加深了中非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中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唐代非洲黑人来华境况的了解,将有助于唐代中非关系史及整个中非关系史的研究。一、唐代来华的非洲黑人最早记载非洲黑人来华的汉文史籍见于唐代。据王博《唐会要》卷九八记载,“殊奈,昆仑人也,在林邑南。去交趾海行三月余日。习俗文字与婆罗门同,绝远未尝朝中国。贞…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文明的两个发源地,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进程中,相似的历史遭遇更使得中非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交往密切,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在诸多领域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面对蒸蒸日上的中非贸易,西方大国和非洲国家给与了不同的回应,全球金融危机更使得人们对中非关系产生了质疑.应对种种挑战,中国企业唯有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才能有力地推动中非关系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以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先进知识技术为主的“扶贫式”教育交流形式已经逐渐淡出主流,发达国家如法国等非常重视国际教育这个蕴含巨大潜力的市场。深入探讨在此背景下中国和法国高校合作的需求、主要形式以及合作前景与策略,无疑有利于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消除贫困是非洲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一直以来,中国都十分重视与非洲国家在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随着中非合作反贫困实践与认识的不断深化,2016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上,产能合作成为中非合作减贫与发展的新主题。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尽管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打造,以及贸易往来为主要途径的中非产能合作,在推动非洲国家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改善贫困人口可持续生计等方面对非洲国家减贫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与非洲在产能合作反贫困实践中仍然存在反贫困基础薄弱、合作路径尚待优化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一系列风险挑战。为了提高中非产能合作推动反贫困效益,优化实施路径,更好地破解合作困境,文章从政府、企业、智库、民间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中国对阿联酋投资、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中阿友好关系的持续加强,详细分析中国与阿联酋在投资领域的发展现状,从中阿两国产业合作的角度,发掘中阿未来可能存在的投资合作机会,并探析中国企业在阿联酋投资中存在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安全风险。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在阿联酋的能源产业、通讯产业、服装纺织产业、汽车产业、建材产业等领域存在较大投资机会,应该紧跟阿联酋国家发展战略,增加对非油气产业的投资合作,积极进行品牌营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注重团结协作。在投资风险方面,阿联酋政权稳固,社会稳定,政治风险较低;但在经济风险方面,阿联酋经济外向特征明显,对外依赖性强,易受外来风险影响;且阿联酋国内安全风险较低,面临巨大的地区安全压力和恐怖主义威胁,这些风险需要中国企业重视。  相似文献   

15.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是非洲国家寻求可持续发展、实现独立自主的有益尝试。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协定,自贸区协定自开始谈判到正式生效仅用时三年,快速启动但推进缓慢,建设初期即举步维艰。有别于现有研究从宏观上分析自贸区对中非合作的作用,文章着重剖析了自贸区建设初期阻碍各方达成共识的内外部深层次原因,重点识别了在推动区域内一体化进程中自贸区面临的挑战。考察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应如何从自贸区建设的关键问题中发现机遇,共同推动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致力于参与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发现,由于非洲各国领导人政治意愿不坚定、非洲各国经济结构性障碍以及长期存在庞大的建设资金缺口,自贸区在建设初期进程远远滞后于预期。停滞不前的自贸区建设进程暴露出非盟内部存在已久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与撕裂。多年来,中非合作建立了牢固稳定的建设机制,取得了丰硕且具有互补性的经贸成果,世界格局大变革也为中国与非洲自贸区深入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坚实的合作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了中国与自贸区合作的重要依据。新时期,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体现在对历史发展的主动性把握。非洲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支点,中国与自贸区的合作应立足中非合作的现实基础,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实现中非更高水平政治互信,引领中国与自贸区迈向务实合作。中国应主动参与自贸区的框架与机制构建,建立与自贸区的长效联络机制,持续关注和支持自贸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同时采取多维度且灵活的关税制度,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推动产业调整和升级;依托技术变革,以企业为抓手,拓展中非合作新领域;持续防范风险,借鉴经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非洲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为非洲实现粮食安全、造血脱贫提供中国方案。最终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和中非协同发展,服务于建设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非洲华人居留国(地)和祖籍国以及非洲华人的观念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这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非洲华人经济的变化发展又对居留国(地)的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加强了中非的经贸往来与友好合作关系。非洲华人经济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华人的适应能力,它保持了华人经济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中俄两国经贸关系明显落后于政治关系 ,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和削弱中俄政治关系的发展。进入2 1世纪之际 ,中俄加强经贸合作 ,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和俄经济的复苏 ,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当前 ,为把中俄经贸合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应采取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高校外事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既给高校外事工作带来了机遇 ,又提出了挑战。对西方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要有明确的对策。高校应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科技、教育及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周术情 《国际论坛》2012,(3):74-78,81
非洲国家的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之实质,在于提高产油国在对外石油开发合作中的收益比率。非洲石油国家本土化战略根源于非洲石油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以及非洲石油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嬗变。非洲产油国对本土化战略的强调和重视,将会挤压外方投资者的逐利空间,影响外国石油公司与非洲的石油开发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