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声乐演唱中钢琴伴奏的正确理解和研究,来说明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分析,阐述钢琴伴奏者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分别从对作品的细致研究、平时的练习和舞台表演时的配合进行研究。从而证明弹奏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越高,对声乐演唱者的帮助就越大,作品表现的也就越完整。  相似文献   

2.
声乐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的,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歌唱与钢琴伴奏两者之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统一的协调关系。声乐钢琴伴奏者对力度的合理控制不仅是声乐钢琴伴奏的技巧之一,也是歌唱与伴奏间配合默契的关键。要弹好钢琴伴奏就必须对作品写法及情感内涵进行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钢琴伴奏与歌唱是人声与琴声的结合,又是演奏者与歌唱者的密切配合,特别是钢琴伴奏的双重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对演唱者起到了制约的作用。钢琴伴奏不仅要有较高的演奏技术,还需要熟悉声乐表演艺术的特殊性,以及对声乐艺术的其它相关因素的体验和掌控。钢琴伴奏赋予演唱者的不仅仅是音乐、节奏、音高,更多的应该是舞台表现和交流,以及无穷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二者的相成才能更好地诠释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4.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二者在表演艺术中是紧密结合,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人们常常用"绿叶"来比喻钢琴伴奏者,用"红花"来比喻演唱者。以此来形容钢琴伴奏对演唱者的烘托和陪衬作用。然而,就更深一层的意义来说,钢琴伴奏不再只是作为音乐背景,而是作为声乐表演艺术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声乐表演艺术也成了钢琴伴奏与演唱者融为一体的复合性艺术。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感染力来自两者之间最完美的、亲密无间的合作。因此,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合作的默契程度决定着演出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5.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除了要有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还需要歌唱者与钢琴伴奏者的互相配合,共同演绎。对此,作为伴奏者,既要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其伴奏的作用,力求与歌唱者完美结合,准确地塑造音乐形象,同时也要从练习、实践等方面,注重声乐伴奏过程的合作艺术和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中有两首关于月光的钢琴作品,其中一首是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月光》,另一首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二者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影响,而德彪西的创作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也由此成就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奠基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钢琴伴奏与歌唱这种最常见的结合形式,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伴奏对歌唱的重要性。即要成为优秀的钢琴伴奏者所必备的素质和条件及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该如何去促进歌唱者的艺术表现,从而达到伴奏与歌唱的共融,生动地把一首作品传递给听众,使听众真正感受到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兼论美声唱法的中国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民族声乐学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突破中西二维思维模式的影响,从全球化与本土化契合的理念出发,在科学唱法(理论)、民族声乐传统(文化传统)与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之间建立通道,并使之在艺术实践上系统化、规模化(声乐教学与民族普及)这一角度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浪漫曲发展到格林卡时代,作曲家开始注重歌曲伴奏的作用;之后的作曲家一致认为伴奏应该具有独立的功能性的意义。A·鲍罗丁在声乐浪漫曲方向的创作只有16首,却囊括了俄罗斯浪漫曲声乐题材的主要内容,极具代表性。A·鲍罗丁在童话、叙事、抒情、悲歌等风格的浪漫曲创作中,充分发挥了钢琴伴奏功能的独立性、交响性、旋律性与庄重性,标志着俄罗斯浪漫曲钢琴伴奏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血肉之躯在萧红的前期写作中是叙事的焦点之一,而在其后期作品中身体却在文本中隐去.由表现从主体中分裂出去的女性之躯到身体向主体的回归这一创作思维的变化体现了萧红在其整个生命历程与创作历程中建构主体、认知自我的艰辛努力.从其创作与生命历程的相互参照中,以身体为逻辑可以解读贯穿于萧红作品的这种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11.
德彪西创作的《贝加莫组曲》,是他在早期创作中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在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声语言以及织体手法等方面既反映出了对法国音乐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反映了对法国音乐传统的超越。反映了德彪西打破传统,力求出新的创作思路,在实践中为他后来印象主义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理查·施特劳斯常被喻为晚期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梁,但他中期的创作更多的体现着古典主义风格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相互融合.在中期艺术歌曲创作中,最有意义的恐怕就是1894年为纪念新婚而创作的编号为op.27的歌曲集.该集共包含《平静,我的心灵》、《瑟西莉》、《秘密的邀请》和《明晨》.四首作品风格各异,钢琴伴奏作用及写作手法各不相同,有很强的代表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与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杰出的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早期钢琴作品《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的论析,探讨了文化背景和特定社会条件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剖析了作品的创作风格、艺术表现手法;同时还对乐曲进行了细致的曲式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一种表演艺术,是对声乐原作的传达与再现,也是充分体现歌唱者高超的声乐技巧和恰到好处的情感表现的再创造.声乐表演是复杂的二度创作过程,声乐表演的最终结果也是应该体现在对声乐作品的正确解析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由创作歌曲《你会爱上它》展开,回顾新中国建国以来民族声乐创作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不同阶段作曲家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的简述,具体分析了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缓慢不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认为当代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使作品不但贴近生活,更具有鲜明的个性、时代的特征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6.
声乐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其表现力和渲染力是丰富的,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是声乐作品能否得到音乐家和欣赏者认可并传唱的关键所在。二度创作是声乐作品分析演唱的基础,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提高欣赏者审美鉴别力。应从演唱者综合素养与作品内涵相融合、演唱技巧与作品要求相一致、情感表达与创作者意愿相统一、艺术特征掌握与体裁分类相匹配等方面把握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7.
顾晓晖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85-87,90
本文介绍了歌唱的二度创作与声乐作品的情感表现与处理。在歌曲的表演艺术上有两个创作过程;它的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作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由歌唱者在原作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对歌曲作品的深刻理解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将声乐技巧同歌曲的艺术表现密切结合而演唱出来的过程,称为歌唱者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其表现在歌唱的最高层次,最终目标是要将确定静止的声乐作品包含的声乐形象,通过科学的发生方法和技巧,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再创造出具有原作和歌唱者本人所应有风格的音乐形象,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实例加以具体分析。从而对声乐作品本身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歌词内容和音乐形式有其独特的"形象"。即对作品情感表现及艺术处理上,有一个整体的构思与布局。通过举例对声乐专业技能的学习及体会,使其真正的把声音,呼吸,吐字,感情带进歌曲中,达到艺术歌曲"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外来音乐品种,我国的合唱艺术在合唱创作和演出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听众对合唱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优秀的合唱作品以及高水准的演唱人才却相对匮乏,中国合唱艺术的民族化发展瓶颈开始愈加凸显。中国合唱艺术民族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西方合唱的复调思维与我国声乐传统的线性思维、合唱艺术的音准要求与我国声乐传统的音腔理论之间的矛盾。解决上述问题不能只依靠折中的办法,而应当深入到更为根本的律制层面展开研究,将问题定量化、精确化,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具备时代感和民族性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古典声乐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论述了古典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主要包括作品的音乐内容、表现方式、创作风格等。  相似文献   

20.
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到20世纪音乐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24首钢琴前奏曲》被公认为,是他印象主义钢琴作品中的精华.前奏曲中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又是他具有特色、著名的钢琴曲之一.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内容包括曲式结构分析、素材结构、术语内涵、触键与声音的掌控以及踏板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综合笔者演奏的实践,对这首作品的演奏进行较为详细的诠释,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进一步集中、准确地把握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