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一九二七年作于“三·一八”惨案背景下的小说《铸剑》,在这个复仇故事中贯穿了他作品中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主线,但小说结尾“三头共葬”的闹剧表现出作者对启蒙神话的怀疑和不信任,在提倡启蒙的同时又超越了启蒙进入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即对生命意识觉醒与升华的歌颂和礼赞。  相似文献   

2.
在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发生了转变。梁启超的国民教育思想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将国家主义作为第一义,却又正面切入了个人的问题;其次,针对中国国情强调“以新守旧”,“以内化外”,“导奴隶就国民”;再次,以改革教育来改造国民性,以改造国民性来改造国家,具有文化启蒙的浓厚色彩。  相似文献   

3.
《呐喊》与《彷徨》以对封建文化吃人本质的揭露和对愚弱国民性的批判展示了思想启蒙的必要性,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收获;但另一方面,相对于思想领域而言,它们对于启蒙悲剧性的揭示,对于启蒙的可能性、启蒙者与民众沟通的可能性、唤醒民众(或曰庸众)的可能性及启蒙者主体的质疑不仅超前而且深广,显示了鲁迅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深刻与敏锐。  相似文献   

4.
书评     
论鲁迅与中国文化这一类题目的论著已经很不少,再想写出新意应该说是比较困难的,最近出版的林非先生的《鲁迅和中国文化》却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全书共五章“鲁迅论中国传统文化”、“鲁迅论启蒙主义”、“鲁迅论‘人’的命题”、“鲁迅论国民性”、“鲁迅论中国新文化建设”.这些都是鲁迅思想研究中最主要、也最寻常的课题,唯其如此、才显示出此书于寻常中开掘突破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是一个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的思想基础是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现实基础是当时严酷的社会现状。该体系发端于日本留学期间,到《呐喊》、《彷徨》时代基本形成——《呐喊》、《彷徨》就是这个思想的艺术结晶,并且随着鲁迅世界观的不断发展深化而日趋成熟、丰满。 鲁迅“改革国民性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许寿裳回忆在日本留学时鲁迅与他们一起经常讨论的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茅  相似文献   

6.
鲁迅以"国民性改造"为核心的启蒙思想是在清末民初的启蒙语境中生成的,其内在逻辑则是儒家由改造"个人"而改造"国家"的政治哲学进路.鲁迅的深刻性与现代意义并不在于他的启蒙,而在于其对启蒙的质疑和超越.理解鲁迅必须理解鲁迅启蒙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逻辑,重视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质疑和超越,重视鲁迅思想的转变.鲁迅对启蒙的反思、质疑、超越,不但是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更对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具启示.  相似文献   

7.
鲁迅以"国民性改造"为核心的启蒙思想是在清末民初的启蒙语境中生成的,其内在逻辑则是儒家由改造"个人"而改造"国家"的政治哲学进路.鲁迅的深刻性与现代意义并不在于他的启蒙,而在于其对启蒙的质疑和超越.理解鲁迅必须理解鲁迅启蒙思想的文化渊源、思维逻辑,重视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质疑和超越,重视鲁迅思想的转变.鲁迅对启蒙的反思、质疑、超越,不但是准确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更对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深具启示.  相似文献   

8.
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与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两书所刻画的中国人形象截然不同 ,其基调是一贬一褒。两书在以国民性批判为重要内容的启蒙思潮中的影响颇令人深思 ,启蒙思想家更喜欢史密斯视野里的“丑恶的中国人”形象而不喜欢辜鸿眼中“完美的中国人”形象。鲁迅多次推荐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 ,而陈独秀、李大钊在五四前夕的文化论战中 ,抨击了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性格》已成为一种逼视中国民族性格话语的目光 ,爱听好话的中国人需要以勇气面对它  相似文献   

9.
从晚清到五四的国民性思潮是近现代思想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启蒙的国民性论述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从历史的场域看,国民性话题包含了多重实践和复杂的成分,如果说启蒙的国民性是被迫接受的结果,那么华夏中心主义、革命派对欧洲中心主义国民性论述则表现出抵制的姿态,而康白情的反思性认识消解了关于中国人气质的荒谬神话。  相似文献   

10.
寻根文学与“五四”是两个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文学启蒙运动。五四启蒙思想由于对传统性的全盘否定成了“无根状”思想。寻根文学表现出了更多的对传统的认同、欣赏甚至迷恋,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和批判精神。这样,寻根文学追求的“国民性重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青年鲁迅留日期间是其开阔眼界与吸收各国文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屈辱的求学经历益加坚定其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并转入对国民性改造的探索。鲁迅译介日本小说与日本启蒙思想乃其文明“盗火”之始,同时他又将日本启蒙思想的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之中,而且他的不少小说也受了当时日本作家的影响。《狂人日记》发表以后,日本学界立即予以热情译介,这对确立鲁迅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有莫大的帮助。战败后的日本又以鲁迅作为反省与自强的导师。鲁迅与日本的文学因缘是20世纪中日两国最先锋的跨国交流。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离婚》以人物的心理流程入手,揭示出威严的社会秩序所形成的一个暴虐的意义场域给中国国民性带来的压迫,同时质疑了在启蒙语境中的被牺牲的“爱姑”们的生命价值的存在意义,不仅对中国社会礼俗制度和文化心理进行了反省,而且表达出了对现代启蒙主义的怀疑和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众所周知,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之中,剖析和批判“国民性”是这些作品最突出、最基本的主题。然而,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学评论和研究对这一基本主题却是误解乃至曲解的。肯定它的人,认为批判国民性就是批判封建主义,无需另外加以阐释;否定它的人,则断定批判国民性是鲁迅前期思想局限性的表现,不必给予过多的关注。这些从狭隘的政治观点、阶级观点出发的认识,无疑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究竟应当怎样去理解鲁迅所提出的“国民性”问题呢?归根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学巨擎,鲁迅、沈从文创作关注的落脚点是不同侧面国民性的解剖和“重造民族经典”的殊途同归的理想。从各自的代表作《阿Q正传》《边城》中所展示的人性丑与美、丑的群舞图与自然和谐之美、民风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进行了比较:鲁迅重在“揭丑”,将启蒙主义的核心命题“国民性批判”推到极致,塑造了阿Q这个以精神胜利和奴隶意识为标志的经典形象;而沈从文着意对生命神性的颂唱,重在“显美”,注重发掘、凸现边域山民的传统美德和自然人性,爱与美是其颂扬的永恒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有相因相似之处 ,都以“救亡”和“启蒙”为主题 ,但是两者在侧重点、具体内容、思想资料等方面又有很大的不同 ,梁启超等突出救亡 ,力图中西结合培养出具有现代政治、社会意识的国民 ,以挽救民族危机 ;陈独秀等鼓吹个人主义 ,个性解放 ,希望造就一代和传统完全决裂的新青年使社会走向现代。两个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相异 ,根源在时代所赋予的任务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评冯骥才的《鲁迅的功和"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骥才在《鲁迅的功和“过”》一文中 ,从一个角度基本否定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原因是他全盘否定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同时对 2 0世纪初期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作了错误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康德二律背反辩证法与启蒙辩证法之间的思想谱系中,贯穿着“明”和“暗”两条线。“明”的线是启蒙本身,即《启蒙辩证法》所针对的主要就是由康德做出最初界定并予以肯定的那个启蒙;“暗”的线是悖反性,是以辩证法展现的悖反性。《启蒙辩证法》展现了启蒙的多种悖反,在这些悖反中能看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二律背反辩证法的影子。正是这些悖反,将启蒙的结果以令人震撼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此外,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还通过对康德和萨德的对比,展现了康德自己的道德学说中善恶颠倒的悖反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王跃文官场小说《国画》是一部承接鲁迅国民性批判精神的力作;作品中主人公朱怀镜貌似堂皇的种种“官场智慧”中,隐伏的是严重的国民劣根性,这一灰色官员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国民性的批判;在中国当代文学国民性批判主题日渐被悬置的背景下,《国画》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启蒙运动又称“理性时代”.“理性”是启蒙运动三个核心概念之一,它不仅与启蒙运动如影随形,也与启蒙运动本身一样具有多重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对理性的认识与反思也就是对启蒙的认识与反思.《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中所录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一文,以及康德的反对者哈曼的有关论文和福柯关于启蒙与理性问题的探讨会帮助人们了解西方学界对“启蒙”与“理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摩罗诗力说》在鲁迅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以文学评论的形式,表达了青年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思想启蒙目的。从鲁迅所求“摩罗”诗派之“新声”、“新声”之“诗力”,以及鲁迅对“精神界之战士”的期待等方面,论述了《摩罗诗力说》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