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族源于滇僰、叟、爨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白族来源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藏缅语族诸民族的来源研究的课题中,本文认为,“昆明”是汉、唐间西南的大族,唐、宋称之为“乌蛮”,其主要部分在元明以后又称为“罗罗”,他们是今天彝族先民的主体。而与之相对并行发展的“滇僰”、“叟” (“爨”)、“白蛮”(包括“西爨白蛮”)、“民家”,则是今天白族先民的主体。滇僰、叟、爨三者是不同时代对于同一族体的不同称谓。云南地方史和民族传说历史,是经过千百年的社会政治变迁和各种文化渗透的产物,它始终曲折地、顽强地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即白族源于滇僰的实质尚沉淀于后人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2.
韩愈诗歌受梵文、佛典影响,具有浓郁的佛禅韵味,其原因却颇为复杂。有个人原因,有社会原因,也有诗歌形式本身的原因,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异质文化的影响。作为异质文化的佛学在唐代的影响弥漫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渗透进了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韩愈诗歌受这种影响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3.
庙号、谥号和尊号,在读我国古史时经常遇到,兹略加考述。一、关于庙号庙号,称祖和宗。《礼记》说:“祖有功,宗有德。”汉应劭注:“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称太宗是也。”唐颜师古说:“应说非也。祖,始也,  相似文献   

4.
以陆游为中心,对陆游、吕诅谦、韩元吉之间的关系进行考索。他们之间,既有友情,又有亲情;且皆为“党籍”之家后裔,这是其深层感情相扭结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5.
于洪  于希贤 《学术探索》2012,(5):136-138
发掘赵藩亲笔手书真迹是研究赵藩的基础工作。新近发现白族诗人、中华文化巨人赵藩创作并手书的《碧峣普贤寺杨毛二贤祠记》真迹。这是我们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进程中,整理赵藩遗著中的一点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自然灾害较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各级政府沿袭前代做法,较重视储粮备荒、减免赋役,同时,还采取措施进行赈济,本文对赈济灾荒过程中的勘报灾情、临灾赈济、恤政机构、以工代赈等措施及其演变作了探讨。那时虽有备荒赈灾制度,但遇灾歉后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吃草根树皮咽观音土甚至"人相食"的事例仍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云南傣族、藏族、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回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回族,据一九八四年统计,共四十四万七千九百四十七人,分散在全省内地和边疆地区,与汉族、各少数民族杂居。云南回族,据可考的历史,从元朝由金沙江进入云南开始,其先民就随着元军,以及明朝军队驻军、屯田、经商、开矿,与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在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共同开发和创造了云南的历史和文化。一部分回族先民也先后进入了傣、藏、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  相似文献   

8.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自然灾害较多,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各级政府沿袭前代做法,较重视储粮备荒、减免赋役,同时,还采取措施进行赈济,本文对赈济灾荒过程中的勘报灾情、临灾赈济、恤政机构、以工代赈等措施及其演变作了探讨。那时虽有备荒赈灾制度,但遇灾歉后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吃草根树皮咽观音土甚至“人相食”的事例仍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黄庭坚被加以“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斥熙宁以来政事”的罪名,被贬为涪州别驾,先后被安置在黔州和戎州,在巴蜀之地度过了将近六年的贬谪生活。其间他两次经过涪州并有短暂的停留。但有关黄庭坚在涪州的行迹、交游和创作等方面的情况,有关历史文献、年谱及地方文献或记载模糊,语焉不详,或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始终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本文即是对此问题所作的详细考述。  相似文献   

10.
王继平 《船山学刊》2021,(2):97-104
晚清云南景东人刘崐,两仕湖南,先后任湖南学政和湖南巡抚,掌湘学与湘政,建树良多,致仕后长期客寓湖南,去世后亦葬在岳麓山麓,在湘、滇士林颇有清名。由于刘崐资料散佚,学术界关注不多,生卒年月也存多种说法。依据《郭嵩焘日记》及刘崐本人奏稿,考定刘崐生卒年月,并对其散佚各处的奏稿、诗文、书信进行考述,对其赢得湖南士人盛赞的"同治重建岳麓书院"史迹亦予以考述。  相似文献   

11.
塔吉克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多种宗教,每种宗教象征符号在其文化上的反映不是彼此决断地排斥、并存而是透叠式呈现。文章认为塔吉克族配饰“圆形”母题的提炼和应用,首先是宗教因子的视觉阐释,其次它糅合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特征和对财富、生活的态度;塔吉克族妇女盛装配饰的形式和结构折射出原始宗教、祆教、佛教以及经过伊斯兰教义洗礼的宗教印记和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帕提亚文rdn、粟特文rtn、回纥文ertini、汉文“宝”或“珍宝”都源自梵文 ratna,本文从这些词汇互相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珍宝”这个宗教符号在佛教、摩尼 教、景教的梵文、帕提亚文、粟特文、回纥文、汉文文献中的传播和演化。  相似文献   

13.
宋江南东路信州(治上饶)贵溪有倪氏,其先祖倪亚于唐末由常州迁此。亚,字由中,进士,官侍御史。唐昭宗龙纪间(公元889年)署雄石镇(在今贵溪西南上清镇附近)镇遏使兼信州防御使,后因军功封奉化郡王。倪亚为贵溪倪氏之一世祖。宋陆九渊曾赞其像称:“功德巍然,声名癰赫。位极人臣,子孙是则。遗像人间,名重竹帛”。犤1犦由五代入宋,倪氏人士或荐辟、登科入仕,或教学生徒,潜修养志,志书、谱牒多有记述。犤2犦南宋淳熙末至绍熙初,倪伯珍、倪巨川、倪若韶、倪若俊、倪若海、倪若涣、倪若虚等皆入陆九渊门下,肄业于象山精舍…  相似文献   

14.
在4月29日召开的全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领导组会议上,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百村千幢”工程领导组组长万以学同志就全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作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内容整理刊登,以供大家学习领悟。本文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气候、资源与信仰——白族的传统知识与气候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气候及相关天象的认识是人们自然观的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文化体系中作为地方性知识存在的气候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人们应对气候变迁过程中安排生产生活的方法与措施,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在应对各种异常气候变迁及相关自然灾害方面时也可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大理白族的相关地方性知识中所揭示的气候知识与资源、信仰纠结在一起的状况作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个案,为当下日趋紧张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有别于主流话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辽代契丹人的冠帽、鞋靴与佩饰考述张国庆一、契丹人的冠帽辽代契丹人不论男女,均有顶冠戴帽的习俗。契丹人的冠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金冠,为契丹贵族人士所用。细分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金文金冠”,是契丹最高贵的冠式,为皇帝所专用。《辽史·仪卫志》载:皇帝参...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21,(1)
10世纪初,辽王朝雄起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长期以来,这个盛大的北方草原王朝一直被定位为草原型的内陆帝国,而忽视了它的濒海特点。在辽朝立国期间,曾经拥有南起天津海河入海口,北至古代乌第河海口之间长达万余公里的海岸线。当辽之际,辽王朝区域内的海事活动构成了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辽朝与朝鲜半岛、日本的航海交通便是其中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张虎 《阴山学刊》2011,(3):83-86
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唐朝在河套地区先后修建了西受降城和天德军等两座军事城镇。两城设立之初,在唐朝的北疆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受降城建成后不久即因水患而遭废弃并在旧址以东另筑新城,天德军也因在安史之乱中遭到破坏而一度被废弃并移至西受降城。后来设立天德镇专门负责河套西部地区的防务,其辖区几经变化,最后领有天德...  相似文献   

19.
在大理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中,白族民居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在"三房-照壁"等所谓白族风格背后,实际有多样的存在形式.在人类学看来,居住格局往往会暗示尊卑等级、家庭结构和性别关系等,对空间分割和利用方式显示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在白族民居中,堂屋往往充当起居室,同时也是安放神龛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传统民居在象征上构成一个微型世界,其中灶和门被特别崇拜,而"安龙奠土"仪式的举行显示了白族人对土地神秘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3,(9):113-118
两宋时期判刑部、刑部尚书共162人。在籍贯分布上,北宋较为分散,以神宗朝为界,有一个由北到南的转移;南宋则相对集中在两浙、福建、江南3路。在入仕途径上,以科举出身者最重,占七成之多,其中又以进士尤盛。但没有"明法科"或"新科明法"出身者。就家庭背景而言,官员家庭者有部分出于司法世家,布衣家庭者在担任刑部尚书前,也大多有着司法历练。布衣家庭出身者比例略高于官员家庭。这种状况反映了寒门庶族由科举走入仕途,迅速成长为新的政治力量。这与门阀士族时期的政治格局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