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玉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18-123
关于《星期天早晨》一诗,评论家向来评论最多的是其宗教主题,却往往忽视了诗歌中丰富多彩的意象。为探讨和再现诗歌中的意象,文章从意象的感受性、矛盾性以及象征性等三方面入手,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意象使全诗达到“情感统一”、体现诗歌“张力”以及表达作者耽乐的尘世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2.
张舟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57-60
十七年小说在大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五四”以来,大众化一直是新文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只有在十七年期间,才产生了大量的在普通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十七年期间,作家们追求大众化的途径大体相同而又各具特色,具体到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可以说,继承中国传统的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历史传统,以传统叙事模式讲述现代社会生活,是作品在大众化方面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拟通过对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小说在继承古典传统方面给小说带来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李享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129-133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众多女作家投入到新市民小说的创作中。这些女作家凭借其独特的新市民小说创作在大上海名噪一时,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且与女作家自身的生存状态及价值观念有很大关系。在她们的作品中有一类独特的女性形象——家庭女性。在女作家独特的女性视角观照下,在当时上海特殊的文化语境影响下,这些家庭女性在家庭身...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女子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的就业群体不断壮大、就业范围日益广泛、就业层次也不断提升。女性就业不仅为女性的社会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女性家庭地位的变革带来了经济上的话语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分析美国现代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早期的诗歌《星期天的早晨》中的异教内涵.该诗运用多重意象和富于感官色彩的词汇,表达了现代人对基督崇拜的质疑,以及主张把信仰从天国转向人间、转向自然,充分享受生活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6.
郭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5):168-171
诗人写早晨一般是歌颂希望的,歌颂太阳的。但是,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早晨的歌》写于孩子出生之际,道出的却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以及由于孩子的出世而引发的对孩子和人类的生存的深深思考。在诗里,她无情地剖析了这个世界,深刻地反省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7.
张连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89-93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的绝唱,这部作品不仅简要记叙了作家一生的经历,而且集中表述了路遥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以日常生活的描述还原了一个真实、鲜活的路遥。这部作品集中表达了作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善的追求,显示出强烈的人民性立场。 相似文献
8.
任静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20(1):97-101
上海女作家笔下的上海是个西化的、市俗的、小资的亦或另类的城市 ,它细致而厚重 ,是漂泊者的精神家园 ;上海的女性是漂亮的、独立的、困惑的、挣扎的、自珍的、本真的女性。 相似文献
9.
杨晓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403-404
在六七十年代激进的女权运动的影响下,好莱坞电影中女性的再现逐渐由刻板的家庭主妇形象转变为拥有自己事业的独立女性,《克莱姆夫妇》中的乔安娜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好莱坞从来没有做出大胆尝试去挑战作为美国社会中坚的白种中产阶级男性的统治地位。影片凸显了一位完美的单亲父亲形象,而把勇敢地走出“舒适的集中营”的乔安娜推向边缘化的境地。怀着对“理想家庭”的怀旧情绪,本片演绎了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充斥于好莱坞影片的这种怀旧情绪会影响人们的家庭观念,使其滞后于不断变迁的社会景象。 相似文献
10.
施娴靖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2)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位伟大的作家。家庭被称作是狄更斯小说的基石,他创作的作品《远大前程》中有许多不同的家庭形象。本文旨在通过这部经典著作所描写的家庭形象,探讨狄更斯的家庭情结,从而揭示其中折射出的家庭理想。 相似文献
11.
王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6-118
上海沦陷时期《万象》杂志颇受市民欢迎,女性话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女性的叙述基于如下文化逻辑:对"新女性"的看法有着市民的求安务实,缺乏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稍微保守,不过提示女性要理性认识到与社会的矛盾,发现新女性话语成为时尚后一些女性打着女性解放的旗号,为自私自利张目的现象,都是敏锐的,进步的;表现为大众事业努力甚至献身的女性,在沦陷封闭、近乎窒息的上海,代表了市民对清新质朴的向往;富于民族文化韵味的"东吴女作家群"小说中,寄托着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2.
吴江沈氏女作家群的家族特质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丽霞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6):49-54
吴江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一个著名的文学世家,除了以沈?为代表的男性成员在传统的诗文及戏曲领域内取得的辉煌成就外,女性文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沈宜修为核心的女性作家群具有鲜明的家族特质,她们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大多为母女词人、姐妹词人、妯娌词人、姑嫂词人;她们在创作中互相唱和,情感上互为慰藉,生活上彼此帮助,作品中萦绕着浓烈的亲情和特殊的愁苦,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午梦堂气质"。这与吴江沈氏深厚的家学渊源、文学世家的联姻、家庭教育、作家闺中酬唱及晚明东南地区家族女性创作的繁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李举鸿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4):71-75
三十四年代文学中的"上海"形象经历了白天、夜晚和日常的递变.茅盾用公债市场、工厂、小汽车构成"白天的上海";新感觉派作家们用夜总会、舞厅、街道描画了一个"夜的上海";张爱玲则用公馆、公寓、里弄砌成了"日常的上海".在欲望的指引下,它们共同完成了我们对老上海的现代想象. 相似文献
14.
李永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4-60
现代性进村推动了农民家庭再生产模式的转型,重构了家庭再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逻辑、权力互动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农民家庭的内部动员和资源凝聚回应了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发展性目标。家庭功能在“恩往下流”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强化,形成家庭功能对家庭政治与家庭伦理的吸纳效应。因此,现代性压力激活了家庭的功能之维,重构了家庭运行的基本动力,塑造了转型家庭的实践形态——功能性家庭。基于“功能——结构——伦理”的配置,功能性家庭揭示了家庭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的复杂关联,展现了中国家庭制度的弹性,推动了农民家庭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在与《情人》比较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上海宝贝》是一部书写女性边境命运的文本。女主人公被异族情爱带入了其或向往或恐惧的边境那头,并因此受到本族文化不同程度的惩戒和拒斥。尽管最终返回到了边境这头,却依然在矛盾、困惑的边境徘徊不定。 相似文献
16.
王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2
<万象>杂志在读者定位上,以青年学生,以及受过教育的家庭主妇这一新兴市民群为主;在生存上,经受纸张涨价的威胁,以自身质量的倾力付出赢得读者支持;在办刊方式上,是靠个人资本于弄堂家庭中生产;在刊名上,运用"象"的多层意蕴,满足市民的多种需求,尤以中国的"象文化"代表民族记忆;栏目上取兼容并包主义,文学与科学合流,小说与散文并重,趣味与意义兼顾,语体文与文言齐收. 相似文献
17.
李小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独特性成就了苏青.以《结婚十年》为代表的苏青的创作,带着对沦陷区特有的记忆和明显的生活化写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苏青的创作展示了上海市民的真实生活,并且对于文学史研究也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贾剑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129-132
上海现代小说创作群主要有通俗、现代、左翼三大类型。他们以各自的思想立场、价值取向、创作观念和艺术追求支配自己的创作,解读上海现代文化形态。因而形成上海现代小说的三种类型和对上海文化形态解读的三种版本———新旧杂陈的花花世界,华服遮盖下的丑陋躯体;世纪末的病态梦魇者,患着文明病的荒谬存在;贫富、正邪交织成的生活之网,资本竞争、阶级冲突、民族搏杀的战场。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中的家庭戏与女性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新中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6):70-73
元代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朝代,民族、阶级、新旧经济、南北文化等等矛盾集中在一起。由于诸多的原因,元代各阶层女性在元杂剧中均表现出较少礼教束缚的特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与维护自己家庭利益,甚至不惜为此犯罪。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历史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人类各个历史阶段家庭关系发展的特点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这里试图从经典著作出发,讨论女性在三种主要的婚姻家庭形式中地位的变化,并探寻其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