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古代巴人以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如今,人们研究楚文化离不开巴文化,研究蜀文化也离不开巴文化,说明巴人的文化原型形成较早,并有鲜明的个性和影响力。巴国的历史是短暂的,而巴人作为一个民族团体其影响却十分深远,这使我们研究巴文化时,不得不从其文化原型入手进行深入的探索。所谓文化原型,是指“人类依据不同生态环境创造的文化特征,在原始积累和功能实现中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在巴史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关于巴族图腾是什么这一课题的探讨却不尽如人意。鉴于这一问题在巴史尤其是巴族史前史研究中的重要性,我们拟在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巴族的图腾是什么?一般人说是白虎,但从民族学的角度加以考察,结论却是否定的,至少我们可以这样说,白虎不是整个巴人的图腾,而只是清江流域巴人的图腾.整个巴人的图腾是蛇,严格地说是蟒蛇。  相似文献   

3.
聚居在今湘鄂川黔交界地区的土家族是以古代巴人的一支为主体,融合汉、僚等多个民族而形成的单一民族,土家族文化则与巴、汉、僚等多族文化有着天然联系。本文拟就土家族文化与土家族先民巴人文化的关系作总体考察,探讨巴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和土家族文化发展的特点。一、巴人和土家族“巴”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巴方”的记载。巴人最早生活于今陕西、甘肃一带。“西南有巴国,太皞(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放厘),乘(放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他们在那里渡过了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母系社会末期,巴人迁居到今湖北长阳一带,过着“未有君  相似文献   

4.
巴人“白虎”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人崇拜白虎,白虎是其图腾、祖先、廪君,学者多有论述,然白虎更是巴人的武神,体现了巴人知兵善武、崇勇善战的民族精神。因其如此,巴人的白虎文化至为发达,成为巴人文化的核心构成之一,展示了巴人以白虎为载体的白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从三峡考古看巴人的生活习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三峡地区与巴文化有关的考古发现,再从这些资料中分析巴人生活习俗有几大特点:巴人生活的生态环境良好;早期巴人的主要生活用具是陶器,陶器不但种类很多,并且多圜底器,圜底器一直贯穿巴人生活的始终;巴人以稻米、鱼类和其它动植物为重要的食物来源;食盐在巴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巴文化遗存多在水边或水边台地上,反映了巴人临水而居的居住特点和建筑方式。  相似文献   

6.
巴人是一个巫风浓郁的民族,巴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根据民族、地域、物产等特点,创造了丰富的占卜文化,占卜用域广泛,涉及到城建、祈雨、制盐、丧葬等诸多领域。研究巴人占卜的用域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巴人的占卜文化、信仰文化及与其它文化的交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对清江流域巴、楚文化进行粗线条的论述,从清江巴、楚文化的祖源开始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当地原始文化发展变化看清江流域巴文化早期特点;早期巴人首领的考证;有关廪君的传说等。先秦时期清江巴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地域内重合交叉,巴楚杂居共处;民族间融合通婚,巴楚通婚互结;习俗上涵化混同,巴楚文化互见。  相似文献   

8.
图腾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就世界范围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图腾文化有中国保留得那么完好,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凤文化之深入人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从中国56个民族来考察,至今仍把图腾顶在头上作为族徽的,并不多见。而苗族正是把图腾顶在自己的头上,明显地表现了本民族的图腾文化特征。其代代相传的原因何在?这种文化现象给我们哪些启示?本篇试从苗族头上图腾的种类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巴人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贡献的古代民族之一,巴人的易学即为其一。巴人是否有易学,学术界尚无人进行深究。其实,从巴人的祖源、巴人与夏商周三代的关系可知巴人对易文化多有接触。从巴人社会巫风烈烈、占卜发达、巴地考古来看,巴人对易文化深有研究。在历史上更产生了像范长生、扬雄等著名的易学家。正是涪陵有易文化研究的传统,所以在宋代以程颐点易为契机,产生了著名的涪陵学派。  相似文献   

10.
“巴蛇”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说文》释"巴",无论将其释为"虫"还是释为"它",指的都是一种毒蛇。根据《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考证,笔者认为"巴"的本义指"五步蛇"。这种蛇起初被巴氏务相及其先祖奉为氏族图腾,后来随着巴人迁徙,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巴"逐渐演变为地名、族称和国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早期巴人历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调查和发掘出的大量与古代巴人有关的历史文物,加之对我国古代早期巴人的历史作考证,考古学家们由此作了多方对比和综合研究后,提出“香炉石文化即为早期巴文化”的论断。这揭开了我国古代巴人的起源之谜,也开创了我国早期巴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屈原字“灵均”进行新探 :巴楚二族根源相同———楚人本源在中原 ,北族南下形成楚族 ,屈原是楚人 ,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 ;廪君系巴人也是高阳苗裔 ,南下后形成巴族建巴国 ;巴楚二国相邻 ,巴楚文化交融互动 ,其经济文化等有很多相似处 ,楚子灭巴 ,巴文化四方扩散 ,楚文化吸收巴文化因子 ;巴文化始终予楚文化以深刻影响。屈氏家族深受巴文化浸染 :屈原生于虎年虎月虎日虎辰 ,字灵均———沿用廪君系巴人族号 :灵均———廪君———虎君。伏羲炎黄为远古羌戎虎氏族 ,屈原为黄帝远裔 ,居虎域 ,生辰属虎 ,与宗虎伏羲的夏禹、以虎为道号的老子李耳老聃有潜在的虎文化联系 ,荆楚文化以虎崇拜或虎图腾机制为内质。今土家族敬称虎为廪、在心理深层及文化节俗等方面认同屈原。长江中下游巴楚吴越皆有巴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3.
古代巴人,是活动于我国南方长江中游一带地区的一个旺盛的民族,强悍的民族,有许多传奇和优美的历史故事。但由于历史久远,历史文献记载尚有不少疑难问题。因此,对于巴人的起源地望一直存在多种说法,未能形成共识。直到近10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鄂西清江长阳发现了我国早期巴人的典型遗址-香炉石遗址和大批夏商周时期的巴文化遗物之后,巴人的起源之谜,才终于成功揭秘。  相似文献   

14.
三峡考古始于 2 0世纪初 ,新中国建立后 ,考古成就不断丰富 ,三峡地区具有独立特点的考古文化至少始于七八千年前 ,以后一直沿袭下来 ,并呈现出与巴人巴文化的密切关系。三峡考古研究将在巴文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处于祖国西南山地的巴文化,是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巴人先民是中华民族的源头之一;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巴文字是中华文字的重要源头之一;巴人及其后裔在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独立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研究巴文化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及其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巴人西迁枳地,拓土创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建设,枳成为巴人入渝的立足点和第一个政治中心,既是巴国故都,又是巴人先王陵寝所在之地。在枳地,巴人、巴文化虽然历经千年沧桑,但是它的影响仍然极为广泛。至今仍然存在诸多有关巴人的传说与故事,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总结和探研。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三峡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既有巴、楚文化的遗存遗物,也有反映巴、楚、越民族文化关系的遗存遗物.这些考古成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学、民俗学资料,对研究古代三峡地区的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过程表明,考古学与民族学、民俗学之间既相互渗透、又互为补充,三者相结合是研究民族民俗文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巴人早期南迁,后进入了湘、鄂、渝、黔边区地带,在当地考古文物中,可以看出早期的巴文化发展的脉络。土家族文化是古代巴文化的承接,从土家族文化所反映的一些特征来看,它体现了古代巴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的主要面貌,也是古代巴人族源、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图腾与民族地区的风俗社情有紧密的联系,了解图腾文化是我们揭开民族风俗习惯之神秘面纱的钥匙之一.而正确认识图腾起源是我们认识图腾、图腾崇拜、图腾文化的重要前提.关于图腾的起源,学说繁多.笔者认为图腾起源于氏族部落时期的现实生活,是氏族部落时期频繁迁徙的产物,是氏族部落时期生活遗迹的体现.因为他人尚未作类似的论断,姑且称之为新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一系列巴人文化遗址被发掘,文化遗物得以面世。湖北长阳香炉石等遗址出土了诸多的巴人甲骨,这不仅对于了解巴人的占卜习俗,深化巴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就是在中国甲骨学上的地位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