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时间序列分析尹勤人口城市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  相似文献   

2.
目前西部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 ,表现为城市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比重小 ,大中城市少 ,城市密集度低 ,小城镇数量不多 ,规模小。提高西部城市化水平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拉动内需、促进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城市化的发展 ,根本动力在于产业化 ,通过产业调整和发展 ,西部城市化才能走出一条与全国其它地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区分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类型差异的基础上,分析租借地城市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人口变迁以及人口对城市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租借地城市而言,早期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移民的迁入,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人口的职业结构不断趋向高级,人口职业结构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一所谓城市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化。衡量某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重要的测量标志就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850年,世界上只有4.3%的人居住在人口两万人以上的城市里,那时只有伦敦、北京、巴黎三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1950年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到29.63%。1970年增加到36.95%,1985年达41%。预计到2000年,世界将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与城市人口的增加成正比,1950年超过百万人的城市有48座,1970年超过百万人的城市达98座,预计到2000年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将达236座以上,这种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但最近几十年世界城市化的发展主要还是在发展中国家。1970年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多3000万,时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城镇化,也叫城市化。它是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的意思,一个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人口转換过程,一个是就业结构变換的经济发展过程。人们一般讲城镇化,实际上讲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其测量指标有二个,一个是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个是非农业经济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所占比重越大,意味着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似文献   

6.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农业时代中国人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人口一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37%,但是中国城市人口却只占世界城市人口的11.5%,城市人口的增长远低于总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相比宋明等历史时期不升反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此一时期仍然处于农业时代,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不能支撑城市化高速发展。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武力强行纳入半殖民地体系,城市化开始艰难起步,但仍受到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并对20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十六世纪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始,二百多年间,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工商业大都市到处出现,经济生活重心越来越转向城市。城市化使原缺少活力的中世纪城市生机勃发,也使荒凉的山庄、海滩忽成嚣肆。在许多地方,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几乎成了可以互换的同义语。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正方兴未艾地向前发展,大都市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纷纷出现。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城市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发展中的地区中,拉丁美洲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最高。80年代中期,居住在这一地区67%的居民正式被划归城市人口。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非洲的城市人口占非洲总人口的30%;南亚(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占24%;欧洲接近73%;北美达到74%。从1950年以来,拉丁美洲的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4.7%,而农村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约1%。最近,有一些  相似文献   

9.
人口城市化不仅是城市人口在一国总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而且是人口在各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中的比重不断变动、重新分布,走向均衡化的过程。总的来看,世界人口城市化有大城市加速增长的趋势,而中小城市则不同程度地缓慢增长,甚至停滞。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用1985-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人口增量结构分解并分析各部分年度发展趋势,得到如下结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因市镇的新建、扩建以及城市地域的重新划分而增加的城市人口年均占城市人口总增量近40%,高于自然增长和城乡迁移占比,导致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及后续发展困难;自2005年之后,城市人口增长构成逐渐趋向合理,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趋稳,城乡迁移则构成了城市人口增量的主要部分,其中农村人口的非户籍城乡迁移所占比例呈趋增态势,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转向市场导向的以城乡人口迁移为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滞后对就业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通常在如下意义上理解城市化现象:在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时,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会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当工业化导致非农就业人口增长时,城市人口比例就会随之快速增加;随着城市中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人口最终形成积聚于城市的居住体系;由于极化作用,城市周边的资源不断被吸引到城市中,造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社区空间结构。在经典的理论和先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具有线性的因果关系。据此,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从101  相似文献   

12.
正一、建国初期平等的城乡经济关系(1949-195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整体上仍然延续传统的农耕社会。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占56.9%,工业总产值占43.1%。社会就业结构上,83.5%的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村人口较多地迁入城市,城镇人口由5765万人增加到7163万人,增加了1398万人,城镇化率由10.64%上升到12.46%。"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从农村招收了大批职工,工业化的启动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195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3,(24)
个旧市位于云南省南部,北回归线横穿市区北郊,是一个建市50余年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老工业城市,是世界著名的“锡都”。全市辖区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7镇、3乡、1区,共12个行政区,75个村民委员会,442个自然村。全市总人口数45.3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95万人,占总人口的68.3%;城市人口数17.9万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8.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6人。市区有省、州、市属单位和部队441个,有家政、医疗、托老托幼、中介服务设施118个,零星商业网点2867个,文体设施及场地77个,个体私营经济组织2386个。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情况从1949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增加很大,从10.6%上升到19.7%,几乎增加了一倍。政府为使城市工业更进一步地顺利发展,在这一时期,允许大批农村人口移入  相似文献   

15.
日本早期城市化是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之进行研究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城市化建立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等有利条件上,它不仅表现为这一时期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且表现为城区面积的扩展。日本早期城市化给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它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改变了城乡关系,引起家庭结构的变化、城市居民生活的变化,还直接推动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当然,在日本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进而衍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困扰着日本城市化的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从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城市群发展等方面描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结合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和土地、政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等问题。最后提出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歧视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形象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城市化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工业化的主体也是农民,离开和排斥农民,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都不能成功。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农民工在许多方面都不能与城市的其他成员享受同等的待遇,甚至遭到城市人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进而影响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民工歧视现象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出一些重建农民工形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核心,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都是解释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人的就业,单一城市和城市群在吸引人口实现就业转变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我国268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实证研究发现,地级市层面工业化速度大于城市化速度,省会级城市则是城市化速度大于工业化速度。这种人口集中的特征凸显了城市群经济效应。中国十大城市群2006-2015年的数据表明城市群经济联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越协调,对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显著,这进一步证实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是城市经济水平提升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论老年消费市场的培育与开发王曼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一般认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就是老龄社会。到1997年我国城镇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10%以上。数字显示,从1990年以来中...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为例,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各种文献资料,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投资政策和布局的不断变化,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呈现出四个不同阶段的演变特征.通过分析表明,未来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选择合理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提升城市化的推力作用;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空间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