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对北美洲70多处恐龙足迹化石及岩石成分考察后认为,恐龙的繁盛,起源于两亿多年前的一次外来天体与地球的撞击.那次撞击对地球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恐龙的大量繁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最近对一颗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进行观测的结果表明,一颗小行星将来可能会撞向地球,爆炸当量为几百万吨。但是请不要感到惊慌,科学家称这次“可能”的撞击将在878年后出现,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这颗超速运行的小行星改变其运行轨道。这颗小行星编号为1950DA,直径为0.6英里(0.97公里),是所有已知大型小行星中对地球威胁最大的一颗。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杂志上介绍说,这颗小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最近对一颗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进行观测的结果表明,一颗小行星将来可能会撞向地球,爆炸当量为几百万吨.但是请不要感到惊慌,科学家称这次"可能"的撞击将在878年后出现,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这颗超速运行的小行星改变其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4.
颜亮 《科学咨询》2002,(13):45-45
科学家最近对一颗绕太阳运转的小行星进行观测的结果表明,一颗小行星将来可能会撞向地球,爆炸当量为几百万吨.但是请不要感到惊慌,科学家称这次"可能"的撞击将在878年后出现,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这颗超速运行的小行星改变其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5.
最新一期<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早期陨石撞击地球的证据,可以证明大约40亿年前地球曾经和陨星发生过激烈碰撞.  相似文献   

6.
科技     
《领导文萃》2013,(12):136-137
中国发现最古老恐龙胚胎化石在中国工作的古生物学家发掘出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恐龙胚胎化石标本。发掘出的标本包括不同发育阶段的许多单个恐龙胚胎的遗体,这为研究史前物种的胚胎发育情况提供了绝好机会。研究人员表示,值得注意的还不只是这些化石的年代。他们  相似文献   

7.
夏娃假说1987年,美国的遗传学家卡恩(R.Cann)等研究了来自世界各地妇女胎盘中的线粒体 DNA,发现非洲的变异最多。于是,他们提出,现生智人全部来源于一个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性。其后代中有一部分在大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亚洲和欧洲。这些新移民后来完全取代了当地的土著,并发展成现在的全人类。按照这个学派的假说,除非洲以外,世界上其他地区早于13万年前的化石人类,都不是现生智人的祖先,甚至中国早于6万年前的化石人类,对中国人的基因库没有做过任何贡献。国外媒体借用圣  相似文献   

8.
<正>古生物学家发现,在地球史上寒武纪以后,曾发生了五次规模极大的物种灭绝.各居于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白恶纪的末期;其中最显著的,是二叠纪末期,即古生代末期的大灭绝,约有50%‘科’消失。众所周知,由小行星撞地球所造成的恐龙灭绝,不过是五大之中最小的,只导致百分之十多的科消失。  相似文献   

9.
云阳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雪峰山构造带西侧,北侧紧靠大巴山构造带。该区中侏罗统新田沟组(J2x)发现了大量恐龙化石。研究中侏罗统新田沟组的沉积环境特征对于分析四川盆地中侏罗世的沉积构造演化及揭示恐龙化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云阳新田沟组地层的剖面实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新田沟组沉积岩性组合和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中侏罗世新田沟组时期继承了早—中侏罗世早期陆内弱伸展构造动力环境。在该时期,云阳属于四川盆地湖陆过渡时期的湖相三角洲沉积,以滨湖—浅湖相交替为主,发现的恐龙化石很可能是这一时期经河流搬运至此。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亚洲内陆包含了北半球最大的荒漠区.这些荒漠是何时形成的?为什么?这一直是科学界广泛关注但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黄土高原西部的堆积,提出这些荒漠至少起源于2200万年前,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至少提前了1400万年.  相似文献   

11.
以后人们的一天就不只是24小时,肯定超过24小时,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最新公布的消息。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现在月球以每年1.6英寸(4厘米)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也因此变长,绕地球运行一周需要的时间也会变得更长,人们的一天也就变长了。研究人员说,十亿年前的月亮比现在离我们更近一些,月亮围绕地球一周仅需要20天的时间。十亿年前,地球上的一天只有18小时,那时的人们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一天有24小时,那该多好呀!”不过,十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科学家在10月2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印度尼西亚挖掘到的一具古人类化石属于此前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人种。据称,这是过去50年间古人类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它将使科学界重新思考人类进化的过程。科学家及其印尼同行是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的一个洞穴中发现这具化石的。他们报告说,这具基本保存完整的化石系女性,身高仅1米左右。他们去年9月挖掘到这具化石时,首先判断  相似文献   

13.
英国《自然》杂志今天首次披露的小型肉食恐龙化石[中国猎龙],被认为是鸟类最近的[祖先]之一小身材、大脑颅,前肢能像鸟翼一样侧向伸展——一种新的小型肉食恐龙化石2月14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首次露面。由于它的发现地在我国辽西地区,中、美、加三国科学家把它命名为“中国猎龙”。更重要的是,在恐龙向鸟类进化的漫长历史中,中国猎龙扮演了重要一环。它身上所具有的许多“过渡”色彩,提示了“龙变鸟”过程中的一些有趣进化现象。中国猎龙也因此被认为是鸟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亚洲内陆包含了北半球最大的荒漠区。这些荒漠是何时形成的?为什么?这一直是科学界广泛关注但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黄土高原西部的堆积,提出这些荒漠至少起源于2200万年前,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至少提前了1400万年。在亚洲中部今天广阔干燥的荒漠地区,在几千万年前曾有河流存在。后来,碰撞的大陆吞没了古地中海,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山开始伸向天空,隔断了来自印度洋及其它海洋的湿气,使气候变得非常极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已发现近70处人类化石地点,其中最早的可能是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只有两枚门牙,这个年龄是用古生物对比和古地磁测定的.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仍旧是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根据已发现的化石,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类具有一系列共同形态特征,如面部骨骼比较扁平、颧骨额蝶突的前外侧面比较朝向前方、鼻梁较低、眼眶与梨状孔之间不降起、眼眶呈长方形、其外侧下缘贺钝颊部骨骼下缘呈弧形、脑颅最宽处在中三分之一部、额骨有正中矢状脊、额骨与鼻骨、上颌骨之间的骨缝呈大约水平的弧形、上门齿呈铲形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已发现近70处人类化石地点,其中最早的可能是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只有两枚门牙,这个年龄是用古生物对比和古地磁测定的。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仍旧是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根据已发现的化石,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类具有一系列共同形态特征,如面部骨骼比较扁平、颧骨额蝶突的前外侧面比较朝向前方、鼻梁较低、眼眶与梨状孔之间不降起、眼眶呈长方形、其外侧下缘贺钝颊部骨骼下缘呈弧形、脑颅最宽处在中三分之一部、额骨有正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咨询》2003,(15):40-40
我国现已发现近70处人类化石地点,其中最早的可能是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只有两枚门牙,这个年龄是用古生物对比和古地磁测定的.研究成果最丰硕的仍旧是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根据已发现的化石,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类具有一系列共同形态特征,如面部骨骼比较扁平、颧骨额蝶突的前外侧面比较朝向前方、鼻梁较低、眼眶与梨状孔之间不降起、眼眶呈长方形、其外侧下缘贺钝颊部骨骼下缘呈弧形、脑颅最宽处在中三分之一部、额骨有正中矢状脊、额骨与鼻骨、上颌骨之间的骨缝呈大约水平的弧形、上门齿呈铲形等.  相似文献   

18.
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但他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保护层,保护地球表面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因为紫外线辐射不仅会伤害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也是导致人类皮肤癌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科学咨询》2003,(15):40
夏娃假说 1987年,美国的遗传学家卡恩(R.Cann)等研究了来自世界各地妇女胎盘中的线粒体DNA,发现非洲的变异最多.于是,他们提出,现生智人全部来源于一个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性.其后代中有一部分在大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来到亚洲和欧洲.  相似文献   

20.
社会     
《领导文萃》2011,(10):137-139
保障房建设催生新一代消费者 中国打算在今年建设1000万套廉价住房。并在未来几年建设3600万套住房。假设3个人住一套公寓的话,那么这些新建住房将能容纳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人口的总和。这一规划的短期效果将是刺激中国对钢铁、铜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