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动态     
《领导决策信息》2008,(40):24-24
"兰西模式"成为黑龙江土地流转样本黑龙江省最近在兰西县扶贫开发现场会上特别推荐了兰西县土地流转的模式,即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拉动土地规模流转经营,并对科技、金融及农业装备等生产资料进行集中管理。该省扶贫办要求,今后每个村的土地流转规划面积达到耕地面积50%以上,同时要科学确定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徐浩程 《决策》2008,(2):24-25
2008年2月1日,"三个集中"的缔造者冷刚被任命为四川省水利厅厅长. 从成都龙泉区算起,经双流、成都、德阳,这是冷刚仕途的第五站,其中主政双流的县官生涯是其精彩的仕途轨迹之一:正是在双流,冷刚进行的十地流转试点被誉为"第三次土地承包",而在十地流转基础上形成的"三个集中"更是成都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和"成都方式"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8):14-14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和重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一直是个核心,这几年的改革始终没有停止。目前这里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正在酝酿新的突破:重庆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而成都确认了四种土地承包权流转方式,分别是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  相似文献   

4.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规模经济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在于改革当前农村土地制度,而土地流转是其改革的主要方向。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存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流转收益低、流转过程不规范和土地流转期限短等问题。为此,要平稳、有序地推广土地流转,严格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邦志 《科学咨询》2008,(5):15-15,38
重庆市被列入国家统筹城乡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村土地流转)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围绕"减少农民,增加城镇居民,提高城镇化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增强农用地集中度,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两大目标的实现,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流转行为,笔者在对綦江县古南镇等6个镇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土地流转对策,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宜兴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民收入状况实地调查研究发现,集体建设用地年租制使集体土地价值得到显化,大大增加了村、镇等集体组织的经济收入,但与农民增收的直接关系不明显。主要原因是供需受限、产权不完整、收益分配关系不清晰。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增加集体建设用地用地市场供给、平等城乡土地产权关系、量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任峰 《决策》2008,(11):38-39
在徐庄土地合作社成立之前,重庆、成都等地已出现土地流转合作社试点。不过这些组织多是由民政部门审批。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合作社,徐庄土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先例。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但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违反土地承包法现象值得关注。如河南省南阳市溧河乡牛郎村开发牛郎织女旅游景区,郑州市一家公司投资,与牛郎村签订协议,租用农民土地280多亩,用于开挖人工湖、修建庙宇、种植生态作物,土地租期40年。显然,这一协议违反了《土地承包法》。2月7日新华社报道显示,有的地方,农民的土地开始向干部手中“流转”。  相似文献   

9.
以“土地换社保”是各地为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而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但2月21日《经济观察报》披露,采用这一模式的上海镇级政府财政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社保支付压力,换镇保的土地没有指标,不能如数开发变现,在支付镇保资金上遭遇到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4省(区)99个样本村、896户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刻画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时空变动规律,并实证分析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间,农户农地流转参与率日趋上升,农户家庭劳动力特征、土地特征、资本特征、土地确权特征以及村庄环境特征中均有变量对农地流转存在显著影响,但全国层面和分省(区)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要促进农地流转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农地流转政策的普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围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在明晰农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地承包权、放活农地经营权的基础上,在全国层面上离析出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影响因素,据以制定有普适意义的农地流转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在遵循国家农地流转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各地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所在,采取契合当地实际的促进农地流转的举措,使中央农地流转政策"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时下,以"包干到户"为始发点,逐步开始实行"土地流转",并逐渐合法化规范化。伴随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土地流转"被广泛关注和热议。基于这一现象,本文将对土地流转进行优劣分析,并对实施土地流转进行政策分析,谋求一条真正适合农业发展的改革路子。  相似文献   

12.
陆骏 《决策》2023,(12):54-57
<正>安徽省黄山市人均耕地少且土地细碎,山区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广,严重制约着山区粮食生产。随着人力成本攀升,种粮比较效益降低,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黟县渔亭镇汪村,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自2016年起,该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全面流转村内耕地,带动撂荒地整治,推行机械化种粮,发展特色农业,提升种粮效益,实现了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经营的“整村一块田”模式,走出了整合耕地资源、解决山区土地零散化的新路径,对推进粮食生产,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是当前中国土地制度的一种探索和发展,将土地的使用权作为一种标的进行转让,达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土地流转是一种突破,但是在土地流转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障碍。同时,农村当中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的情况,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的金融体系的支持必不可少。本文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重点探讨土地流转当中金融的支持作用。对采集的各个实际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用实证的方法找到"土地流转对经济的促进"与"金融的支持"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支持能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进而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22-22
福建首个“三农保险示范区”启动;全国首例土地流转行为担保成都签约;南京1000万元引导土地规模经营;甘肃年内建成千所“留守儿童之家”。  相似文献   

15.
核心提示:根据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提出的“土地流转、结构调整、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的重要工作指导精神,结合当地实际镇情、村情,栾川县潭头镇汤营村凝心聚力谋发展,从2010年“7·24”的受灾大村、市级后进村发展到今天的繁荣村、生态旅游村,人人有活干,户户有收入,老百姓足不出村每月可收入千元以上。汤营村的快速发展也佐证了“三篇文章”一起做战略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也为决策者和农村实际工作经验的有效结合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6.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为前提,强调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流转。"草尾模式"以政府出资设立信托有限公司搭建流转平台为特征,将土地流转引入法治化轨道。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土地信托流转培育了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挑战了村组干部的家长制权威,倒逼了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提升了国家司法的公信力,推动了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以苏南H村土地流转行为为例、在深刻剖析其流转行为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工业资本和土地资本的密切关系,两者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在一定特定时机就会相互转化。早期工业发展积累依靠土地资本,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将工业资本投资土地,从而保证工业持续发展,但这又会导致土地投机行为。应加强土地用途管制,防止土地成为利益集团获利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洪银兴  王荣 《管理世界》2019,35(10):113-119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统筹改革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本文结合成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在总结成都农村土地流转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进一步推动成都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日益迫切。2008年10月通过的新《物权法》即明确提出各地方政府应"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本文即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情况,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