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辜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法制史上一项独创的刑事法律制度,从产生、发展到逐渐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唐律对其作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形成了完备的保辜制度。儒家思想渗透于唐律,对唐律保辜制度及唐代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唐律关于保辜制度的具体规定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儒家思想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保辜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保辜制度从起源到清末结束的历史沿革,试图从社会学角度阐释保辜制度和保人制度以及司法鉴定制度的相互关联。以期梳理出保辜这一历史制度在古代发展和演变的基本情况。希冀对我国当今的保释制度和维护受害者利益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保辜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中一项独特的法律制度。它在中国延续几近千年,在中华法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至唐代保辜制度正式入律,并且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引入了比较完善的保人担保制度,从而使唐代的保辜制度从立法到司法都取得了较高的成效。而保辜制度的实施对人际关系修复的效果对我们今天的立法思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曲元衡杖杀柏公成之母案看唐代保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为处理伤害案件创立的一种特殊的法律制度。古代保辜制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唐律作为中国古代法典范,对保辜制度作了最为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儒家思想渗透于唐律,对唐律及唐代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现结合曲元衡杖杀柏公成之母案来探析唐代保辜制度以及儒家思想对唐代司法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古代保辜制度如何为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所借鉴提出了构想:借鉴保辜制度,首先应转变传统的义务本位法律价值观,确立人权保护、人权保障的观念;其次,在刑法方面、刑事诉讼法方面,亦可借鉴保辜制度,建立犯罪复原制度及扩大自诉范围等。  相似文献   

6.
保辜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独特的一项法律制度,从历史文献中探究其基本内容、起源与流变、制度背后的法律思想以及法律功效,尤其是结合我国当前人身伤害案件的司法和鉴定实践中存在的诸如司法鉴定时机、时限与司法机关办案期限、羁押期限之间的冲突,损害后果与涉案行为之间因果关系重要性认识不足,被害人的民事权利难以得到切实保障等现实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更具有制度意义。借鉴保辜制度的立法思想,能够有效地改良当前的法律移植活动,完善我国人身伤害司法鉴定制度,提高鉴定技术,尤其是区别化地对待刑民事案件,解决疑罪案件的民事赔偿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保辜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辜制度是中国刑法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惜乎法史学界探讨很少。本文主要从保辜制度的演进、概念及其类型、立法基础等方面对它进行论述 ,以期进一步深入对该制度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比较研究域外二十多个国家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犯罪行为、犯罪的主观方面、行为人的起诉判罪与否、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关系、加害人的表现等诸多影响救助制度实施的因素入手,分析并论证我国刑事被害救助制度的对象与范围等。  相似文献   

9.
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留守儿童具有天然的监护缺陷。学校教育问题突出、家庭及社会关爱缺失、农村社会环境"灰色化"使留守儿童被害更具易发性。公安机关是留守儿童被害防控的主体之一,应通过被害的事先防控、事后防控及建立留守儿童被害人救助帮扶机制以减少留守儿童被害,防止被害心理危机的出现和恶逆化,减少被害人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10.
古代罪犯可通过捕告、自首、自觉举、保辜等自助行为换取刑罚的减免,从而走向自新之路。这种制度的设计符合人之好利恶害的本性、立法的最终目的和古人改恶从善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将死亡赔偿金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中剥离出来,损害了刑事被害人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背离了我国的优良司法传统。借鉴我国元代烧埋银制度的实践经验,应将死亡赔偿金重新纳入赔付范围。设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专项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实行当事人和公益组织之间的“双向互动”救助模式,激发公益组织参与救助的灵活性。发挥司法机关联接被害方与救助机构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尽到告知权利、审查核准、代为传达等义务。设立全国性的被害人援助机构,帮助被害人参与诉讼、预防和减少犯罪,并对特殊的被害人群体给予重点保护。鼓励服刑人员以部分服刑期间的劳动所得履行赔偿被害方,最大限度实现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低保制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类施保制度,相对于过去整齐划一的救助模式是一个重大进步,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走向完善的标志.基于上海市低保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从家庭人口特征、收入结构、支出结构三个角度,选取了14个变量,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列联表分析方法,对上海市低保对象进行合理分类,通过与现有的救助政策实施状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类施保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反福利依赖"始终是西方福利国家关注的议题。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也蕴含了"反福利依赖"的理念。但纵览现有的制度体系,我国的低保制度中依然存在福利依赖的诱因,容易导致"养懒汉"或有劳动能力者不愿退出低保的现象。为此,应发展工作道德救助,促进低保对象就业;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项目标准,将其他专项救助项目与低保解绑;对低保对象的收入和财产审核宽严有度;树立积极救助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功能,强化服务救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下尚不具备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施行需要的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在立法需求尤为紧迫的情况下,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立法的可行路径是由"救助"渐进式地向"补偿"过渡。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应是兼采一般社会救助制度和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合理因素的"紧急司法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刑事被害入国家救助作为一种社会政策的公共选择,目的在于顺利实现刑事被害入的社会回归,从而实现社会的一种自我治理。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社会公共组织与社会普通民众的共同参与,由此,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实践由司法主导向社会主导的转换是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代际正义具有两个不同的时域和两个不同的维度。从代际正义的时域"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以及代际正义的维度"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视域分析,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重要的代际正义价值。代际正义的价值诉求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正当性,可以有效地消除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阻止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的代际循环,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关怀。作为一种发展型救助,教育救助特别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代际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结束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碎片化"的局面。社会救助作为维护公民基本尊严的托底制度,理所当然需要严格监管。"张海超事件"的后续发展暴露出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中的监管机制存在着审查标准不够细化、执行程序过于简单、救济程序不完善等问题。《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作为临时性法律,只是从宏观层面上完成了社会救助的笼统性规范,却无法进行具体规制。为了更好地实现救助目的,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权,民政部门有必要通过行政立法对《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进行相关制度配套,从而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中的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理论界定与中国的实践展开(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救助及其制度完善是转型中国社会和法制生活中的焦点之一,但纵观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社会救助的理论研究和社会救助实践,尚存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在关于"社会救助"的界定及社会救助制度构建等方面,或者在一些常识性问题的理解中夹杂着诸多观念混淆甚至错误,或者制度构建中缺失对中国社会救助立法及其转型背景的重视.通过重回"社会救助"的制度事实、价值理念和语词逻辑原点,对社会救助的理论做一些系统性思考,进而以此为参照系,立足于中国社会的转型背景及其对社会救助提出的特殊要求,从立法体例、救助内容和管理体制等三个主要方面来检讨中国社会救助的现实制度并关照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救助及其制度完善是转型中国社会和法制生活中的一个聚焦点,纵观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社会救助的理论研究和现实中的社会救助实践,尚存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关于"社会救助"的界定及社会救助制度构建等方面,或者在一些常识性问题的理解中夹杂着诸多观念混淆甚至错误,或者缺失对中国社会救助立法及其转型背景的重视。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重回"社会救助"的制度事实、价值理念和语词逻辑原点,以期对社会救助的理论做一些系统性思考,进而以此为参照系,立足于中国社会的转型背景及其对社会救助提出的特殊要求,从立法体例、救助内容和管理体制等三个主要方面来检讨中国社会救助的现实制度并关照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自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的政策嬗变。21世纪以来,针对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国务院先后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等一系列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但其在运行中仍存在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覆盖面不足、救助配套政策缺乏、救助资源整合不到位、救助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和扩大农村社会救助范围,应从规范与整合救助项目、优化制度设计、增加资金来源、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