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古医籍《外科选要》 ,清道光癸卯姑苏刻本 ,常熟徐德钅圭编 ;而《中医外科医籍存佚考》称此书乃昆山人徐德钅圭撰于乾隆四十一年 ;常熟市地方志未载《外科选要》一书。经查考剖析 ,《中医外科医籍存佚考》有误。而徐编此书 ,选集前贤医论、医方、学术见解、临证经验等 ,不详注出处 ,不列凡例 ,这种编辑体例上的不严谨 ,后学者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2.
清代学者葛其仁所著《小尔雅疏证》(以下简称《疏证》)最早见于《咫进斋丛书》,后被今人收入《丛书集成》。此书为《小尔雅》较好的注本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中医外科的历史上,存在着服药和手术两大类治法,且发展成各有所重的两大阵营。手术史、手术观以及外科解剖研究虽然在中医史上从未中断,但是以内科法治外科病的治法还是占据主流。梳理中医手术史,探究重内服、轻手术的缘由,或可为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叙州府志》流传至今可考者 ,仅有清代康熙、光绪两朝所编志书 ,且康熙《叙州府志》已不见全书 ,更显《叙州府志》所存资料不可多得。考究《叙州府志》纂修源流 ,足见清代统治者对修志的重视和清代地方志的繁荣 ;探讨《叙州府志》中的“都掌蛮”史料及其价值 ,其以志证史之功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5.
我国先秦时期中医外科的主要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我国中医外科的主要成就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①对外科疾病的认识。其内涵包括对外科病症的命名、症状的描述以及对有关外科病症病因的探索。②当时医家对外科病症的实际诊疗成果及其预防对策。表明中医外科在先秦时期已有相当发展,从而对整个先秦医学作出更为全面而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是中国首部考证中医病名、证候的专著,著者余云岫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及《十三经》中的病名、证候作了精密翔实的训诂考证,堪称中医病证考释的经典之作。是书自序阐述了著者采撷文史古籍中的涉医资料,整理旧医书,“除死方休”之愿望,从侧面反映了余氏晚年对中医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春秋左传旧注疏证》是清代扬州学派仪征刘氏家族历经几代而未竟的学术名著。通过对其编撰背景、过程的分析,说明该书是清代学者尊崇经典、回归汉学学术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该书两大主要内容——旧注和疏证的归纳分析,概括其特点分别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和广考博征、精审独到;通过以上分析揭示该书的价值不但在于进一步疏通了《左传》文意,而且在辑录和疏证旧注的过程中,梳理了《左传》学史。  相似文献   

8.
郑玄《古文尚书注》亡佚,现存辑本主要有五种,其中《郑氏古文尚书证讹》是清代李调元纂辑并付梓刻印的一部《古文尚书》注本。《证讹》在引用字书解释字词、兼采诸说解释句读、据己学识解释名物、比勘他书校脱讹误方面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和钱大昭的《广雅疏义》(合称"二疏")均集疏义与校勘于一书,是清代《广雅》注释与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对清代训诂学成就具有总结性意义。"二疏"体例不尽相同,补正脱文讹字各有详略,训释字义则十同八九。论搜辑之博,疏解之精,二者难分轩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界对《疏义》的研究严重不足,对其内容和价值更是缺乏客观的认识。在全面把握"二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二疏"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尝试建立关系数据库,全面、客观地展示"二疏"在撰著体例、词义训释、文字校勘、佚文辑释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开展多层面的专题比较研究,以改变学界长期形成的重《疏证》轻《疏义》的研究现状和弥补二者各自研究的不足;同时,复原清代《广雅》注疏的真实样态和整体面貌,纠正《疏证》价值远高于《疏义》的认识偏误,为客观评价《疏义》和《疏证》的学术地位提供可靠的材料依据,也为人文学术研究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医外科学》教材已使用近 40年 ,在为培养中医学人才作出贡献的同时 ,版次更替而内容基本不变的格局已远远不能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 ,对《中医外科学》教材的改革已迫在眉睫。认为首先应将中医皮肤科、中医肛肠科和中医男科的内容分化出去 ,其次对中医外科学的涵盖范围作出相应的调整 ,除保留与扩充疮疡 (外科感染 )、瘿 (甲状腺疾病 )、瘤、岩、乳房疾病和外科其他疾病外 ,应增设急腹症、外周血管病章节 ,并在编写内容取舍及权重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学者研究《说文解字》的名著之一。和以研究《说文》本身为目的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  相似文献   

12.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是一部集解性的著作,汇集了清代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该书在解文训诂的同时,对《释名》相关理论体系也有探讨,集中在名实关系、声训理论、《释名》语音和《释名》价值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评高邮王氏四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儒对于汉语研究之成绩卓著者以清代朴学家为最,而清代朴家之杰出者以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为首,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王氏于音韵、训诂皆精而训诂尤为其所专长。故高邮王氏四种,是以古汉语为专业者所必不可不精读之书。王氏四种即《经义述闻》、《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此四部书之内容,《述闻》是解群经中的疑义,《释词》是释经传中的虚字,《杂志》是对于子史的正误与析疑,《疏证》是探讨古代汉语的语义。就其成果言,一言以蔽之曰“大醇小  相似文献   

14.
《琉球百问》是清代名医曹存心与其海外弟子、琉球人吕凤仪探讨医学问题的问答记录。它不仅仅是一本医书,还是中医海外传播的重要见证。该书相当程度地反映出清代中药方剂与中医治法、中药、中医典籍以及医术医德思想在琉球的流传情况,这是中琉文化长期友好交往的多彩结晶,也是洞察清代中琉关系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5.
由何新文、路成文教授合作整理的《历代赋话校证》(附《复小斋赋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校证》),是湖北大学何新文教授计划编辑的“历代赋话丛编”的第一种。《校证》以湖北省图书馆所藏清代乾隆五十三年复小斋刻本为底本,校以该书征引的有关文献的原文,并适当参考《携李遗书》中的《复小斋赋话》及香港何沛雄的《赋话六种》中的《历代赋话》,可以说是集众版本之精华和众家之大成。  相似文献   

16.
《广雅疏证》是清代训诂学大师王念孙的代表作。在释义的过程中,王氏善于体察书证的文法微妙,发现语句的修辞方式,剖难解疑,使修辞分析成为训诂的又一利器。系统梳理《广雅疏证》中与修辞相关的术语以及修辞分析材料,对于训诂学及修辞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翌凤为清代著名藏书家,藏书以手钞本为主,多为当时未刊珍本,吴氏将这些钞本辑成《艺海汇编》《古香楼汇丛》《秘册汇丛》《学海丛编》等十余部丛书。《经史秘汇》亦为吴氏所辑丛书之一,内容以医学书目为主,此书实即吴氏《秘册汇丛》的子目书籍,被另取书名《经史秘汇》而成他书。该丛书收录多部孤本医书,并首次完整抄录了清代温病学家薛雪的《温疟论》内容,具有重要的医学临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广雅疏证》乃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依托《广雅》一书以述其音韵、文字、训诂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堪称传统小学著作之典范。段玉裁《〈广雅疏证〉·序》誉之为:"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假《广雅》以证其所得,其注之精粹,再有子云,必能知之。敢以是质于怀祖氏,并质诸天下后世言小学者。"在疏证《广雅》的训诂实践中,王氏父子博考群籍,触类旁通,不仅整体上融会贯通《广雅》全  相似文献   

19.
清代奏折中有较多有关农业的词语,而现有大中型辞书均失载。通过运用归纳法、系联法、参证方言法、文例求义法等训诂学、词汇学方法,考释《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中一些词语的意义,从而为清代农业史、社会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弥补大中型汉语辞书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乾嘉时代的语言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言公元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初,在我国是清王朝的乾嘉时代。若把清代语言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乾嘉时代正是最具特色的第二阶段。清代著名的语雷学家江永、戴震、钱大昕、段玉裁、桂馥、邵晋涵、王念孙、郝懿行、王引之、阮元、江有诰等,都出现在乾嘉时代;一批语言学名著如《古韵标准》、《四声切韵表》、《声韵考》、《声类表》、《六书音均表》、《谐声表》、《入声表》、《古无轻唇音》、《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说文义证》、《说文解字注》、《尔雅正义》、《尔雅义疏》、《广雅疏证》、《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也都出现在乾嘉时代。乾嘉时代的语言学是中国古代语言学最后的、也是最为竦桀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