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蒋国保 《学术界》2002,(1):196-204
本文重在探讨方东美关于复兴中国哲学精神的设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方东美从“形而上的途径”研究中国哲学 ,从而把中国哲学界定为“既超越又内在之形上学” ;然后分析他依据这一界定 ,将四大精神传统 (原始儒学、原始道学、中国大乘佛学、宋明新儒学 )交融与会通处视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精神成就 ,进而以这四大精神传统的传承为主线将四千多年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确定为由高潮走向低潮、最终在清代中叶导致死亡的历史 ;最后就他所设计的“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作具体分析 ,以揭示他关于在现代复兴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2.
哲学价值是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活动及其反思的整体性范畴。人的生存与发展活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关系的生成基础,是哲学价值范畴的逻辑基础。人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活动的主体,人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依靠人、惠及人。以人为本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活动的应有之义,是价值哲学理论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反思价值哲学当下主要范式,学会以价值哲学思维方式看待现实价值问题,才能不断推进价值哲学研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方东美对中国当代儒学的发展在形上学领域做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从哲学基本问题审视其理论可看出,方东美对中国哲学形上学义理形态所作的理解,是将为人处事的人生观普遍化为整体存在界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中国哲学的形上学是既有超越维度又有普遍的内在义涵。儒家哲学以易传哲学为儒家形上学的理想形态,《论语》则是儒家哲学的境界哲学;在道家哲学中老子哲学的形上学表征为“体用相征”四个面向。但方东美的理论体系中没有明确言及工夫论哲学,即未能指向现实的实践领域,致使儒释道的同异辩证不易清晰判定。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科学是什么关系” ,等等 ,这些哲学的元问题 ,是哲学观所要回答的本质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保守主义哲学观的对立出发 ,分析了现代新儒家哲学观在哲学与科学 ,以及人生观问题上 ,偏执于哲学形上学的追求 ,主张哲学仅是一种主观生活信念和理想体系 ,否定哲学对客观自然事物的科学认知功能等种种片面性。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与科学等问题上的辩证认识。在肯定现代新儒家等开掘哲学思维方面的意义的同时 ,也检视了客观主义、科学主义 ,对于现代社会、人化自然等丰富多样性和人文情怀关注及哲学阐释的欠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哲学并不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也不仅仅是在 1 9世纪中叶的哲学变革中产生的哲学流派或哲学理念和哲学立场。哲学历来都以对价值问题的探讨为自己的核心内容 ,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广义的价值哲学 ,哲学也只有作为一种价值哲学才是可能的。但是 ,旧哲学对价值问题的探讨存在着严重缺陷 ,它们都普遍地陷入了如何从“是”过渡到“应该”、从事实判断过渡到价值判断的困境 ,即都没有说明、事实上也无法说明这种过渡是如何可能的。究其原因 ,在于旧哲学都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与旧哲学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 ,既是哲学理论本性的根本变化 ,也是广义价值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6.
“价值”概念像一只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鼓起来的麻袋,许多内容都只是后来才被装进去的。价值问题以不同的方式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价值问题,由此形成了当代哲学“价值论转向”的三种分支方向或表现形态,它们都只是“价值哲学”而非“价值科学”。价值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同时也是科学问题,光有关于价值的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关于价值的形而下的科学层面的研究。作为人类理性智慧把握价值问题的不同方式,这两种研究各有其适用范围,价值哲学与价值科学的齐头并进及彼此互补,将是价值研究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孙伟平 《学术研究》2007,1(1):19-24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表明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哲学。马克思对现存社会的价值反思和批判,马克思所建构的共产主义价值体系,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对于马克思哲学,我们应该重视其价值维度,或者说,主要应该从价值哲学的视角看待它、发展它,实现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政治价值作为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有其内在逻辑脉络和基本理论形态.在人类对政治事物追索中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构成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题中之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本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价值哲学中的价值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的界定是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当今中国哲学界在价值论方面的争论主要汇聚于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许多价值界定的方法。然而,迄今为止,能够获得普遍认同的价值定义尚未形成,这也正是中国哲学界在价值论研究方面难以深入的症结所在。笔者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希望能有助于价值概念的澄清和界定。首先,价值的界定应还其哲学本色;其次,价值属人;最后,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评价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季爱民 《理论界》2006,19(10):140-141
对价值理解上的分歧,也造成了关于价值哲学理解的困境,走出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新理解价值。依据这样的理解,价值的本质在于实践,而实践必然伴随价值,同时,由于哲学的世界必定是实践的世界,所以,实践、价值和哲学三者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11.
安乐死与人生命价值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涉及到哲学对当代医学的反思和对传统自然观、生命价值观的批判。对医学的哲学观点不同,对自然和人生命价值的哲学理解不同,对不同死亡方式的态度就不会相同。即便都是安乐死,但对主动安乐死与被动安乐死的态度也不会相同。就当代人而言,死亡本身不可避免,但死亡方式应当是可以选择的。只要有利于捍卫人的快乐与尊严,有利于追求人生命的意义,不管选择怎样的死亡方式,其死亡都比泰山还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是超越了西方历史上的以实体性哲学和主体性哲学为主的一种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现代哲学.在对具有现代哲学特征的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的具体理解上,哲学界出现了"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两种各自表述的理论思路.从马克思"价值论哲学"的高度来看,两者分歧是表面的,二者在实质上是内在一致的.较之用"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来指认马克思哲学,用"价值论哲学"指认马克思哲学可能更有说服力,至少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理解维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儒、墨、道、法虽然旨趣有异,但却殊途同归,百虑一致,都把致思的最终趋向确定在世界对人的意义上,归结到价值理想的追求上.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并非以宇宙的本质为认识的根本目标,而是借"天道"以明"人道";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并非以认识的来源和规律为探讨的最终归宿,而是借"知行"以说"道德";传统哲学的辩证法并非以世界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为研究的至上兴趣,而是借"阴阳"以言"治平",传统哲学的历史观也并非以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思考的终极意义,而是借"理势"以论"至治".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道德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玉樑 《天府新论》2010,(5):20-24,2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价值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手稿》中关于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才是可能的论述,启示我们应从实践出发理解价值问题。《手稿》中关于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的生产的两个尺度的论述。启示我们有两种基本的价值尺度,即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或内在尺度。《手稿》中关于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是能动的存在物,另一方面是受动的存在物的论述,启示我们,价值作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既有主体性,又有客体性;只讲价值的主体性,或只讲价值的客体性,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5.
哲学的价值论转向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哲学困境、人类命运和终极关怀的自觉思考,使价值哲学脱颖而出。哲学要生存下去,必须以价值为中心重构哲学。人类要生存下去,更需要价值论为支撑以安身立命。  相似文献   

16.
贺来 《东岳论丛》2004,25(3):21-26
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品格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深层根据。马克思以“实践思维”克服了作为传统形而上学核心的“本体思维” ,超越了由于“本体思维”所导致的现实的人的存在之失落 ,使人真正以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方式获得了现实的理解 ,并使哲学在对象、主题、内容以及研究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正是这些变化 ,奠定了现代哲学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标志着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新的时代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也因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思想根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哲学理论,直面生活,在理解、把握所处时代社会变革过程的性质、特征、规律和趋势的基础上,为推进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今天所要建构的社会哲学可以说是马克思社会哲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从世界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总体上看,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转折过程并没有结束。因此,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形态矛盾和内在规律的学说,关于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学说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结构的分析和批判,对于我们把握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过程仍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邬焜和弗洛里迪两个"信息哲学"范式在评价信息科学,主张信息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提出信息哲学是元哲学或第一哲学,强调信息哲学在建设和谐、美好世界中的作用等方面具有相容性;但在哲学基本立场、对信息本质的把握、对信息世界的刻画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比较可知,信息哲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是对以往哲学单一实体性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信息哲学作为信息时代的哲学形态,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自尊是个体在自我确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自己"成为人"的意识,是个体较高层次的需要.自尊作为心理结构具有客观性,但作为精神需要与对精神需要的意识同一,因而总是被人所意识.不能把自尊与自爱予以混淆,前者是后者的升华.自尊往往是人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中所运用的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并以良心机制的形式对个体的行为发生重大作用.从具体的个体而言,社会先于个人存在,自尊是在社会中生成的,是人文精神对个体内化的结果.为了使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能形成"成为人"的意识,就需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世界中给予个体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复杂性哲学原理,腐败作为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有三种演进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改变控制参量引起自组织变化;第二种是通过改变系统的组分数目引起自组织变化;第三种是通过控制参量使不稳定的系统在临界值附近迅速变化.因此,解决腐败问题首先必须尽可能正确地找出腐败系统的控制参量;其次,准确分析产生腐败的子系统;再次,利用社会系统向新的更高层次跃迁的契机,在临界点附近对腐败进行有效遏制.基于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而提出反腐败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