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李洁 《社科纵横》2006,21(3):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向21世纪提出的关于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谐稳定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层含义,从而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同时,也进一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实现和谐发展的自觉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实现和谐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实现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强调和谐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在实践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道路,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企业,在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和谐电力企业,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内部环境,调动企业内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企业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程旭惠  楼梁 《社科纵横》2009,24(6):177-178,174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主渠道,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李仁武 《探求》2007,(1):7-1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主题都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在当代,由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导致人的生存境遇遭受严重考验和挑战,能否改善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时代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就成为人类走向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性诉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概括,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高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坚持了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为实现社会和谐指明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撰文指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个无可推卸的责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和谐大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德静 《学术交流》2006,(8):145-148
构建和谐大学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谐大学的核心在于“和”。和谐大学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统一性,具有学校与社会、教育主体、教育功能、学生群体、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等诸多特征。构建和谐大学要处理好权力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和谐顺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恺 《社科纵横》2008,23(8):23-25
经济发达地区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其它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地处珠三角的顺德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从顺德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率先实践,积极探索一条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努力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列.顺德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严跃英 《探求》2006,(Z1):30-31
一、民生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民生和谐问题.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政治生活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社会生活中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民生和谐了,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莹 《社会工作》2008,(2):63-6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营造群众基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发展社会事业,包括维护社会安全、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内容。社区是构成社会的单元,实现社区和谐也是营造群众基础的前提条件之一。和谐社区的建立,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健全的社区服务功能,充满爱心和活力的社区氛围等。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引起了政府及各种组织的高度重视,包括一些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的在社区层面提供专业服务,做出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尝试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探究和谐社区的意涵,进一步探讨以专业的社区工作促进和谐社区构建。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和谐心理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心理是一种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的健康社会心态,但与健康心理又不能简单等同。和谐心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纬度和心理支撑,不和谐心理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心理的建设路径应包括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等四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世颖 《社会工作》2008,(14):14-16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明确了社会工作人才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以来,和谐社会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青岛经济开发区早在1984年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但由于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制约着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以及适应本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笔者对开发区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展开调查,并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区,要加强社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建设,加强社区的城市管理功能的建设,加强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建设,加强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功能的建设。就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而言,当前,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与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型相结合是现实的需要,此外,推动社区建设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加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建兵 《唐都学刊》2006,22(1):45-48
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或标准之一就是诸种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主要反映着社会的主客观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具有公正、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特质。因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其中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为此,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和完善社会道德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正确处理公平、公正和效率的关系,充分发挥道德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不公平、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和一些政府官员道德败坏是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发展最为突出的三方面社会环境问题,而社会管理创新能够为公民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地分配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行政决策的伦理标准,内蕴着关怀全体公民福祉的道德价值,理应成为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首要伦理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伦理要求,也是公民道德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政府不断提升诚信水平,为公民道德的发展塑造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政府官员的道德形象对公民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官员应成为普通公民的道德表率;民间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广阔领域,应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组织在推进公民道德发展中的自治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倾向。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而先进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才能朝着正确、快速、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转型、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并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邓小平有关弱势群体问题思想的论述,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南:共同富裕是根本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物质基础;改革是基本出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