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理性非理性两种因素,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因此,非理性因素必然要通过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社会发展。通过对非理性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以便有效的对非理性因素进行引导,强化、激发其积极作用,引导和限制其消极作用,促使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机体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
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起作用。把握理性和非理性的涵义,分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特点,对于解读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在主体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及其表现的不平衡性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在统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理性因素与理性主义、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对于深入理解人的认识过程,全面把握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科学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以往的思想家仅仅从"天赋观念"或人的自身存在出发来寻找人的主体性不同,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中阐释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和自觉性。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受动性是按人的方式理解的受动,受动性存在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相关联的结构,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其具体表现是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主体性思潮的主要思想观点有 :主体是非理性的自为的自我 ;内在体验是价值判断的唯一尺度 ;人是绝对自由的 ,有无限制的创造性 ;人生之路就是成为你自己 ;认识和真理都是非理性的产物。大力弘扬非理性的个体主体性 ,是人本主义思潮的基本精神 ,但是 ,该思潮的思想理论却明显割裂了理性与非理性、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主体性与客观制约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这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是知、情、意的统一体。主体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辩证统一的过程,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理性因素占主导地位,非理性因素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加以理性的引导,才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主体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7.
非理性因素在我国转型期行政执行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行政执行也不例外。在社会处于转型的变革时代 ,行政执行主体面对众多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 ,仅靠理性因素是难以胜任日趋复杂的管理工作的 ,还必须借助非理性因素。本文认为 ,非理性因素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具有激活、驱动、调节和参照作用 ,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论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因素作为主体认识结构中的一个恒常性要素,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意志、需求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起着选择、调节控制和驱动的作用,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展起突破和创造的作用。把握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理基础、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方面,分析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的主体性的微观机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与非理性是个体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经典文本中提出了大量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论断,在实践理性观的基础上阐明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本质规定与基本形式,揭示了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作用机制.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观为指导,全面把握、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本质原理和有机转化机理,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与非理性是个体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经典文本中提出了大量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论断,在实践理性观的基础上阐明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本质规定与基本形式,揭示了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作用机制.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观为指导,全面把握、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本质原理和有机转化机理,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根本属性。这种根本属性通过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自主性和依存性、创造性和平凡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实践性是理解人的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在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人的主体性的确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从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寻找原因,为此要探究影响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因素。影响教师主导性的因素包括教师情感内驱力、自身的专业条件、外在的数字智能技术手段等方面。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会受到包括情感和意志在内的非理性因素的驱动影响、场域文化因素的渗透性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形成性影响。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就要把教师和学生的两个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以情感粘合为基点构建异质主体共同体、开展以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多种实践活动,发挥协同育人的场域文化的浸润和激励作用,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主体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具有中介性。人类的主体性活动包括三大中介系统 :方法和语言符号系统、工具系统和社会关系系统。主体性活动水平的提高受中介系统完善程度的制约。主体性发挥程度的提高与中介系统的日益完善是同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而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看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看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把认识的主体看作精神性的存在,把认识的客体看成是精神性的主体之所创造、旧唯物主义把主体仅仅看成是认识者,没有看到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而把客体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没有看到客体也是人实践的对象。本文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基础上以实践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区别旧唯物主义提出的"能动性"为着眼点,加以论述,确立实践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尝试"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思维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论愿望在实践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人的愿望。愿望在实践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而社会历史条件本身则是由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主体愿望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并非绝对同步。研究愿望在实践中的作用,并通过研究而确立有利于人类实践的合理的愿望。这样,才能维护人类整体的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7.
信仰的本质是人类基于实践基础的一种自我超越.它虽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却并不是精神冥思的产物,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因而它具有丰厚的哲学文化内蕴,即蕴涵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非理性与理性等诸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理性与非理性问题,是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理性与非理性作为人类主体的构成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在文艺活动中表现为艺术理性与艺术“非理性”。艺术理性是主体关于艺术的基本经验范式,艺术“非理性”则指那些在艺术创造中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本能的、直觉的、潜意识的力量。二者在创作活动中,既有矛盾冲突,又相辅相成。总的说来,艺术理性对艺术“非理性”起规范引导作用;艺术“非理性”对艺术世界的诞生提供了主体生命的能量。二者都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统一。虽然理性活动是认识过程的主导方面,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多水平激活、内部参照,双向调节、善和美的追求等诸多方面,它们在创造性思维中尤为引人注目。作者结合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活动和作用方式,进一步探讨了创造性思维的机制、要素和特点,阐明了没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就不会有人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对象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基础,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对象性包含着感性的能动性规定,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的自然实体性和社会关系性的辩证理解和对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本质的理解。集中反映了现实的人既是感性的实体范畴,又是普遍的关系范畴,是实体性与关系性的具体统一,现实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