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的认知障碍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共纳入对象300例,均为该阶段本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中共136例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占45.3%,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比较无明细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年龄、饮酒、糖尿病、骨质疏松、卒中面积和发病部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文盲、高龄、并发骨质疏松、糖尿病、大面积卒中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评估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在筛查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同时分析PD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20例PD患者,根据认知功能将其分为正常组(PD-NCI,6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PD-MCI,32例)和PD痴呆组(PDD,28例),采用Mo CA和MMSE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分析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相关因素与PD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三组MoCA、MMSE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男性PD患者似乎更易出现MCI及PDD。结论 MoCA结合MMSE可有效筛查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病程可能是PD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损害患者300例及无血管性损害患者100例,采用简短精神状态测量(MMSE)评定并比较;对VCI各30例分别采用单用盐酸多奈哌齐、单用银杏叶片及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并比较。结果“血管性”损害患者MMSE明显降低,且以记忆障碍为主;VCI患者单用银杏叶片无效,单用盐酸多奈哌齐有效,而银杏叶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是最有效的方法。结论血管性损害患者认知功能明显降低;血管活性药物银杏叶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同型半胱氨酸(Hcy)不仅是动脉粥样硬化[1]、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2]和缺血性卒中[3]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是痴呆和AD和独立危险因素[4]。由于Hcy是目前痴呆的众多危险因素中,唯一一个可以有效干预和预防的因素[4]。本文综述了Hcy代谢与神经系统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认知功能不同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其中痴呆组36例,非痴呆组44例。对受试者检测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Hcy水平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血Hcy水平增高可以加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获取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涵盖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领域。认知障碍是指上述认知领域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并影响个体的日常或社会能力的病理状态。研究显示衰老是认知功能障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认知障碍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数据显示,40%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首次就诊时认知功能已经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L/A)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很可能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共选取72例患者为血管性痴呆组,另外选取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管性痴呆组和对照组血清L/A比值水平。根据MMSE评分将血管性痴呆组分成轻、中、重3个亚组,讨论L/A与MMSE评分相关性。结果血管性痴呆组血清L/A比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痴呆的血管性痴呆组及对照组血清L/A比值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L/A比值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967,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L/A比值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L/A比值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服用盐酸多奈哌齐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卒中智能状态量表 (SUMSE)对脑卒中患者作认知功能检查,筛选出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共58 例,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盐酸多奈哌齐,分别在4周和12周复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该组患者的MMSE和SUMSE检查,4周和12周复测,与对照组比较,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障碍侧别对卒中后抑郁程度影响的差异,为康复治疗中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精神层面的关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右利手脑卒中患者90例,分为两组:利手侧障碍组45例,非利手侧障碍组45例。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手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的常规评估,同时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卒中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根据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利手侧与非利手侧障碍后,患者卒中后抑郁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并浅析其可能的原因。结果利手侧障碍的脑卒中患者SDS评分明显高于非利手侧障碍的患者(P=0.000)。结论利手侧障碍比非利手侧障碍患者的卒中后抑郁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障碍性、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综合征。在语言、记忆、视觉空间技能、情感、行为、人格和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精神活动中,至少有三项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对南宁市某社区1222名老年人(≥60岁)进行调查,了解跌倒、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跌倒发生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关系。结果 (1)本组老人跌倒发生率为29.8%,跌倒损伤发生率高(46.28%),随年龄增长跌倒发生率增高;(2)认知障碍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2.8%:24.9%,P0.05);(3)Mini-Cog得分为5分者跌倒发生率最高,得分为1分者跌倒发生率最低,跌倒发生率与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非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及跌倒损伤发生率高;认知功能障碍组较认知功能正常组跌倒发生率高,且痴呆者更易发生跌倒,需加强跌倒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为60例2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50岁~82岁,平均73.0±8.1岁)对照组为60例与之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50岁~80岁,平均71.6±8.2岁).糖尿病按照"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诊断.所有入选对象需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筛查,>25分者方可人选.有影响认知功能测定结果的因素如神经精神病史、忧郁症、服抗忧郁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视觉、听觉障碍、相关影像学证据证实为脑溢血或脑梗死等情况均予以剔除.两组分别行有关认知功能测定,包括词汇、相似性、数字广度和木块图项目.测定异常的结果再与血压、空腹血糖、HbAlc、血脂等因素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木块图两项测定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98±2.81和11.97±2.27,P值为0.037.经逐步回归分析,木块图与年龄、HbAlc呈显著的负相关,F=42.62 P=0.000.行协方差分析,去除年龄因素后,木块图测定仍与HbAlc有显著的负相关性,F=2.13,P=0.049.而且不同水平的HbAlc组所测木块图结果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Hbglc<7%组与非糖尿病组木块图测定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glc>7%、>8%和>9%各组,随Hbglc水平的增高而木块图测定值下降.结论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中,除年龄老化因素外,H-bAlc是损害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11,(7):59-59
目前,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病因机理尚不清楚,但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揭示了多种危险因素与其患病有关联。我们除了无法阻止自然增龄之外,对其他的患病危险因素,只要经过努力还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广大中老年朋友应多了解该病的特点,关注轻微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加强大脑功能保健,延缓脑的老化。一旦有轻度痴呆征象就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展。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痴呆是发生在老年期的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的疾病,是因脑功能障碍,致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并在记忆、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语言、视空间功能和人格中至少三项受损。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痴呆患者越来越多,过去认为老年性痴呆是不可逆的,但现在认为早发现、早期的康复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在认知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miR-34a水平的意义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AD患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各60例,纳入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采用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miR-34a水平;检测其他实验室指标LDL-C、HDL-C、Hcy、TG和TC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miR-34a和AD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 AD组和MCI组患者血清中miR-34a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D组高于MCI组(P0.05)。miR-34a与Hcy、TG和TC水平成正相关,与MMSE和MoCA评分成负相关。miR-34a是认知功能障碍及MCI进展为AD的独立影响因素,其诊断认知功能障碍及鉴别MCI和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和0.765。结论 miR-34a在AD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认知功能成负相关,对于认知功能障碍和A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MMSE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其中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生存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在我院住院的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386例,随访收集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研究其复发的有关因素。结果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10年累计死亡率为51%,复发率为34%,Cox回归单因素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作(TIA),高脂血症,附壁血栓是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治疗,华法令治疗与血压控制对复发有保护作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病、TIA发作史与附壁血栓为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与华法令治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有保护作用。结论高血压病、TIA发作史与附壁血栓为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与华法令治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on impairment,C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到2019年9月我院收治102例老年CSVD患者资料,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评分,以26分为界线评价患者有无认知功能障碍,53例患者(26分)纳入CI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9例(≥26分)患者纳入对照组(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痴呆症发生情况,影响CSVD患者发生CI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CI组患者注意、记忆、空间及执行功能、抽象思维、语言、定向、命名、计算等各项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I组患者痴呆症发生率(39.62%)高于对照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I组患者年龄(65岁)、学历、既往脑梗死人数、高血压人数、高血脂、吸烟史(超过5年)人数、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史为影响CSVD患者发生CI危险因素。结论 CSVD患者发生CI后容易出现痴呆,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史为CSVD患者发生CI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患者由于消化系统功能的生理性退化、自理能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问题,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1])。老年人由于进食困难,机体所需营养和液体不足,会出现营养不良、脱水、肌力下降等。同时,因吞咽障碍往往会导致焦虑、抑郁、社交隔离等心理问题,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下降。据报道,脑卒中有51%~73%的患者发生吞咽障碍~([2])。吞咽障碍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首位危险因素,动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老年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确诊脑卒中患者配带手握式脉博血氧监测仪,确诊OSAS和并脑卒中患者48例,未患OSAS的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收集晨起空腹血标本,进行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糖及血脂、血压的测定;进行临床记忆量表检测。结果SAS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血脂、血糖、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S组与对照组指向记忆、联想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记忆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AS可以加重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探讨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