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堂县是成都市的远郊县,共有82万人口,14万多剩余劳动力。县委、县政府自1987年起就把劳务输出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7年来,共输出城乡劳动力9.2万人,平均每年输出1.3万多人,年创纯收入3.3亿多元,全县人平年增加纯收入440元,为金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已形成了以官办为主体,民办为补充的劳务输出网络。劳务输出已由无序走上了有序化的轨道,劳务输出组织的设置、信息的获取、劳工的招收、劳务纠纷的处理,都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特别是近几年来,从实际出发,注重把劳务输出与各项正常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巴中市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坚特跟踪服务,搞好技能培训,十年迈出十大步。1986年劳务输出5.22万人,劳务收入2560万元。1987年劳务输出8.066万人,劳务收入4620万元。1988年劳务输出10.7万人,劳务收入8723万元。1989年劳务偷出11.85万人,劳务收入9064万元。1990年劳务输出12.29万人,劳务收入9770万元。1991年劳务输出13.29万人,劳务收入1亿元。1992年劳务输出14.42万人,劳务收入1.21亿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前城乡就业都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城乡广大失业人员的一条较为有效的就业渠道,应成为劳动就业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宜宾作为劳务输出县,自1993年以来,已累计组织输出11万余人,创劳务纯收入2个亿,实现了县委、县府本届政府组织输出十万劳务大军,创劳务纯收入1个亿的战略目标。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稳定全县就业局势、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项工作中也还有不少问题,主要是仍  相似文献   

4.
南部县度门镇党委、镇政府为了摆脱本镇自然资源缺乏,劳动力过剩,一直制约经济发展的困境,在安排好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之后,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每年有4600人次走出家门,年创劳务收入1840万元,人均增收560元,初步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输出一片,致富一方的效果。如何使劳务输出上档次,使其在经济发展中真正撑起一片天,实践中他们有三点做法:一是要建立劳务管理机构,并形成经济网。他们由县就业局牵头,镇成立了劳动服务站,村社设立了劳动服务点,省内外聘请了专兼职劳务信息员,因此信息灵,取得了较多的劳务项目。二是让"能人"牵头,开展有组织、成批量、成建制的劳务输出。如支持本镇杨正春、杨正国、秦天树、任仲平、张成功等同志在石家庄、西安、新疆等地成立建筑公司并帮助解决一些实质问题;同时派专人在成都、绵阳、北京、河南、中建七局、贵州、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扬州市现有农业人口322万,农村劳动力167万。近年来,扬州市把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走出田头,走进城市,走向海外。2001年,全市农村劳务输出49.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其中来自劳务的收入达523.8元;2002年农村劳务输出55.2万人,新增5.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919元,其中来自劳务的收入达619.4元,增加的229元中,劳务收入增加95.6元,占增加额的41.7%。目前,农村劳务输出已成为致富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新兴的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劳务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以农民增收和提高非农产业就业水平为目标,坚持稳步扩大规模,突出抓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强输出实效,完善工作体制,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促进我省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开发强省转变。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丘陵大县、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要切实加强对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和检查落实上。今年全省要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400万人、劳务收入500亿元的目标。在今明两年内将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培训农民工1000万人次,基本做到已转移和输出…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达州市着力"五大转变"推进劳务开发工作,成效明显,2014年上半年,全市劳务输出143万人,劳务收入64.13亿元。一是输出方式由自发外出向有序输出转变。通过狠抓"达州劳务"品牌培育,强化订单输出,突出用工针对性,在巩固沿海老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中西部市场。二是务工形式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订单、定向、定量"培训方式,培训技能型农民工8300人,培训合格就业率达97%。认定49家单位为职业培训基地,培训岗位1000余个。三是劳务开发由面上推进向基层延伸转变。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网络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标准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社保平台。四是劳务开发由就业向创业转变。健全五大创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全市新增农民工回乡创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劳务输出国,自90年代末期起,菲律宾每年向海外输出的劳务人员达80多万,且输出量逐年增加。海外劳务人员汇回菲律宾的收入占菲律宾GDP高达10%。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但是劳务输出比例却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5%。从菲律宾的劳务输出中探寻经验和启示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舒兰市的小城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小城镇劳动输出总人数已达7688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9.8%,其中赴俄罗斯、韩国等境外输出人数达2607人,劳务经济年创收达1.6亿元。劳务经济已经成为这个镇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在政府指导下,开展了返乡创业年活动。小城镇党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2005,(2):40-40
劳务输出工作的基本思路:稳定、巩固、完善、提高。稳定,就是要稳定输出规模,保持常年在外务工200万人,并且稳中有升。巩固,就是要巩固劳务输出和输入基地,同时发展新的劳务基地;完善,就是要完善劳务输出组织体系,搞好各项服务;提高,就是进一步提高务工人员职业素质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南充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劳动力310万,常年在外务工百万人以上.2008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8万人,其中省外劳务输出14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90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9月至今年2月,省外返乡农民工达19.2万人,占省外务工农民工的14%,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返回为主,以加工制造业居多。  相似文献   

12.
资中县去年有序输出农村劳动力26万人,劳务总收入达11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劳务输出已成为资中县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和农民观念转变、提高素质、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2006,(2):30-35
2005年,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效增加农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巩固、稳定、完善、提高”的方针,认真落实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加大资金投稿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组织做好维权服务,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劳务输出工作健康发展。全年劳务输出达465.7万人,较上年增加146.5万人,完成计划的126.6%,其中有组织输出214.1万人,占输出总量的45.9%,较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输出前参加培训169.2万人,较上年增加1.3倍,劳务输出收入预计可达210.86亿元。 劳务输出是促进农民增收最便捷、最高效的途径。为把劳务输出工作更进一步地做好、做实、实现劳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本期特刊登全省劳务输出工作先进集体工作经验,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南阳市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为载体,实施劳务品牌带动战略,加强外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育了"唐河保安"、"南召绣女"、"镇平玉雕"、"内乡建筑"、"方城电焊"、"社旗渔工"、"邓州护工"等十大劳务品牌,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由单纯劳务输出向组织化、技能化、品牌化输出的转变,达到了输出一批、发展一批、稳定一批、脱贫一批的效果。近五年来,全市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三台县人民政府将开展有组织、有领导的劳务输出列入1995年县域经济发展计划,并将全年输出100800人、实现产值6亿元,创劳务纯收入3亿元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给所属40个乡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该县政府还明确提出了5条具体考核内容。1、各乡镇抓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和工作制度是否做到了"四落实",对国家、省、市有关劳务输出政策、规章是否做到了广泛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6.
遂宁市人民政府劳务输出办公室去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服务“三农”、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开拓劳务市场为目的,狠抓劳务开发工作,取得了蜚然成绩。截止2004年12月,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829949人,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06.4%,其中,涉外劳务输出1230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02%;劳务培训269029人,占全年计划任务的87%;实现劳务收入47.33亿元,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18.3%;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567元,人均增收316元,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任务。遂宁市的劳务输出工作首先是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在总结2003年劳务开发工作的基础上,该市于2004年6月召开了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市劳务开发工作会议。与此同时,按省上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的工作安排,成立了遂宁市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关于认真组织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意见》,坚持劳务开发目标管理,与各区、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量化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按遂宁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区县委先后召开了常委会,专题研究劳务开发工作和劳务...  相似文献   

17.
绵竹市是一个拥有26个镇乡的县级市,总人口51.2万.其中城乡劳动力32.3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8万人,由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有序化的劳务输出2.5万人。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8.4亿元。农民人均纯劳务收入超过1400元。  相似文献   

18.
绵竹市有21个镇乡,总人口51.2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输出13.8万人,其中由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有组织的劳务输出2.5万人。2006年以来,绵竹市坚持“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共培训农民工6.3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8万人次,引导性培训2.66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8400余人次,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100余人。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8.9亿元,农民人均纯劳务收入超过1500元。绵竹市被授予“四川省劳务开发基地县”称号,市劳动保障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劳务开发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产业化开发——适应市场的选择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劳务输出绝对不等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口迁移和劳动人事调配,它实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的劳动力商品的推销过程。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实行产业化开发,才能确保劳务输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搞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必须强化劳务基地建设,努力降低劳务输出的市场风险度。强化劳务信息基地建设,为劳务输出提供正确的市场导向,是劳务输出获得较高效益的必要前提,也是避免劳务输出变成"盲流"的重要保证。其次数量充足,品种繁多的劳务供给基地是保证劳务市场需求的重要源泉,这才能保证劳务输出招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宜宾市翠屏区劳务开发工作积极开拓新思路、新方向、新局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壮大和发展区域经济实力,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全面超额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绩。全区实现劳务输出与转移16.2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30%,其中劳动就业部门直接输出2056人;外派劳务129人,完成目标的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