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原因,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应针对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着力于从思想上加强教育,经济上扶贫济困,心理上予以引导,环境上感染熏陶,帮助贫困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自卑、抑郁、焦虑及人际交往困难等消极心理已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招生体制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四个方面,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就是实现四个解困目标,即"思想解困"、"心理解困"、"经济解困"和"成长解困"。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心理障碍与调适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与经济自立相比,心理自立更为迫切。贫困生作为一个面广、人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远比经济问题要棘手的多。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达高到30%,他们既有高校学生心理共性的一面,又有其特有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误区,克服心理障碍,健康成长,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高校贫困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提出从建立资助体系、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创建良好校园环境三个方面着手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期有效预防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机制,从心理定势、心理强化和从众心理等方面,探讨了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在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 ,其中部分物质和精神的“双贫困生”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就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入手 ,通过调查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探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贫困生多因家庭经济困难易产生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在面对这一群体时除了争取经济上的资助更应注重心理上的帮扶。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采用朋辈帮扶方式进行心理帮扶,有利于培养贫困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在实施帮扶时须考虑贫困生的自尊心,注意方式方法,才能帮助贫困生成功"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进行深刻剖析后认为,学校、社会要变单向的经济脱贫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引导,提高贫困生解困及竞争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进行深刻剖析后认为,学校、社会要变单向的经济脱贫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引导,提高贫困生解困及竞争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