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经典,它是宗教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三者的统一。整个《古兰经》里,法律规范虽然占的比重不大,但地位却很重要,不容丝毫忽视。在法律规范中,婚姻家庭的规范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一千多年来在穆斯林世界里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现在尚有上千万人在信仰着伊斯兰教,其婚姻规范对我们贯彻新婚姻法起着公开的或潜在的影响。 一 妇女的地位在《古兰经》的教义里是平等的,妇女有着同男子一样的宗教义务,可以和男子一样有被接纳进乐园的希望。《古兰经》里说:“凡行善的男女信士,我誓必要使他们  相似文献   

2.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也是伊斯兰文化最重要的源泉,因此,对《古兰经》的注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历代穆斯林学者的重视。《古兰经》注疏的产生、发展历史悠久,历代《古兰经》注疏的名著众多,《古兰经》注疏在我国的传播、译介及研究尚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哲学是由阿拉伯伊斯兰宗教哲学和阿拉伯世俗哲学两部分组成的。但学术界往往把两者等同 ,且有轻视伊斯兰哲学的倾向 ,认为伊斯兰哲学没有什么思辩的内容。事实上 ,这是一种偏见。伊斯兰教的世界观在阿拉伯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伊斯兰教哲学家还是阿拉伯世俗哲学家 ,都不能或无法绕开它 ,都会受到伊斯兰世界观或多或少的熏陶或者影响。《古兰经》主要是一部宗教经典而非哲学专著 ,但在《古兰经》中却经常涉及宗教和哲学共有的一些问题 ,如理智的认识、思维和存在、现象和本质、真理和谬误、空间和时间、创造和被造等等。伊斯兰宗教哲学的形成以《古兰经》的颁布为主要标志。在穆斯林的心目中 ,《古兰经》就是人类精神的保障 ,《古兰经》都是真主安拉所说的话 ,而且所有的话都表示存在的意义或真正的本质。《古兰经》对于善辩的阿拉伯人来说 ,不仅是宗教典籍 ,而且是差不多 3 0 0多种学问的源头 ,如法律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自然科学、天文学、哲学等。伊斯兰宗教哲学最初正是在对《古兰经》的注释中发展起来的。伊斯兰宗教哲学的派别则大多是在注释《古兰经》时 ,由于对经文的理解不同 ,而表现出了各派自己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言简意赅,包罗万象。自穆罕默德开始即释解其微言大义。圣门弟子遵经从圣,传承着《古兰经》注释工程。他们注释《古兰经》的依据与方法,为《古兰经》注释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学理基础;也反映了《古兰经》注释乃至伊斯兰文化的早期特点。  相似文献   

5.
人学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论题。《古兰经》对伊斯兰哲学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其信仰理念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在探讨人的起源和在宇宙中的地位、规定人的属性和本质、构设人生理想与归宿等人性问题上,《古兰经》开辟了不同于其他世界性宗教的探索;并且《古兰经》中的人学思想,还具有不能忽视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学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论题。《古兰经》对伊斯兰哲学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其信仰理念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在探讨人的起源和在宇宙中的地位、规定人的属性和本质、构设人生理想与归宿等人性问题上,《古兰经》开辟了不同于其他世界性宗教的探索;并且《古兰经》中的人学思想,还具有不能忽视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世界的综合性法典,以其优美流畅的语言,包罗万象的内容,影响着世界诸多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本文立足于《古兰经》,从文本入手,分析、阐释其中蕴涵的美学思想,指出其本体美、生命关、和谐关的主旨,以期进一步了解、认识伊斯兰关学。  相似文献   

8.
哲俩伦丁·鲁米是伊斯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苏菲诗人,他的《玛斯纳维》被誉为波斯语的《古兰经》,同时,他也是毛拉维耶苏菲道统的缔造者。爱的宗教、惟一的被爱者、心疼与乐趣、逃离自我以及真主的仁慈是该道统的基本苏菲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古兰经》中的伦理道德观作一粗浅的分析,简单地评析了《古兰经》伦理观的具体内容、价值及对伊斯兰教社会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家庭事关个人的终身幸福,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产生重大的影响。《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婚姻家庭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从《古兰经》的婚姻观中发掘一些积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心性学领域里,《中庸》与《易传》俱为其原始圣典,它们各自彰显了不同的致思向度。前者以向内求索为其致思取向,后者以向外求索为其致思途径。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史上,这两种不同致思向度一直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长期占有主导地位。通过对中国传统心性学思想进行点评,将《中庸》与《易传》所彰显的不同致思向度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一番梳理,以揭示其深厚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与伊斯兰教几乎同步产生、互为因果、始终相伴的“沙里亚”法,是其宗教伦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核心。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麦地那23年宣教时期的《古兰经》、“圣训”立法是伊斯兰法发展的起点和初创启蒙时期。麦加13年间《古兰经》虽然涉猎了有关法律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但全经的主线始终围绕宗教敕义和信仰原则而展开的。在麦地那“乌玛”国家形成后,《古兰经》才开始了大量的社会主法。这一立法不但巩固和发展了当时“乌玛”社会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并在其后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中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古兰经》是一部光辉的典籍,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这一影响深远的宗教方面的巨著经久不衰,流传一千三百多年(至今还在流传),其原因何在?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就《古兰经》产生的意义、历史地位及哲学思想作一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论伊斯兰教正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人类的智识生活开始之后,存在的一个恒久的主题,也是贯穿伊斯兰教始终的核心观念。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充满了关于正义的教诲,但是并没有像教科书一样,对正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没有用具体的律条规定本身不完美、易于犯错的普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正义。然而,《古兰经》为规范人与真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正义准则。各个时代的穆斯林学者以此为基础,从神学、政治、法律等各个方面阐发出不同的正义观,使得伊斯兰教的正义观丰富多彩而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转型,是广义的人文主义运动,由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不同向度进行阐发和弘扬。文化激进主义者极端宣扬人道主义这一人文主义的特殊形态,结果出现了"外在人文主义"和"凡俗人文主义"的极端化。文化保守主义批判了文化激进主义的这一弊病,继承并发展了"精神性人文主义"的血脉,但它在激进主义的时代潮流中被忽视了。今天人文精神的贫困盖源于此。重建合理的人文主义必须注重其不同向度的辩证统一,以"凡俗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外在人文主义"为保障,以"精神性人文主义"为归宿,三者协调发展,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日常生活思想。本文认为,日常生活构成了《资本论》中除了“生产”“资本”之外的一条隐性的理论线索,是马克思整体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较为深入系统地讨论了《资本论》中的日常生活思想:马克思对其所处时代日常生活样态的批判、马克思对日常生活时间结构所做的区分、马克思对日常生活历史性的讨论以及马克思对美好生活的设想。本文认为,批判向度、结构向度、历史向度与价值向度构成了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基本理论架构,不同向度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就现实情形来看,在人类社会日益数字化的今天,日常生活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产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马克思的经典学说在日常生活的理论阐释、现实批判以及理想感召等层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礼”具有自律的“道德性”、他律的“法定性”、信仰和神圣的“宗教性”三大基本属性,它是传统的栽体,又是与传统对应的开放系统。先秦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取向与先秦儒家所编著的系列史料有一种承继关系,《论语》仁礼互释的“圣王”理想、《孟子》倡导“仁政”的“内圣”追求、《荀子》“隆礼重法”的“外王”设计,其间贯穿着编著者们一个统一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共同话语取向:向国家意识形态的逼近。这也使儒学在政治向度上成为一种制度化存在。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如果能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成功融合,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导源于近代以来人性当中追求财富"欲望"的激活、充盈和非理性冲动。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必须把人类追求财富的欲望作为其形成的逻辑预设。在以追求财富欲望为基始的批判反思坐标系中,"经济理性"、"科技理性"和"消费暴力"构成了三个不同的批判向度。自然变为"他者",生态"被宰制"直至引发难以拯救的灾难性恶果,必然关涉到人类追求财富欲望的这三个向度。  相似文献   

19.
《古兰经》规定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基础,是伊斯兰法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和最主要的法律渊源。伊斯兰法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原则制度和规范的总和。它不仅是伊斯兰学说的概括与总结,同时也是伊斯兰的基本社会意识形态和穆斯林生活方式的最典型体现。伊斯兰教再度兴起,为伊斯兰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机遇  相似文献   

20.
回族的丧葬习俗依照《古兰经》的圣示而行,与伊斯兰教紧密相连。其丧葬礼俗不仅折射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宗教特征与特点,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