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致下岗职工隐性就业的制度原因所谓下岗职工隐性就业,是特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已找到新的工作,但仍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并从原单位领取生活费的一种就业现象。导致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后隐性就业的原因很多,但究其制度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和政府缺乏对职工的利益补偿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从进企业的那天起,就与企业形成了终身雇佣劳动关系。这份传统契约关系决定了单位对职工在住房、医疗、工资、退休等方面负有永久的责任。同时,传统体制下的工资分配一直执行的是"低工资、高福利"政策,职工…  相似文献   

2.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是当前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迫切的问题。本文拟从对花都市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谈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建设。一、当前花都市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花都市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企业职工由原来的“国家职工”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职工”,劳动者脱离了国家计划分配就业的“终身制”,有了自己的择业权。企业也不再由国家计划安排接收劳动力,而是根据企业需要录用职工,这对从宏观上调…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许多城市企业富余职工被排放出来,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与此同时,数千万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打工赚钱,形成了继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民工潮。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会占据城市职工的就业岗位吗?城市劳动就业是否会因此而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呢?两者关系究竟如何?一、外来农村劳动力对城市职工就业再就业的影响许多人担规模庞大的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会造成城市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金晶 《社会》2000,(11)
只要你是单位职工 ,就必须参保 ,当然也就享有医保● 从此 ,你有了看病就医的选择权● 医院受“婆家”监控职工的基本医疗将从制度上得到根本保障在现行的公费劳保制度下 ,职工的医疗保障常常与个人所在单位的性质及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生产经营状况不好的国有企业里 ,职工医疗费一年只有几十元钱 ,不少单位职工医疗费长期得不到报销 ,医疗费“白条”现象严重。特别是全国还有几千万非公有制单位的从业人员 ,因不属享受公费劳保范围 ,基本医疗得不到保障。而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简称医保) ,职工的医疗保障将…  相似文献   

5.
改革有成本,发展有代价。职工下岗即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成本代价。职工下岗的代价由谁来承担?一种意见认为:“下岗”代价应由国家来承担,即国家应当补偿下岗职工的损失,否则,下岗职工即被认为是为社会作出了“牺牲”。其理由有三:第一,国家长期实行“铁饭碗”“大锅饭”就业体制,几十年习惯了在“铁饭碗”里吃“大锅饭”的职工,犹如被长期笼养的老虎已经丧失了捕食能力。将下岗职工一下子推向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无异于将已丧失野性的老虎赶回山林,其悲惨后果可想而知。因此,除非国家能帮助下岗职工获得竞争能力,恢复“野…  相似文献   

6.
“激励”一词,作为管理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社会主义企业是一个为了共同目标和利益而汇集起来的人群组合体。在一个企业里,人是主体,任何目标都要靠人来达成,因而企业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都集中到企业的目标上来。那么,怎样才能把企业全体职工的力量集中到这个目标上呢?这就有“动力”问题,这种动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动力、外界压力和吸引力。内在动力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职工所具有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主人翁精神。这是人的积极性的决定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激励因素。外界压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明天的经济,就是今天的教育,抓住了教育,也就抓往了经济”。然而,福利企业改制后,由于种种原因,使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不能尽如人意。面对新的情况,北京市民政局在对直属福利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上提出了他们的分析和构想。事关福利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计,读后颇有教益。1、北京市民政局直属福利企业的领导管理层对“科教兴企”战略和职工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与理解远没有到位。据调查,在全局直属福利企业中,真正自觉重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的失业压力引发了北京市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并最终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介绍和招聘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提高了私营企业职工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这一变革在客观上推动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但也对后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与残疾人个体就业、在普通企业就业等就业模式相比,残疾人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有三大明显优势: 第一,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保障.按照国家现行福利企业政策,残疾人在福利企业就业,可以享受法定社会保险权益.在实践中,部分经济效益好的福利企业还为残疾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完善的工资保险体系,为残疾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这是残疾人个体就业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十年的基本估计经历十年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从数字上看,到1988年底全国就业人数已达1.46亿人,相当于1949年的9,3倍。近十年全国城镇就业达7888万人,城镇失业率由5.4%下降到2%。其次,对多年实行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有较大的突破,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三结合”就业方针拓宽了就业渠道。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统包统配”的范围日益缩小,就业刚性开始变软。第三,劳务市场的开放为企业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就业,搞活劳动力流通,实现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1.
企业领导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制度。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是企业内部各项改革之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不仅会有力地推动企业内部各项改革的进行,对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国营企业领导制度曾经有过多次的变革,在五十年代初期,实行过“一长制”,出现了削弱党的领导和削弱民主管理的现象。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1958年又提出“书记挂帅”的口号,同时,批判了工会所谓工团主义和经济主义;1959年“反右倾”,又错误地把“一长制”上升到路线的高度。到“文革”后期,党的组织恢复后,又提出  相似文献   

12.
一、城乡发展和农民的出路落后国家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和正在走着十分不同的道路。在中国已经走过的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城乡隔离的模式。现在,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城乡隔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以后的发展方式。城乡隔离的形成,时间在“困难时期”以后。在此之前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大跃进”,包括大批农民进城,说明那时城乡是沟通的;另一件是人民公社化中的一平二调“共产风”。主要是后一件事,使粮食等农产品大幅度减产,全国陷入饥饿状态。于是,近两千万职工“挥之即去”,一大部分进城就业的农民又回到了农村,并从此产生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即商品粮户口)的严格界限和城市户口的严格管理。这种“农”与“非”的界限以及城市户口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就业制度(包括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就构成了城乡隔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相继出现了利害攸关者经济、职工股份所有制经济和劳资共同决定制度.旨在缓解劳资矛盾的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创新,客观上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符合现代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它带来的启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应构建生产资料的职工个人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有机结合的机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制;企业管理者对国家和职工同等负责的机制;企业职工有效监督、约束企业管理者的机制.在私营企业中,应推行利害攸关者经济和劳资共同决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明天的经济,就是今天的教育,抓住了教育,也就抓往了经济”。然而,福利企业改制后,由于种种原因,使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不能尽如人意。面对新的情况,北京市民政局在对直属福利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上提出了他们的分析和构想。事关福利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计,读后颇有教益。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所有制企业改革摆上日程齐齐哈尔铁路器材厂是由齐齐哈尔铁路局(国家所有制)办的齐铁地区劳动服务公司,旨在安置齐铁机关待业子女,属于企业所有制型企业。从创办之日起,就照搬国家所有制模式,搞起了“铁饭碗”、“大锅饭”。可是人们在进了器材厂之后,总感到低人一等,矮人一头。由于没有明晰企业产权关系,企业缺少应有的自主权,存在无人负责的现象。每个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没有发生直接联系,职工缺乏积极性。该企业原生产的产品是日光灯管,到1985年亏损三万多元,发不出工资,职工放假,企业濒临破产。1985年下半年,转产了钢窗,企业有了转机。但是职工对“苦、脏、累”的钢窗生产很不适应,由于活累、奖金少,职工不安心,对企业财产的损失浪费,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都漠不关心。有些职工在下料时,一根长料拿过来就切,干完活料头一大堆;有的职工在钢窗生产旺季抢任务时怕累躲  相似文献   

16.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中国家如何对待现存的国家制度 ?如何在改制和转制方面有所作为 ?本文就斯蒂芬·克拉斯纳在《结构冲突 :第三世界对抗全球自由主义》一书中提出的 ,发展中国家成功改变国际制度的三个变量———“现存制度结构的性质” ;发展中国家“形成统一思想体系的能力” ;北方国家 ,特别是美国 ,对南方国家的态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这三个变量依然是今天———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制度 ,在改制方面能否取得成功的三个关键变量。本文在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中 ,影响这三个变量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 ,提出了如何促使这三个变量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改制成功方向发展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17.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无论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中,都必须认真执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这是对近年来在改革经营管理制度上的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自去年五月全国工交会议提、出在工交系统也要实行经济责任制以来,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实行了经济责任制的企业,都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整顿工作,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管理企业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劳动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散进行、局部见效在全面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劳动管理体制已逐步从刻板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模式向变通的、分散放权的管理机制转化。这种转化的最主要特征,是由国家集中掌握的劳动工资人事权逐步变成企业独立自主权的一部分,企业在用人方面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国家对劳动力的统一调配权逐步转化为劳动者个人经济活动决策权——职业选择权、岗位调换权,劳动力开始冲破阻力自由流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统包的劳动就业制度已经由多种就业形式、多条就业渠道所取代。国营、集体和个体以及其他经济形式企业都可以不受国家计划限制招收工人。待业青年自寻就业门路,甚至通过各种形式自己解决就业;企业则通过劳动服务公司解决本企业冗员和职工子弟的就业。几年来就业制度的搞活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就业,其成就是国际公认的。第二,固定用工制度已经被合同工制度所取代,企业与劳动者的结合不再是国家计划的硬性搭配,而是劳动者选择职业、企业选择劳动者的结果。劳动合同则是反映双方意愿的,共同遵守的责、权、利规定的协议。合同制工人比起固定工人来说,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更高的劳动热情和更大的灵活性,增强了生产中人的因素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在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根据全国城乡福利生产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多吉才让部长适时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推进福利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明确了“九五”期间福利生产发展的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指导,积极扶持发展福利生产,逐步建立集中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制度。探索扶  相似文献   

20.
股息费用说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由美国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历史也赋予我国会计从未有过的发展契机。而当今我国会计的改革趋向则是在80年代充分论证了“借款利息应该进成本”的基础上全面借鉴西方会计思想及方法,并且紧步后尘而不及。为什么不能超越呢?由此,本文提出“股息费用说”,以期改变我国会计改革举步维艰的局面。一、“股息费用观”提出的现实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资本市场化的加速发展,以及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能动反映,构成了股息费用化的现实基础。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规范化现代公司制度,其特征是公司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