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99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省今年同样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促进任务更加繁重. 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既要正视困难,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又作出了新的部署,出台了新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十分重视、积极参与这项工作,这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在提速,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劳动供给形势的根本变化主要体现为在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人员总量相继出现下降,这些变化意味着在需求总量不减的条件下,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逐步从以就业岗位不足为特征的总量矛盾转变为就业质量不高为特征的结构性矛盾,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就业质量提高已成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应该降低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借助新兴产业优化就业结构,让高质量经济孵化出更多高质量岗位,并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尚未完全消除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和我国逐步深入改革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我国青年就业矛盾近年日益凸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各成员国青年失业率在逐步攀升,世界各国也给与了毕业青年就业难及失业青年再就业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与中国同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的新西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青年就业,降低其青年失业率.本文通过分析新西兰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解决我国失业青年就业问题的建议,对我国处理该矛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推进,再加上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交织和影响,近年来,我市的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促进就业已成为我国的一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艰巨的任务,是衡量江西能否在中部地区崛起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矛盾和问题,教育培训是江西就业与再就业面临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中承压,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力供求深受人口老龄化、新一轮技术革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短期看,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劳动者就业、收入、流动等活动带来负面影响。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力供给规模将继续下降,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性问题仍将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建议研究出台应对劳动力供给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下降、保护女性就业和减少就业歧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流动以及优化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稳就业、促就业"为核心的政策文件,整体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就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需要看到,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基本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未来新的经济环境、新技术变革和新业态发展都会对我国就业带来深刻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有助于推进供给侧改革,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在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显突出.因此,规范管理与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是目前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多元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人数虽然持续处于高位,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且就业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不断改善,毕业生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服务措施,保障了毕业生就业平稳有序。但同时,高校毕业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就业结构性矛盾显现,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慢就业"群体需要密切关注,重点地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下岗失业人员日趋增多,就业与再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成为国家、社会、人民关注的焦点。就业,是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经济活动,换言之,就是人们为谋求生存,用体力或脑力劳动获得报酬的途径。而再就业是指由就业转失业人员重新就业的状态,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劳动者总量大,整体素质偏低,劳动者充分就业需求与其总量过剩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给充分就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要解决好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就需处理好六种关系:一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以发展经济为目的,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以扩大就业为手段,通过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使二者协调发展。二要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经济结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为解决好劳动者就业问题,必须使经济结构调整与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推进。三要处理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后我国还将继续深化改革,因此需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力相结合原则。四要处理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扩大了就业,也能促进...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推进,再加上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交织和影响,近年来,我市的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促进就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正式国家战略。顺利推进这一战略,必须梳理出造成“就业压力”的具体瓶颈,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我市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市场化,劳动就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一方面,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前主要靠政策性安置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手段,加上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还有不少企业中隐性失业显性化和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挤占了不少就业岗位,劳动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失业青年是就业的主体,那么失业青年应如何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必须树立市场就业观念。(一)信息观念。这是市场就业对求职者实现就业的前提条件。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在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显突出,因此,规范管理与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是目前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发展经历了化解失业,统包统配,劳动合同制度改革,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以及就业优先政策实施等六个发展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和就业形势任务,提出相应的就业方针,实现失业风险有效防控治理,就业局势保持长期总体稳定,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与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就业仍面临劳动力人口总量大、新科技革命就业压力大、新就业形态失业风险大、外部环境对就业结构影响大等挑战,亟需以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为基础,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增强就业发展新动能,引导就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将能极大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本文从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长,1-9月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9月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低于4.6%的控制目标。在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的背后,就业增长的基本条件在发生变化,就业形势的主要矛盾也由以总量矛盾为主逐步向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同时并存、结构矛盾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基础上,正确认识新的变化,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已经进入到深层次领域,从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逐步向"新常态"转变。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化解产能过剩,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必将会引发城乡就业格局深远变化,由此对就业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是及时准确掌握就业形势,清醒客观认识就业压力和困难,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才能缓解矛盾,稳定局势。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总量矛盾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青年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结构调整任务异常繁重,就业工作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崔艳 《劳动世界》2020,(7):53-53
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给就业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不利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基本判断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为负面影响,短期表现为就业减少。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冲击,最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于需求端,投资、消费、出口受到显著影响。本次疫情对三大产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达到55%,由于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增长,本次疫情对我国就业波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人口众多和劳动力资源过剩的客观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低于1000万,而与此同时,现有的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不少于2400万,而年度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左右.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这种态势构成了我国长期的、巨大的就业压力.扩大就业,减少失业,不仅是当前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社会各界在关注就业问题的同时,更纷纷呼吁加快促进就业立法,对促进就业的各方面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定,以解决当前就业领域突出存在的立法缺位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无法可依以及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就业歧视现象,以立法促进就业增长,保障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