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奥巴马总统是在美国深陷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亚洲政策调整以及美国推行巧实力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制定出美国的对日政策,奥巴马总统的对日政策体现在政治上加强和深化美日同盟,经济上美日大力合作共同对付经济危机,军事上虽然出现裂痕但是并未影响到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最后文章阐述了美国对日政策对亚洲和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战爆发以后 ,美国开始策划战后对德国的具体政策 ,其中 ,至为重要的是要永久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但在如何消除这一隐患的具体方式上 ,在美国决策层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争论 ,形成了保守派与自由派之争 ,并决定性地影响到了美国对德政策的最终形成。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美国对德政策逐步经历了从“温和”到强硬的转变。战后初期 ,美国占领军基本上是按照这一强硬路线贯彻执行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排外主义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排外主义萌生于殖民地时代,勃兴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对美国的移民政策、民族政策和文化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 ,美国对德政策经历了由分割、肢解德国到分区占领政策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国务院所坚持的多边主义外交思想经过与总统、陆军部、财政部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并对美国对德政策的制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前,是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此间,美国把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到中国的西藏地区.美国对中国西藏门户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反对列强瓜分西藏,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统辖;与此同时,美国又"模糊承认"英国提出的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理论.美国对中国西藏地位这种"双重承认"的政策,使美国既没有得罪英国,又讨好了中国,从而使美国在中国西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20世纪初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反映了美国这一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和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美国对德政策经历了由分割、肢解德国到分区占领政策的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国务院所坚持的多边主义外交思想经过与总统、陆军部、财政部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并对美国对德政策的制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经历了由削弱到扶植的转变,朝鲜战争的爆发对美国的亚太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此后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战略要地。美国的亚太政策即建立在“多米诺理论”的基础上,并以向外“扩张”的观点来看待亚洲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深入发展,美国传教士和舆论界从最初的激动和宗教热忱中冷静下来了,他们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出现了一个从欢呼,到疑虑,再到仇视的变化。受其影响,为了保护和扩大美国的在华利益,美国的“中立”政策也出现了由同情太平天国到支持清政府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索赔问题从政策制订、具体实施到最后结局都受到美国亚洲政策 ,尤其是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严重影响。美国对日政策由惩罚转向扶持 ,为此 ,大幅度地削减日本战争赔偿额度。国民党政府受此政策走势的制约 ,对日索赔政策一步步削弱 ,最后放弃日本战争赔偿。假若离开美国的影响 ,国民党政府的对日索赔肯定不会是今天这个结局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爆发前,美国在对朝政策上最初采取了有悖于传统"中立"政策的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之后不久,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参加一切形式的联合调停的"中立"政策.由于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和国务卿葛礼山的个人原因,美国最初采取了积极参与多国联合调停的政策.但由于美国不希望欧洲列强过多介入朝鲜事务、美国舆论对朝鲜的冷漠态度以及朝鲜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次要地位,美国最终回归到反对联合调停的传统"中立"政策.尽管一再声称保持"中立",但自回归到传统"中立"政策之后,美国采取的完全是偏袒日本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日本政策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 194 5— 195 1年美国对日本实施了长达6年之久的单独军事占领。 194 7年美苏冷战后 ,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 ,完成了对日的政策从限制、削弱到扶持和利用的过程 ;由美国的潜在敌手变成助手 ,终于形成了美国对日单独媾和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印度对西藏的政策经历了重要转变。印度从最初拒绝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并为了维护其继承自英印政府的特权而试图阻止中国解放西藏,到最终事实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并放弃其在西藏的特权。影响印度西藏政策转变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美国及其所推行的政策。印度与美国对华政策的分歧、美国积极插手西藏问题以及美国与巴基斯坦的结盟推动了印度西藏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1949-1954年美国对香港的经济防卫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是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对华经济遏制政策的顺利实施 ,美国对中国的南方门户———香港也实行了严厉的贸易管制 ,企图控制这条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唯一通道。 194 9— 1954年间 ,受美国对华经济遏制政策变化的影响 ,美国对香港的经济防卫政策经历了由削弱其转运作用到对其实行许可证管制的发展过程。这种演变表明 ,新中国成立后 ,香港已成为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政治文化深刻地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这规定着美国的南海政策与政治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国的政治文化是南海政策形成与发展的精神动力,规定了其南海政策手段的实用性,掩盖了美国南海政策的目标。所以,美国政治文化在更深层次上决定着美国南海政策的实质,从而对美国的南海政策具有更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美国实行了针对华人移民的排斥政策,而排华政策对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及华人社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华人入籍、人口增长、与美国社会的融合、经济结构、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吴玉林 《南都学坛》2012,32(6):41-43
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在美国各个领域的广泛存在,影响着美国的中东政策,维护了以色列的国家利益。但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在影响美国中东政策上并不是毫无约束的,他们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企图有时也会遭到失败。在诸种制约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美国犹太利益集团所施加影响的对象——美国因素。美国国家利益、在美国的其他利益集团、美国国内舆论以及美国犹太利益集团的自我制约,这些美国因素干扰着美国犹太利益集团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力,这也是目前和未来我们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7.
出于宏观战略考虑,美国对二战后德国的战败赔偿政策经历了由严苛到宽松的转变。战争结束前已出台的"摩根索计划"对美国的战后对德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尔塔会议后,美国开始转变德国赔偿政策,确立了实物赔偿原则;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提出"分区赔偿"原则,停止与苏联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合作。由于冷战需要,美国大量削减西占区支付赔偿的数量,开始扶植联邦德国抵制苏联。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政府在战后结束中日战争状态 ,实施对日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当时美国亚洲政策的影响。政策制定遵循美国意志 ;具体实施随美国亚洲政策的转变而逐渐由减缓到停止 ;最后在法律上放弃对日处置的一切权利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美国的压力。美国给中日战争终结处理造成严重恶果 ,应负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出于宏观战略考虑,美国对二战后德国的战败赔偿政策经历了由严苛到宽松的转变。战争结束前已出台的"摩根索计划"对美国的战后对德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尔塔会议后,美国开始转变德国赔偿政策,确立了实物赔偿原则;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提出"分区赔偿"原则,停止与苏联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合作。由于冷战需要,美国大量削减西占区支付赔偿的数量,开始扶植联邦德国抵制苏联。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对朝政策在"变"的外衣里具有"不变"的内核。"不变"的内核源自于美朝两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决策者的思想认识、对朝鲜的认知以及民情舆论,表现为对朝鲜持强硬立场且不受党派影响。认知心理学认为,观感一旦形成,短时间内难有实质性改变,美国的对朝政策典型反映了这种状况。此外,受到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影响,美国往往需要与其他国家相互协调彼此的对朝政策,因此又不得不朝温和方向进行调整。克林顿和小布什各自的对朝政策都经历了从对抗到谈判的转变的过程,但基本立场并没有发生变化。奥巴马的上台虽然为美国对外政策带来了新气象,但在朝鲜政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美国新总统的对朝政策仍将在对抗的"不变"与谈判的"变"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