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过这样的意见,认为不要人为地表现性格的单一性,要按照生活本来的复杂面貌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来,作家在塑造他的人物时也不要把“好人写得完全的好,坏人写得完全的坏”。这里实际说的是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要做到这点,大概就要象歌德说的那样,“艺术家应是自然的奴隶与自然的主宰两者的统一”。这些有关艺术真实规律的意见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应该说是仍有指导和借鉴作用的。如果谁违反了艺术真实规律,那么在他的创作面前将是荆棘满地,作家往往是捉襟见肘,他笔下的形象也不可能生辉,不可能感人。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本第3册小说单元中,同时节选了十九世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俄国大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课题分别为《守财奴》和《泼留希金》。《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是浩瀚的《人间喜剧》中一朵放射异彩的浪花。作品中的葛朗台亦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里的一个极为出色的典型形象。从这一形象的刻画中,我们可以窥视到这位大师的非凡手笔。用泰纳的话讲,巴尔扎克正是以他那“非凡的洞察力”,“能在一个姿态里窥见一种性格、一个人的整整一生”。(《英国文学史引言》)同样,果戈理以他的杰作《死魂灵》而“震撼了  相似文献   

3.
艾芜沙汀异同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学现象:艾芜、沙汀这两位同乡好友,同在三十年代初登上文坛被称为“双星联辉”的作家。笔下却呈现迥异的人物形象系列。艾芜“专就其熟悉的下层人物——在现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把那些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的朦胧反抗的冲动,刻划在创作里面。”熟悉艾芜前期小说的人不难发现,在艾芜笔下,这类人物构成了一个触目的人物形象系列。举大家熟知的来说:生活在一群“盗贼”之中,干着挺而走险的偷盗勾当却浑身散发出青春美的原始野性美的“野猫子”(《山峡中》);个子矮小,身体羸弱却顽强地在这个岩石一样的社会里寻找裂缝获得生存权力的老三(《偷马贼》);贩卖鸦片却是“天字第一号的诚实人”的陈老头(《私烟贩子》);看“世间只有老肥和穷光蛋。是老肥,老子就要拔他一根牛毛”的  相似文献   

4.
艺术美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在艺术生产中,作家、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诚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能够创造客观世界。”①为了深入探讨艺术美的来源,正确理解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本文想就作家、艺术家的情感、幻觉和创造性等这几种主要心理功能在艺术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一、情感 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给艺术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  相似文献   

5.
刘少文 《学术交流》2005,(6):150-154
所谓新闻面孔即指乔装的新闻样态。在张恨水的小说中,新闻面孔出现的频率是较高的,它们在小说中往往起到三种作用:推动情节的进展或逆转,直接或间接地刻画人物,提示作家个人的理念——而恰恰通过其提示的创作理念,我们进一步认定了他不是“鸳蝴”作家,而是注重现实的社会小说作家。  相似文献   

6.
文学陌生化浅论雷素娟当我们阅读现代派作品时,我们似乎再也享受不到象巴尔扎克那样的旧小说提供给我们的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了,我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阅读习惯;时空转换,游移主题的视点分散增加了阅读的“艰涩感”。形成这种“艰涩感”的原因,是作家在创作中自...  相似文献   

7.
贾宝玉是世界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贯穿全书的轴心人物和当然主人公。曹雪芹用“十年辛苦”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凝聚着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毕生心血和全部理想,集中地表现着《红楼梦》一书的书旨。《红楼梦》全书,文心极深,文思极细。它的章法,脂评指明了作者往往用“两三次皴染”的“画家三染法”。但脂评只提及书中对“通灵宝玉”和贾府概介的“三染”,殊不知,作者于本书前五回,对贾宝玉这个通部首席形象,更精心构思,刻意安排了二三次大“皴染”,用以一步步廓清贾宝玉的原貌,一层层传达作者的意图,以使读者在情节正式开始之前,即预先把握住主人公的本质特征。那就是:(一)开卷的一篇神话楔子:交代了贾宝玉是天生造就而又被弃不用的“补天”之材。(二二)第二回贾雨村的一段哲理剖析,交代了贾宝玉既非孔孟一类“仁人君子”,又非桀纣一类“大凶大恶”(贾政说他要“弑君杀父”,岂不冤哉),他是既“聪俊灵秀”,又“乖僻邪谬”—一悖理叛道的“正邪”二气“两赋之人”,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个矛盾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现代小说史中 ,介南德尔·古马尔 (Jainendra Kumar190 5 - 1988)无疑是一位重要的作家。评论界将他称为“印地语现代文学史上的泰戈尔和萨拉特”1,“印度的契诃夫”2 ,“印度印地语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3 ,认为他是“印度现代第一流的小说家之一”4等。介南德尔以多重身份享誉印度。作为一位思想家 ,他接受印度传统吠檀多哲学、耆那教哲学、佛教哲学、甘地主义和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 ,并汲取这些思想的精华 ,被认为是印度现代作家中深得甘地思想精髓的作家之一 ,也是最有西方自我思想意识的作家之一 ;作为一位哲学家 ,他继承…  相似文献   

9.
一野间宏是当代日本著名作家、知名的日中友好活动家。我与先生的初次相见,是1982年10月的一天,在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为以严文井为团长的中国作家访日代表团举行的招待会上。当我和星新一先生走进宴会大厅时,时间还早,他向我介绍了在场的有吉佐和子、木下顺二、水上勉等知名作家。忽然,他眼晴一亮,目光投向一个背朝我们坐在沙发上的老者,自语说“先生也来了”!未等我发问,他已把我领到老者面前。老人缓缓地站起身,慢慢地伸出手,缓慢而清晰地说:“我叫野间宏,很高兴见到你。”宽阔的前额,黑框眼镜后面深邃的眼睛,尽管寡言寡笑,但通过他的眼神、他的紧紧的握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从社会、历史、心理等角度,分析了日本在战后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原因。他的结论可以归结为一点,即蕴含于大和民族的“日本精神”,造就了今日的日本,创造了令人瞩目和惊叹的奇迹。鉴于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心理诸方面的相似性,笔者认为,日本成功的经验对20世纪末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在战后曾被公认为国民经济彻底崩溃的日本,以民族精神为精神支柱实现了民族振兴,那么具有诸多相似性的中华民族,也同样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使处于同一文化背景的两个不同民族在素质方面是有差异的,但就各自的优缺点而言,这种差异性是可以互补的。这一点,对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作家往往是同历史“混为一谈”的:他们的作品就是历史的本身甚至是历史的走向,只不过有的被表达出来了,而有的则被他们太实在的生活给“忽略”掉了。坐在我面前的这个七尺壮汉便是一个大小报刊都冠之以“改革家”、“民办企业家”的“大手笔”,虽然他一再声明不要使我对他采访成为“推销”他和他的企业的又一则“官样广告”,可我却认为,去表达一部好作品的历史感,实际上要比“官样广告”更具有“推销力”和魅力。嵇文瀚,男,现年45岁,中科院北京科海高技术集团公司上海科海电子公司总经理。细心的人一看  相似文献   

12.
柔石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一位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但他的小说创作却处于五四文学向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的转型阶段,从作品主题、题材、人物形象到创作视角,柔石的小说都与五四启蒙文学有着明显的精神联系.我们在解读左翼作家柔石时,不应该忽略他与五四启蒙文学特别是鲁迅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3.
林淡秋并没有一开始就想通过文学创作,来做一个作家。受过大学英文系的系统训练,他把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作为自己的天职,是很自然的。“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的陶冶,和一九二五年“五卅”反帝革命运动的影响,已经使这位年轻的大学生“思想情绪发生了大变化”,并且“开始响往进步,响往革命”(《自传》)。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便在党的直接影响和领导之下,与柔石等革命作家一起,在上海积极从事新文化活动了。这一切也便成了林淡秋在前期的文学活动——从一九二九年开始的文学翻译工作中,能够以革命的精神为指导,力求从当时中国的现实和读者的需要出发,选择进步和有益的作品来介绍和翻译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3,(1):70-73
1992年,作家刘震云经多方考证,查阅资料,创作了《温故1942》。多年以后,这个故事被导演冯小刚看中,他决定将其拍成电影。在电影《温故1942》拍摄完成之后,冯小刚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我们都是一个灾民的后代,往回倒回去我们就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他觉得,“电影不能让这300万人复活,但是也许能让他们的死变得有价值。” 一场灾难和一个民族的失忆,开始在点点滴滴的拯救中慢慢复活。  相似文献   

15.
将迦梨陀娑与莎士比亚进行比较研究,并非偶然。不少大学者、大作家早就把这两位东西方大戏剧家、大诗人联系在一起。如: 德国学者温德尼兹指出两人有相同的文学地位:“当我们说到古典文学时,迦梨陀娑一定要在世界文学中占一个位置,在莎士比亚之旁。”英国学者莫尼尔韦廉士认为两人有相似的艺术特点:迦梨陀娑高的作品说明“他对于人类心理的了解是如何的深刻;他细致地体会人类心灵的最娇嫩和最高尚的情感,他熟悉极了那种情感的活动和矛盾。说得简练一些,他当得起是‘印度的莎士比亚’。”德国作家海涅则这样比较两人笔下类似的人物典型,“苔丝狄蒙娜……她是个真正的南  相似文献   

16.
“破灭型”作家这一概念是平野谦、中村光夫、伊藤整等人在研究日本近代“私小说”作家时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在现实生活贫困不堪 ,在文学创作中缺乏成就 ,终身饱受煎熬却立志献身文学艺术的作家。具体代表人物有明治时代的近松秋江、大正时期的葛西善藏和昭和初期的太宰治、木尾井基次郎等。而克服了这种双重危机 ,描写自己逐渐由危机转向一种精神上的安定、内心平衡的作品和作家 ,称为“调和型”。  由于“私小说”一词概念的模糊性 ,使许多我们看来并非属于“私小说”风格的近代作家也被纳入其中 ,例如有川上眉山、北村透谷、有岛武郎、…  相似文献   

17.
(一)六十多年的争论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著名作家,他先后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列宁奖金、诺贝尔文学奖金等多种国内外的奖赏和荣誉称号。在当今世界文坛上,很少有人享有他那样大的荣誉,同时也很少有人遭到他那么多的非议。从1928年史诗巨著《静静的顿河》的第一部发表以来,对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就开始了争论:有人说肖洛霍夫是“剽窃者”,《静静的顿河》根本不是他写的;有更多的人赞颂肖洛霍夫是“难得的天才”,是一位“非同凡响、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师”。同时,对肖洛霍夫是哪一阶级的作家,对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深入贯彻,全国已经出现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潮。在这万马奔腾催人奋进的竞争形势下,镇海全区人民正以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奋力开拓,一切工作突出“快、活、实、硬”,服从服务于“加速发展”。我们具体的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一是扭住经济发展中心,突出一个“快”字;二是抓住改革开放主题,突出一个“活”字;三是转变工作作风,突出一个“实”字;四是坚持“两手抓”方针,突出一个“硬”字。一、抓住经济发展中心,突出一个“快”字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得快点。这对我们镇海人来说,既  相似文献   

19.
在某种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其实始终“活”在不断的“非正用”(或名之滥用,名之僭窃)与不断的“正名”之中.“正名”之作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一要求引导我们洞悉“语言的政治”或“政治的语言”.我们试图将“正名”的政治性质和政治的“正名”要求熔于一炉,用哲学和政治的相互关系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它要表明政治哲学能够被当成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但如果我们不是从存在论而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那就错了,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文艺作品的结构进行理论划分时,对“形式”这个概念似乎很难给予确切的界定并确定其内涵。通常,人们也把一切与“内容”沾边的东西都放到了“形式”的对立面。事实上,作家的美学情趣等在被传达出来的时候,其中有一部分就直接体现在所谓“形式”之中。我们把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的美学情趣、思想、情感等统称为审美体验,它们是艺术家创造的一股信息。传达这股信息的负载物,我们则称之为艺术符号。在一部文艺作品中,艺术符号不但传达艺术家直接表现的艺术信息,而且体现艺术家怎样表达这股艺术信息的艺术信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 “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