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秋仙 《浙江学刊》2002,(5):165-168
缩小、简化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是完善我国税制的一个重要取向。为实现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省实施了一系列文化税收优惠政策。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 ,提出所得税税基式优惠应是我省文化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2.
白彦锋  张静 《创新》2012,6(2):42-46,126,127
在当前二手房交易市场中,交易双方协商一致或在房地产中介的建议下通过签订"阴阳合同"的方式以达到偷逃依法应该缴纳税收的目的的行为,造成了国家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严重的税收流失,通过建立二手房交易计税价格核定机制的体系、完善政策,加快税收征管一体化,才能遏制二手房税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治理"地下经济"的税收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瑛  李维新 《学术交流》2005,(11):113-115
"地下经济"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其与税收的关系密切,它的存在会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加大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等税收方面的负面影响,采取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消除税制设计中的漏洞,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等税收机制,治理"地下经济"是我们应有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对税收原则造成了冲击,现行税收理论因不适应电子商务形式所产生的问题,电子商务给税收征管带来的诸多问题,导致税收管理的缺位,应征的税款白白流失。因此,应制定和完善税收政策,在解决电子商务税收问题时,要注意公平税负的问题,也就是说应保持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的税负一致。注意合理区分税收种类,并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加强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协调。我国必须坚持反对电子商务的零关税政策,适度的保护性关税政策是带动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孛润兰 《社科纵横》2010,25(5):40-41,47
逃税是纳税人通过非法途径减少其应纳税额的经济活动,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和大量的税收流失,给国家经济秩序及税法体制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企业逃税的道德、经济和法律成本,指出了企业逃税的主客观原因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军 《学术交流》2006,(12):116-119
税源管理失控是税收流失的主要内因,因此,应构建科学的税源管理体系。当前税源管理体系建设对于税收工作的发展而言相对滞后。构建结构科学、分工合理、涵盖广泛、运转顺畅的科学化税源管理体系,核心是构建税源管理系统,重要基础是做好税源动态监控,关键因素是强化管理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7.
引言 每年一次的税收大检查已持续八年,但每年的“黑洞”都比上年大,国税流失近乎天文数字。 从1985年起,国务院每年都要组织庞大的人力和财力对税收财务物价进行大检查。仅税收一项, 八年间全国共查出违纪金额982.74亿元,其中1992年查出81.74亿元,受到经济处罚的单位53870个,偷漏金额在50—100万元的有385户,  相似文献   

8.
不逃不欠不富1993年仲夏,一则惊人消息传来。据国务院清理拖欠税款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欠税额累计149.03亿元。在中国现阶段还比较贫困且资金紧张的状况下,149.03亿元无疑是一笔巨额资金。对此,一位税务专家感叹说:“在中国,别说上百亿元,上亿元就是一笔大财富了。实际上这个欠税数字只是一个粗略的统计。据权威人士估计,每年国税流失至少1000亿元。”1992年,全国财政总收入4188.97亿元,其中税收3138.79亿元,税收流失掉1/3,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张振威  周梅妮 《社科纵横》2008,23(3):164-165
高校人力资源以往工作的重点是引进,在研究引进时一般不会去考虑流失,对于流失则常常把责任归咎到其他阶段和诸多客观原因.本文首次将人力资源的引进和流失作为一组对应性的问题来研究,找出的引进和流失中存在的必然联系.为更好地解决引进中就存在的流失隐患找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税收公平原则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鸿貌 《浙江学刊》2005,(1):178-180
税收公平原则是现代税法的基本原则.但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将该原则的内容狭义理解为是要求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公平.本文通过对税收公平原则本质的探讨,提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了税收权力的分配公平、税收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公平、纳税负担分配公平三个内容,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叶聪 《社会福利》2011,(4):38-39
自2007年7月国家对福利企业实施新政策以来,福利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税收新政策(即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政策)将残疾人就业的范围由原来规定的"四残"人员扩大到"六残"人员,促进了具有劳动能力的各类残疾人就业,实行按企业实际安置残疾人员的人数限额退税,有效解决了原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部分企业退税规模与安置残疾人员人数不相称,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突出问题,建立起了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权益与安置单位的实际利益直接挂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袁梅 《唐都学刊》2001,17(1):65-67
我国为了吸引外资,对外资企业给予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现行的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导向、规模上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对此,应缩小优惠范围,突出产业导向,对我国西部税收优惠应予以倾斜,并着手调整现行的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一、树立和谐税收的经济观,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的和谐税收目标观,处理好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税收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着眼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两个方面,运用税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和分析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客观评估当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必然趋势,以此制定的目标和计划.和谐税收的经济发展目标,能推进税收良性增长,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大云 《浙江学刊》2005,(3):148-150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国际避税问题日益复杂.我国目前反避税工作主要针对企业所得税,有关地方税收反避税的理论、政策和实践均较为匮乏.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地方税收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认为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地方税收反避税的立法和政策建设,建立全国性的价格工资信息库,加强反避税工作的国际合作,完善纳税申报制度,明确举证责任,使地方税收反避税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5.
●触目惊心的逃税 据亚太时报报道:近几年,中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重要原因之一,是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流失严重。据国家税务机关最保守的估计,每年流失的国税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一千亿元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这个数字后面隐藏的丰富的背景是—— 比全国一年的县级财政收入还要多; 比10年来全国累计筹集的预算教育经费还要多; 相当于上海市有史以来最高的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6.
关于流转税制几个问题的思考袁葵芳新税制自1994年运行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流转税类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消费政策,减少税收流失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行流转税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进行探讨。一...  相似文献   

17.
税收征管资料是形成于税收征纳活动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纳税人生产经营的重要信息和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过程. 但是,征管资料的管理中存在着标准不统一、内容不齐全、查阅不方便、保管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税收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此,今年以来,沈阳市地税局把实现税收征管资料的档案化管理作为税收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统一行动,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市局和14个县(市、分)局以及141个基层税务所(征收科、分局)全部建成省三级以上档案室,实现了"满堂红",为全市征管资料的档案化管理和税收征管的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省电力工业在建国后发展较快,1980年装机容量227.17万千瓦,发电量127.8亿度,增长速度分别为8.7%和14.4%,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省仍然连续十二年缺电,据1982年测算,全省平均缺电10%,个别地区缺电达40%,电力工业发展速度还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急剧增长的需要。根据在黑龙江省大力开发东部煤矿、建设坑口电站的电力建设方针,预计我省火电建设将有一个新的较大的发展,初步规划“六五”期间投产容量约100万千瓦,“七五”期间投产容量约222.5万千瓦,总计增加投产容量约322.5万千瓦,列山西省之后居全国第二位。后十年,即1991至2000年再增加投产容量约320万千瓦,将基本上解决我省用电需要,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工农业产值翻两番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平  潘亚岚 《浙江学刊》2004,(3):201-203
我国目前的境外投资缺乏系统的税收促进法律体系,政策导向不明确,支持力度不够,税收征管不规范;在与其他国家签定税收协定时,往往从我国作为吸引外资的国家,更多考虑收入来源地的税收利益,而对居住地国家和企业的税收利益保障机制则相对忽视.借鉴国际上对本国企业境外投资税收政策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要通过完善跨国投资的税收抵免办法、税收饶让制度,建立境外投资储备金制度,健全境外所得的纳税申报办法等途径,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税收宣传工作,从宣传目的到形式,从宣传的内容到方法都存在一定误区;实施税收宣传的主体和客体也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因此,要树立大税收宣传观念,做到内部和外部宣传有机结合;增强针对性,做到宣传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营造全民税收文化,做到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