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在人口理论方面的某些书刊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论点:人口增长同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逆相关关系。即经济越发达,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越低。我们认为这种论断是不全面的。它把复杂的人口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并不完全符合世界人口发展的客观现实。一、两种基本趋势人口增长速度,在各国不同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2.
<正> 世界各国就业人口增长有四种基本模式。不同的增长模式是在各国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反映着各该国家(地区)的历史特点。本文仅就这四种基本模式的现实形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简要的比较研究。一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就业人口增长多采取“高增长——低就业”的模式,即经济增长率较高、就业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这种就业人口增长模式,最有经济活力。我们称这种模式为A型模式。美国、联邦德国、加拿大以及英、法、意、日等国,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战后三十七年来,日本人口有了很大的新发展,并且经历了人口激增、增长率锐降、稳定低增长和出生率再度下降四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尽管后来出生率一再下降,但其人口的总增长速度却大大超过同期欧美主要国家,而且人口素质提高的速度和人口构成的变化,也比战前快得多。这样,一方面在日本形成了一个空前规模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人口压力”。 战后日本人口的发展,同当时的经济恢复和工业现代化,曾发生尖锐的矛盾。但是,日本很快就摆脱了当时形成的“人口压力”。后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使人口同工业现代化的矛盾得到了缓和。六十年代以后,不仅没有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反而得天独厚地利用了这个空前雄厚的廉价人力资源发展了当时日益现代化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正> 战后36年以来,日本人口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并且经历了从人口激增、增长率锐降到稳定低增长的历史过程。战后初期日本人口的激增,虽然曾加重了经济困难,并使当时的粮食危机更加突出,但是,他们很快就摆脱了这种“人口压力”,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多生多死”型到“少生少死”型人口形态的转变。到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人口增长率就已迅速下降并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得到急剧增长,其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兰州是新兴工业城市。多年来,人口以很高的增长速度盲目发展,给城市建设、劳动就业、文化教育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都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形成了人口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近几年抓了计划生育,初步降低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由于兰州市人口基数大,人口年龄构成年轻,加上机械增长数大,人口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这就很有必要对兰州市人口的现状和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一认真分析,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本文就这个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30年中,亚太地区人口政策和实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是意识到人口问题的阶段,并且一些国家为了缓解明显的人口快速增长,开始尝试实施家庭计划。70年代,各个国家采取了旨在控制人口增长和解决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人口政策,全国性的家庭计划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80年代,各个国家实施降低生育率并相应降低人口增长率的人口政策,普遍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建国以来,农安县人口发展情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人口基数较为适度,但增长速度偏快、趋高1949年末,农安县人口总量为543,286人,这个基数与可耕地面积及各种可利用资源比较,大体上是适度的。到1982年末,全县总人口增长到981,146人,几近翻了一番。平均每年递增18.1‰,增长速度偏快、趋高。(2)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近年趋于平稳在解放后的人口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农安县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1959年,受大跃进的影响,全县呈现低出生、高死亡现象,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只有9‰。进入60年代,由于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补偿性的生育使人口再次迅速膨胀,出现了建国后的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1965年,全县连续四年的出生率均在40‰以上,自然增长率都高于30‰。及至70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从1973年起,全县人口的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又趋于下降态势。纵观前后34年,农安县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曾出现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一五”期间,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人民生  相似文献   

8.
近一个世纪以来,拉丁美洲地区的人口一直持续而迅速地增长,人口总数已由1900年的7,400万增加到1981年的3.6亿,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也由4.4%增至8.1%。就人口增长率来说,1900年至1950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6%,和大洋洲并列世界第一;在1950年至1975年的二十五年中,年均增长率高达2.8%,居世界各大洲首位,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数(1.9%),成为全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预测,2000年时拉丁美洲的总人口将达5.6亿多,而到二十一世纪末实现人口稳定发展(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届时将比现有人口增加近三倍,达13亿多。 面对人口的急剧增加,特别是人口剧增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拉美各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控制人口的必要性,同时也相继制定并采取各自的人口政策。本文拟对拉美地区  相似文献   

9.
<正> 一、31年来通化市人口发展状况建国31年来,通化市同全国、全省一样,由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人口发展没有纳入计划,致使人口盲目增长。1949年,我市总人口为114,523人,到1980年,增长到344,809人。31年净增人口230,286人,增长2.01倍。平均每年净增7,429人,平均增长速度为3.6%。人口密度也由1949年的每平方公里150人,增加到1980年的454人。解放31年来我市人口发展基本上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从1980年以来,由于市委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狠抓了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工作,才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二战以前尤其是20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史前时期上万年、上千年还增长不了1%,17世纪以后稍微加快,但年均增长也不过增长是0.5%左右。在二战后人口增长速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接近2%。随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放慢,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积极推行计划生育,自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率趋于下降,1995~2000年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为1.3%,2000~2005年进一步下降为1.2%。其中,2000~2005年发达地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2%,欠发达地区为1.5%,亚洲为1.3%,非洲为2.2%,欧洲为-0.1%,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1.
人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它又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因此人口过度增长将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人力资源的缺乏也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平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人口出生率不到12‰,自然增长率低于1%。在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 当今的世界人口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截止1986年春,世界人口约达49亿,现在正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着。世界人口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加速发展之后,其增长速度正在慢下来。目前1.7%的年人口增长率就是从六十年代后期2.04%年人口增长率高峰降下来的。根据联合国的计算,人口增长率预计还会持续下降,到2000年将会降到  相似文献   

13.
<正> 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关系,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而且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所必需。由于人口和物质都以一定的数量而存在,因此,两种生产的比例关系,是指人的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从相对量看,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物质生产增长速度之间的对比关系。从绝对量看,是指人口增长数量和物质生产增长数量之间的关系。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包含内容很多,并且有许多专家已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目的是探讨描述物质生产适应人口生产增长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的计算方法,并结合我国本世纪内的情况,说明我国粮食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均粮食水平之间保持适当比例关系的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14.
人口压力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对传统评价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衡量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人口压力与人均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实行人口再生产干预的非均衡政策,确保在低生育率水平下对人口进行总量控制,全面提高中国的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降低人口压力综合指数,促进人均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第四次人口普查揭晓,我国人口已经由解放初期的5.4亿发展到90年底的11.4亿,年均增加1500多万,增均增长率为17.4‰。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人口基数越来越大,每年净增人口1600万左右,这种增长速度及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冲击不能不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司长莱昂·塔巴:《世界人口趋势和预测》 过去的10年在人口史中是成功的10年。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都在下降。第二,各国政府都赞同1974年世界人口会议关于人口行动的计划。第三,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战略方针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市各类区域自1958年以来的人口增长速度以及四普和五普时北京市各类区域按现住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数据的分析,本文对北京市是否进入了郊区化阶段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把北京市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全部看作是近郊区或全部看作是城区都是不恰当的。在对北京市的郊区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分乡、镇、街道的人口数据,这样才能对拓展区内部的城区和近郊区分别进行研究。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增长率下降、包含近郊区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属于远郊区的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率上升以及近年来发展新区人口增长率超过拓展区,本文认为:北京市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 生活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生活水平又和人口过程紧密相关,即必然受人口增长变化的制约。研究这种制约的程度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历史的回顾与分析建国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省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的政策,生活水平的提高尤为迅速。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当今世界各国,人口发展迅猛、无控制地增长和增长比较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都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经济比较后进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无计划增长、失控的情况较多;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出现了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有控制地增长的情况。当然,上述两种情况都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把经济发达这一客观条件简单化,似  相似文献   

20.
<正> 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转移速度要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学术界一般认为,农业劳动力人口转移过快,会给非农业系统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如果转移过慢也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那么,我国过去和目前的劳动力人口的转移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不同的理论分析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和政策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