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做出了整体战略部署,确定了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会议再次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战略是对中央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的深化和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是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数字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都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阿拉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差异较大,海合会国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指标方面处于与发达国家相当的先进水平,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则大多属于中低收入经济体,处于数字化发展起步阶段。在开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过程中,中国注重针对各国的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中阿双方已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慧城市、人才培养等合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阿拉伯各国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与阿拉伯国家的务实合作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内外双向融合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姚莲芳  李典军 《城市》2011,(12):26-30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时期,武汉市通过实施"家园行动计划"初步完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正在实施的远城区新型工业化战略,更是抓住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郭权 《职业》2011,(9):23-24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共同构成我们常说的道德范畴,它是人们感知社会风气、道德状态最经常和最广泛的媒介。职业道德状态的改善将能直接而迅速地改变社会风气和道德状态,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5.
赵宏  李莹  杨运高 《职业》2011,(20):19-20
人才是立国之本,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国家要科学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人才为其提供力量和发展基础,离开了人才谈国家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而人才不仅仅是拥有高学历、研究高精尖的科研人员,还包括从事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其数量及质量是国家健康、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饭店业的起源从商代中期的驿站开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发展过程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饭店业在短短的二十年中,突飞猛进、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阿拉伯语学科建设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阿拉伯语和中东研究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对阿拉伯语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一些看法,只有坚持走学科内涵发展的道路,重视学术团队的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迎来欣欣向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经过20多年发展的中小企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科学和不规范的地方。文中列述了目前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通过在更深层次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具体针对中小企业的薪酬营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为典型例证来批评中国国有企业,强调私有化的好处。预设了一个尚待证明的前提:私有化是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而国家主导经济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探析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震皖 《职业时空》2008,4(7):77-78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部门根据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地开展了在高校的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创业教育在各类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虽说相对普通院校开始的时间晚些,但面对创业教育这样一个潮流同样必须去积极地应对、努力地探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婚姻家庭领域也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科学地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领域变化的关系,预测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为婚姻家庭领域的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设性建议,是十分有益和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军涛  刘建国 《城市》2011,(3):44-48
一、引言 大多数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会导致城市化,经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推动力。经济发展初期,农业部门总是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到非农部门,并且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主要工程。  相似文献   

13.
韩瑾 《现代妇女》2014,(7):241-241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现状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型城镇化建设再度被中央与地方寄予厚望。由此,社会工作进入城乡统筹社会服务的需求顺势而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持续挑战,其中在当前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如何消除和缓解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变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使老年人口过上更幸福和更有质量的晚年,这正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发展老龄产业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和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金丽国 《城市》2011,(11):41-44
在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不仅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先行资本,对实现城市功能的准确定位、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来讲,公益性、社会性及超前性是城市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具有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等主要特点。基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这些特点,在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其基本方式一般是由财政投资、政府经营。  相似文献   

16.
李颖 《职业时空》2008,4(9):99-9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东北振兴就是变工业东北为知识东北。高职教育是距离经济界、企业界最近的教育类型,它直接承担着为经济服务的功能,是为地区性经济服务的,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院校、不同的学生对象存在不同的差异要使高职教育课程尽可能接近于地区经济发展,更好地为吉林经济发展服务,就要打造贴近时代特色的教学体系,即贴近学生个性、贴近和谐社会、贴近经济建设和贴近科学发展的教学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社工招考热给社会传递出一个信号: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专业化、职业化趋势,势不可挡。这个在中国曾经冷门的专业变成了无可争议的“热门”专业。然而,在机遇背后,作为社会工作从业者的我们,头脑必须清醒。在对社会工作巨大的人才需求背后,社会转型期的需要才是真正的推手。民众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真实需要才是社会工作发展最强大的驱动力。 21世纪前20年,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也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迫切需要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代老年》2010,(11):4-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4条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依据和起点,即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属于国家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属于政府的职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而目前我国现有社会保障法远未体现其应有的法律效力,存在诸多问题,正处于学理和实践的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科学生活》2003,(11):14-21
1980年,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说的“住房要进行商品化”之语,启动了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之旅。房地产业由此在中国迅速崛起,蓬勃发展,成为中国近十年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数十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城市随之发生巨变。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更是震撼了整个世界,外国人惊呼:“我们几乎来到了另一个星球,又好像是相隔了几代之久。”事实上,巨变的城市面貌包容的是中国社会更深刻的变革。居住状况的改变,推动了中国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升了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中国人的观念行为和精神状态;激发了中国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