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08,(22):19-19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5月29日在广州举行,动员和部署全省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议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加快"双转移"的推进速度。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8,(28):30-31
5月29日上午,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并正式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一系列配套文件。6月3日~4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珠三角北部的肇庆进行专题调研,力推"双转移"落到实处;之后的23日~24日,省长黄华华也到云浮市进行专题调研。目前,该省各地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部署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双转移"是广东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成果,是事关广东落实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2,(8):10-13
73类产品制造商被"驱逐"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2008年5月26日,广东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根据决定安排,未来五年全省支持"双转移"的资金总额将达到500亿元左右。显然,这一"架势"所拉开的,将是事关整个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决战"。  相似文献   

4.
江山 《决策》2011,(8):I0006-I0007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对于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深入促进中西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规划》明确提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8,(23):13-13
案例背景广东为加快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探索,2005年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2006年开始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但进展不理想。2007年底广东省委书记汪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1,(38):13-13
背景资料 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环境资源压力等难题.广东省于2008年5月开始正式实施“双转移”战略.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同时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7.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发展方式粗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不能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方法来破解发展难题,是决定科学发展棋局走向的关键一步,这步棋走好了,科学发展就"满盘皆活"。在"双转移"战略出台前几年,广东已分别陆续开展了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工作。产业转  相似文献   

8.
构建"大长三角"的条件已经成熟 《决策》:随着区域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产业转移的趋势正在加速推进,新型的地区合作关系也在逐步形成,从目前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特征来看,构建"大长三角"经济区的条件有哪些?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3,(36):28-31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6月25日,江西发布了《关于全省重点优强工业企业调度服务推进工作方案》、《关于加强产业对接合作推进央企入赣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服务工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38):24-25
2011年9月14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佛山召开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总结自2008年起三年以来全省“双转移”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和做法.推动实施集中资源优先扶持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21):14-15
5月13日至14日,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就"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及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作出部署。其中,特别提出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和生态重建五个重建理念,加快芦山幸福美丽新家园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贸易企业转移既受到劳动力成本和产业聚集的影响,也受到金融要素的制约。以往学者主要从要素禀赋、规模溢出效应等角度研究贸易企业的转移,鲜有对金融要素作用机理的直接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只有高生产率企业能"用脚投票",转移到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同时也发现传统因素对我国贸易企业转移的影响正在减弱;金融变量中,股票IPO和银行信贷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贸易企业转移均有显著影响;股票二级市场对东、中部地区贸易企业转移具有一定影响,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信用债市场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贸易企业转移作用均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企业跨区域转移替代了金融要素在企业间的流动,从而实现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从企业跨区域流动的视角提供了对金融资源重新配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2,(8):26-27
在广东省实施双转移3年以来,各地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依托不同的区位环境等各方面优势,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通过深入贯彻实施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逐步摸索出一套带有显著地方特色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8-18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获批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的客观现象.本文就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了调研、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转移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3,(5):12-13
2013年的省级地方两会,在集中部署2013年工作的同时,特别重视从区位特点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层面进行谋划,展现了各自区域的全新经济布局。广东:促进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继2012年出台《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东西北地区的扶持,推进珠三角一体化,提高"双转移"水平和城镇化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其中包括"双转移"创新提质、制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3,(26):14-15
苏中崛起一直是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大问题,6月2日至3日,江苏省召开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继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合作区、中新(广州)知识城之后,广东在推进珠三角一体化方面又出台重要举措。5月21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标志着深圳"再造一个特区"、汕尾融入珠三角的发展战略随之正式启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表示,希望深圳、汕尾两市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探索一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互动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深入开展,破解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8,(28):15-15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这是总书记着眼于全国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对安徽提出的新的要求。7月1日至6日,一支由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经济地带。如何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有序转移,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政府制定怎样的政策以及政策效果如何,将对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多区域CGE模型,并用其定量模拟研究了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产业转移以及复合政策等不同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政策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区域经济和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降低运输成本和促进产业转移的复合政策,有助于促进产业转移并减轻对欠发达地区的负面冲击,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及收入差距缩小,是较好的政策选择。促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需要在加强交通基础建设的同时推进产业空间重构,可采取空间差异化的税收政策,鼓励产业转移,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同时管控好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