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基于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宽带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在PTDS仿真平台上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的色散补偿光纤的色散补偿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色散补偿光纤集总、后置、略欠补偿方案是最佳的色散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2.
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此类问题,该文通过对采用严格最佳(F,k,1)光正交码的单极性光CDMA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的量化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光纤信道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会导致系统性能明显下降,因此,色散补偿技术必不可少。不同于传统的色散补偿方案,该文提出采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搭配色散补偿光纤(DCF)的新方案,在进行色散补偿的同时,尽可能弱化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ABCD定律对群速度色散补偿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把高斯光脉冲在色散媒质中传输的问题转换成高斯光束在空间的传输,从而利用ABCD定律加以研究。从ABCD定律出发,详细讨论了群速度色散补偿中的2种方法:一是基于色散补偿光纤补偿脉冲展宽;二是基于相位共轭补偿脉冲展宽。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利用ABCD定律得到的补偿条件与利用傅立叶变换法得到的补偿条件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利用ABCD定律对群速度色散补偿的分析十分简单且容易理解,而且,通过这种类比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色散补偿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比特率为40 Gb/s的单通道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大量的数值仿真研究了在单波长传输系统中放大器间隔、脉冲占空比、色散补偿因子、色散补偿系数、光纤的入纤功率等参数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关系设计了一个九段的光纤传输系统,其传输距离为928 km。仿真结果对单波长和多波长40 Gb/s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连续相位调制解调端过于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格编码连续相位调制方案。该方案通过在连续相位调制前对信号进行预编码,消除了采用与QPSK类似的方式对CPM信号进行正交解调时所引入的错误倍增对维特比译码性能的影响。接收端先对信号进行正交解调,解调后的结果送入与调制端编码网格相匹配的维特比译码器进行网格译码,恢复出发送的原始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加入预编码后误比特率为10-5时所需的Eb/N0比不加预编码时减小了1dB。  相似文献   

6.
偏振复用传输系统的偏振模色散容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要抽样-蒙特卡罗方法,对OOK和DPSK调制的偏振复用(PM)传输系统受偏振模色散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不同占空比下系统的PMD容限.仿真结果表明DPSK的PM系统性能对脉冲信号占空比比OOK的PM系统敏感.采用偏振控制器加可变延迟线进行PMD补偿后,DPSK的PM系统的PMD容限提高达96%.发现以二阶为主的高阶PMD对PM系统性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PTDS软件仿真平台上半导体光放大器交叉相位调制(SOA-XPM)波长变换器的变换特性分析了运用波长转换器时输入信号光功率输入探测光功率偏置电流等对变换信号的消光比ExQ值及误码率BER的影响并对该波长转换器的变换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对优化设计SOA-XPM波长变换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影响毫米波频率步进雷达分辨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除目标速度以外,为毫米波频率步进雷达提供频率信号的频率源的色散特性也会对雷达分辨率造成恶化影响。微波频段上的色散特性会被搬移到毫米波频段,导致毫米波发射信号和本振信号的初始相位差不为常数,对雷达系统尤其是距离分辨率造成严重影响。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为了抵消色散特性对雷达分辨率的恶化影响,可以通过对色散特性的补偿来实现。色散特性补偿的方法被应用到实现W波段频率步进频率源的设计中,满足了0.45m距离分辨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双边带相位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系统结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非归零码光纤通信系统累积色散实时监测的新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对发射机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就可获得较高精度的监测。在1.55 祄工作波段,10 Gb/s数据的累积色散监测范围达到?40 ps/nm。  相似文献   

10.
针对加速度在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中会产生三次相位影响静止目标抑制和参数估计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三次相位补偿的参数估计方法。在分析信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时间调频率平面内采用类似Dechirp和一维搜索的方法实现三次相位的补偿;完成相位补偿后,为克服某些时频分布中峰值重叠可能带来的目标丢失问题,利用改进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运动目标参数估计,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估计方法。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野生动物致损采取何种救济途径直接影响着救济的社会效果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国内学者针对野生动物致损应适用救济途径的观点主要有:适用行政补偿,但需要完善该制度;直接适用民事赔偿;财产损害适用生态补偿,人身损害适用民事赔偿;适用行政赔偿.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社会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野生动物致损救济的基础理论、立法环境、社会救济效果和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分析,对适用行政赔偿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侵权责任法》第87条对侵权人不明的高楼落物侵权责任的承担进行了规定,具有保障受害人得到补偿、统一司法实践、降低致害概率的积极意义。但是,该规定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不利于社会和谐、容易引发道德风险、预防功能不充分、适用前提不明确等,没有很好地解决高楼落物侵权所面临的困境。采取社会救济、高楼落物赔偿基金、保险赔偿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救济方式,行政法、刑法与《侵权责任法》相配合的惩罚制度,不仅可以使受害人得到及时的、充分的补偿,而且可以有效预防此类侵权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日常话语中的模糊语翻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词义模糊、语义模糊两方面以多例证突显构成模糊语的原因和特征,并将模糊语的翻译和"翻译适应选择论"相结合,以"翻译适应选择论"的部分概观为理论框架,探索模糊语的翻译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补偿手段填补流失的意蕴,使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下尚不具备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施行需要的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在立法需求尤为紧迫的情况下,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立法的可行路径是由"救助"渐进式地向"补偿"过渡。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应是兼采一般社会救助制度和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合理因素的"紧急司法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5.
顾客关系对感知损失、情绪和补救期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情景模拟方法,以餐饮业为例,测评了顾客关系(包括信任关系和偶遇关系)对服务失误背景下的顾客感知损失、情绪和补救期望的影响,结果发现:具有良好顾客关系(或信任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顾客对服务失误所造成的感知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负面情绪和精神补救期望,但对顾客物质补救期望和补救方式期望没有影响,这对服务企业制定补救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知识产权部门法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则上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形,导致人们在理解、适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规则时发生错误。从统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角度,有必要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进行协调与统一,尤其应当对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及其选择、法定赔偿标准的细化以及各知识产权部门法立法语言的一致性予以考虑、修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净现值估价理论,为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设计了一个估算模型,认为依据土地年产值的一定倍数估算征地补偿是科学的,但补偿倍数应根据土地的投入产出比、年产值增长率和失地农民使用征地补偿款能够获得的年收益率等指标进行测算。运用近9年实际资料估算,我国征地补偿标准应为土地年产值的24.28倍左右,现行"30倍"的最低补偿标准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总体上是充分的。当前,失地农民实际补偿不足的根源,一是法定最低补偿标准没有得到执行,二是征地补偿款被乡村截留,分配不合理。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关键在于严格征地补偿估算方法,理顺征地补偿款的分配,使法定的征地补偿能真正足额地落到失地农民的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