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业革命对人类的技术、思维、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也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和发展格局的变化。全球制造业出现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等发展新趋势,制造业格局正随着世界科技变革和产业迁移进行重新调整。新工业革命及其驱动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格局变动,使得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和融合提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而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2.
世界城市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与产业体系的演进、产业升级的步伐紧密相连,城市的周期性波动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及其整个产业体系演进所导致的。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城市的产业发展范式、空间形态以及功能变迁等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城市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应深入研究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对城市转型的影响,并从现代产业体系的视角出发认识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方向,构建符合中国城市功能的产业体系,加强互补性资产的培育和产业空间的包容性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从而推动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推进工业化与加速信息化相重叠的工业化后期阶段,且进入到向创新驱动转型,着力打造国际综合竞争新优势的发展阶段。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发展呈现出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生产者与消费者融合的典型趋势,我国现行的创新、财税、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的政策还不能适应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需求。未来应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为重点,提升创新投入规模和效率,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目标、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启动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这意味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不再是一种幻想,而是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与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4.0范式略有不同,施瓦布从技术-社会范式入手,将这次产业升级界定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在物理、数字和生物技术的融合下所引发的一场深入的、全面的、系统的社会变革,它在内涵上不仅包含前两者,在意蕴上更为丰富和饱满。施瓦布坚信,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对当前的工业、商业、政治、社会和国家治理模式等产生颠覆性影响,从而开启以智能生产、创新驱动、数字集成、共享经济、弹性工作和灵活治理等为核心特征的新范式。《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今后一个时期还应当从核心竞争力、实施路径、人口优势、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为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转型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各项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数量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创新驱动路径是以科技创新形成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产业创新形成新型产业支持体系,以制度创新提供激励导向,以战略创新形成战略支持体系,以管理创新形成有利的环境支持。而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创新驱动主体;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制度创新,改善制度环境;推动政策转型,实现政策导向的转变等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和计划,以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提振实体经济,增强国家竞争优势;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加快制造业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以要素成本优势抢占制造业中低端市场。为了应对国内外制造业竞争新态势和新工业革命挑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良好的战略机遇,应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把握制造业在五大主导技术领域的创新路径,围绕四大重点产业群规划制造业发展领域和具体产业,形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方略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4.0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新常态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下的集约发展,结合新工业革命和工业4.0的新趋势,关注互联网的融合渗透,促进新产业和智能互联网的协同融合,产业将更加协同发展,服务经济占主导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将不断优化。本文将从产业融合发展机理、新趋势、网络融合发展和升级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可持续经济的高级形态,在现代城市兴起和繁荣,与城市发展阶段内在统一、相互耦合,对城市要素构成具有选择性.创意经济从多个维度作用于城市转型,通过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加速城市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城市创新驱动力,重组城市空间功能等得以实现.创意经济促进城市转型,需要从推动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融合,培育发展创意经济聚集区,繁荣城市创意活动,培育创意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等方面入手,加快城市产业创新转型,带动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数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回升,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后危机时代".本文以南京为例,分析"后危机时代"的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应继续加大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通过城市创新力的提升,驱动城市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城市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在资源型城市问题发生后,资源型城市重新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涵盖地域范围广阔、涉及人口数量庞大,多年累积的问题在短时期内集中凸显,转型压力巨大。文章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推进的阶段及演进特征的梳理,总结出国家资源、能源刚性扩张需求与资源型城市多元发展目标的矛盾,资源型产业的自强机制与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矛盾,资源型经济对创新的"挤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亟需创新的矛盾等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提出推进机制建设、破解效应障碍等具体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将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服务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主体。基于供给侧改革逻辑,探究新常态下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城市)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实现路径及其发展模式,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城市)化良性协同融合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集聚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阶段的普遍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多维度动态演进的过程,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创新发展模式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可概括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3.0演进模型。上海城市在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沿着1.0产业型——2.0经济型——3.0社会型的演进路径,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能级提升和政策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从战略意义上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而从城市的发展实际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旧区改造、城市更新;资源开发、文化演绎;旗舰项目,综合运作,是三条重要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企业组织创新和演进是一国或地区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来源。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还是作为其补充和发展的交易成本经济学,都把企业组织创新和演进看作是外生的。而作为民间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的企业组织创新和演进是内生的,是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积累动态组织能力、进行新业务扩张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在快速的经济转型和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组织创新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实施包括组织创新在内的创新性竞争战略,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导致"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趋缓。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生,一些由技术现实驱动的产业业态变迁也应运而生。本文立足技术发展趋势,在既有理论基础上,试图详细阐述"新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和作用机制,"新产业生态系统"为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孙洁 《社会科学》2012,(7):49-56
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分为艺术家主导的原创型集聚、设计家和企业家主导的生产型集聚和消费者主导的消费型集聚几种不同类型。它们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作用机制:自我毁灭式、融合衍生式、辐射拓展式和终端引领式。这些作用机制通过城市再生、结构调整、网络构建和需求创造等路径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全面转型。同时,集聚区作为政策的"落脚点"和重要的"传导枢纽",相关政策的演进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关注点从产业体系到经济系统再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层层递进中促使城市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型:在政策激励方面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在政策内容方面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建设产学研体系,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全球正处于技术和产业发生深刻转变的时期,这一深刻转变,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此次工业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创新范式上,前者为组合式创新范式,后者为采摘果实类创新范式。创新范式的巨大差异,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有着不同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逻辑,其进程难以通过采取通用技术或主干技术分析这类方法加以把握,尽管这一方法对于分析前三次工业革命是适用的。作为融合多种新趋势的突破性式技术创新,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突破的总体方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难得的"直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为了抓住这一机遇,中国既要发挥好市场的力量,也要通过政府这只"无形之手"发挥好产业政策的作用,但面对新的局势,不能简单地直接搬用过去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成功做法,而必须与时俱进,对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组织政策进行新的筹划和必要转型,以提升中国适应、参与和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正在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其实质就是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诞生与发展,导致社会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虽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将会受到重大冲击,尤其是能源产业和制造业。在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节能减耗的攻坚时刻,接轨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认清河北工业转型升级现状,广泛宣传,转变政府职能;创新驱动,培养各类人才;发展可再生能源,创建能源互联网;发展3D打印产业,实现数字化制造;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河北省工业转型升级,打赢四大攻坚战。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经营条件都发生很大变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五大发展新理念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发展理念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转型升级,通过改革、市场、创新驱动来推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本文提出福建产业转型升级九大路径以及五条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