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公共行政从“效率导向”向“公正导向”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向21世纪的世纪交替过程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型的开始,当今社会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人类历史正在经历一次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其中,公共行政也面临着一场历史转型.公共行政的转型在根本上是从"效率导向"向"公正导向"的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公共行政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公正导向,意味着公共行政从公正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出发来进行重建.公正导向的公共行政包含着效率追求,也是效率追求能够得到最大可能实现的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要找准问题,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公共行政学的进一步发展.公共行政学的问题意识,是指公共行政学者与务实者在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公共行政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行政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行政问题的意向和能力.公共行政学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回应当今世界发展提出的挑战与反思性地参与中国行政发展进程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以推动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结合学科史演进的历史叙事,分析个体知识世界的因素,威尔逊关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思想实质上是作者对他在早期著作<国会政体>一书中所遇到困惑的回应.威尔逊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了行政在"议会主导模式"下的诸多弊病.随后的研究中,作者把上述问题的解决寄托于强化行政执行、集中行政权威和约束政治权力上.进入作者意识世界所获得的新认知启示我们构建一种指向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的研究取向,把握中国行政学研究和政府管理的突出问题,有效回应规范化研究的吁求,以及责任性政府的召唤.  相似文献   

4.
人格问题是公共行政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从公共行政思想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看,行政人及其人格即行政人格是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主题;从公共行政实践看,行政人格在公共行政及其理论研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如果公共行政研究将官僚制作为中层的分析单位,那么官僚就是官僚制及其理论的微观基础或微观分析单位;从行政人格的性质来看,行政人格对于公共行政具有方法论意义,是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芮国强  常静 《学术界》2007,(6):53-61
作为根植于公民社会之中的最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公共精神是一种以他人、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道德伦理、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三个层面,具有公共性、底线性、政治性、辐射性等特征.公共行政领域的公共精神,由普通公民的公共精神与行政人员的公共精神构成.当前,以公共精神为导向的我国公共行政应该致力于实现从"管制行政"向"民主行政"、从"消极行政"向"积极行政"、从"无限行政"向"有限行政"、从"免责行政"向"责任行政"、从"权力行政"向"权利行政"、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作为政府治理社会的一种方式,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物.研究公共行政的发生史,可以发现,美国立国后的政治民主与行政集权之间的争论是一直存在着的,然而,这两个方面的观点在逻辑上都导向了公共行政的产生.在公共行政的具体发生过程中,还可以看到英国的经验所发挥的影响,特别是密尔在自由主义的思路上对行政的关注,显然对公共行政的理论自觉产生了重要影响.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既是公共行政及其学科发生史的终结,也是公共行政及其学科自我建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行政学研究的非本土化与非规范化这一"双重困境"已经成为我国行政学研究反思的共识性认识.但既有反思性研究普遍缺乏对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意识考量,这正是公共行政学学科认同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作为一种思考方式的历史意识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化解社会科学身份危机的学理资源.对于新近引入的公共行政学而言,更应该注重历史意识的重要作用.强调时间上"共时思考"、地域上"地方知识"、方向上公共关怀、旨趣上批判意识和态度上价值承诺的历史意识,应该成为重构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公维友  刘云 《东岳论丛》2014,(3):132-136
在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中,"民主行政"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发展范式。受政治———行政二分法以及传统公共行政"工具———技术"理性和"管理主义"思维的影响,民主与行政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随着人们对政治———行政二分法认识的不断深化,民主与行政的关系有了融通的桥梁,主张公共行政在治理过程中承担民主价值的呼声逐渐成为趋势。民主行政在对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批判以及与管理主义的对话中逐步深化发展,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理论谱系,也经历了一个从理性探讨到社会建构、从单一权威中心治理到多中心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是环境的产物,公共行政环境的演变会对公共行政体系带来系统性的影响,其直接后果就是引发行政生态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因此,行政发展就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行政发展问题在本质上也是行政生态问题.行政发展所包含的生态关系可分为三类:行政组织发展的生态关系、行政制度变迁的生态关系、行政形态演变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共行政核心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行政价值是行政人员对某种价值对象的认同和信奉,是公共行政活动的动力源泉和理性后盾.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当前我国公共行政核心价值取向的生态环境,借鉴西方的优秀成果,汲取中国传统公共行政价值--"为人民服务"的精华,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公平、效率、责任和创新在内的公共行政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56-161
作为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的转型无疑会对中国行政法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内容上,服务行政的全面兴起促使行政法学研究范围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主体上,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舞台上的活跃,推动着中国行政主体理论必须给予一定的回应与变革;在方式上,伴随着一些非权力性行为方式的大量应用,中国行政法学的体系中心也开始逐渐由"行政行为"向"行政方式"进行转移。总之,公共行政的转型将会推动中国新行政法学的到来和发展,展现出其应有的面相。  相似文献   

12.
赵晖 《兰州学刊》2002,(6):50-52
当代西方国家进行的公共行政改革是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产物 ,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中国公共行政从总体上讲尚处于前韦伯主义阶段 ;尤其中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的行政改革不能离开这一基本国情。中国公共行政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并作相应的职能分离。 2 .建立起能激励行政高效运转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 3.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转变中的公共行政范式--从官僚制行政走向后官僚制行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各国掀起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共行政改革,这一治道变革预示了西方公共行政范式正在从传统的官僚制行政向后官僚制行政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公共行政范式转变的根源即传统官僚制的当代困境,揭示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主流趋向--后官僚制采用的行政范式以及它的理念抉择.  相似文献   

14.
话语理论代表了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在话语理论中,解决行政问题需要在"公共能量场"上完成.对近年来我国18起典型"焦点事件"进行定类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后现代性在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中已非常明显.但由于"拐点时期"管理情境的特殊性,话语理论在我国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即零星对话→公共能量场→公共能量束→公共行政议程→结果,根据该规律,我国"拐点行政"有两种走向,即"审议行政"与"民意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15.
范式的形成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公共行政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是否形成了自己的范式,是否经历了范式转换,是行政学共同体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分析了学界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范式观的基础上,以库恩意义的范式为衡量标准,对公共行政学范式进行还原,指出"管理主义"信念指导下的传统公共行政范式依旧是行政学领域的主导范式,但该范式出现了危机,只有在"效率与民主平衡博弈"价值取向下的新范式才能最终解决该危机.西方公共行政学范式及其演进对我国公共行政理论和行政改革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无论从政治学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公共行政的根本宗旨应该是为公众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实现由权力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必须做到:树立现代民主管理理念,强化公共行政责任意识,实行社会满意服务原则,推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7.
行政组织是承载公共行政职能的载体,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公共行政职能的履行及其效果。行政组织法的缺陷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行政组织结构的优化,构成对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利影响。适应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需求,应完善现有的行政组织法律体系,建构有效的责任与监督机制,为行政组织结构的优化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建构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的建构应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理论上借鉴公共行政学的最新成果新公共服务理论,重塑公共行政的价值理性,回归公共行政的伦理关怀;同时从当代中国的现实出发,诠释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行政话语指向;从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制度伦理、行政伦理环境等方面来建构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功利主义作为一项价值评判标准,是对公共行政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哲学,但因其过于强调经济理性和后果主义导向,很容易使公共行政误入歧途.本文试以房屋强制拆迁这一公共行政活动为切入点,从行政伦理学角度指出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缺陷,并从民主程序、司法救济和伦理道德教育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中的伦理价值,已得到国内外的有识之士的认同,但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引入企业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的偏爱,并在西方的"政府再造"中得到印证,当代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中多半存在回避或者忽略之前新公共行政运动对"社会公平"关注所取得的成效,大有重新回到韦伯重"事实判断"(亦即"形式理性")之老路上去之趋势.面对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在公共行政伦理的理论研究中,需要重新审视"价值理性"的合理性、行政伦理视角的合法性和"行政"与"伦理"结合的价值性等诸重要问题,以便使我们对西方的"政府再造"运动、新公共行政运动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来自实践和理论层面的问题,有一个客观、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我国行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层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