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眭桦 《职业》2016,(26)
技工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全球化,各行各业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倒逼技工院校对现行的标准化管理模式重新进行思考与调整.本文着重从文化管理的角度对技工院校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莉  熊红斌 《职业时空》2009,5(5):79-80
工学结合作为高校工科专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发展内涵建设、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学生管理模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执行、管理、考核、考评体系。文章探讨了技术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实习实训组织、管理及考核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丛晓琴 《职业》2013,(29):47-48
通过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把现代企业“5S”管理模式融入到学校学生管理中,推行独特的“8S”管理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能很好地适应企业,成为企业欢迎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陈霞 《公关世界》2022,(1):116-117
中职教育承载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优化,中职教育的教学活动以及班级管理都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才可以更好地培育人才.当前,职业核心素养作为中职学生培育的重要内容愈发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由于班级管理能够对职业核心素养产生一定的影响,故此文章基于职业素养背景下对中职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孙冬梅 《职业》2008,(5):23-2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而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富有完善人格.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今天,社会对技校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技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性较强,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又受到复杂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给技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原有的"压制型"和"外控型"班级管理模式由于太强调统一、集中,缺乏弹性,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和活动性,加剧其逆反性.为此,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更好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寻求一种在新的管理理念统帅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人本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黄异  姜希 《职业时空》2008,4(3):79-79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及精髓,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成功的关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落脚点在于人的培养。它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会管理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会是学生组织的具体形式,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针对目前高校学生会管理中存在定位不明确,发展理念不清晰、学生会干部队伍素质低下、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等问题,探究一种新的学习型学生会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金亚白  杨雪 《职业》2011,(18):99-100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能力的能力。如何做到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常州信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与时俱进,在坚持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为原有的"三自"学生管理模式注入了新的元素,大胆开展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学生管理系列活动,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与发展了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理念、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学生工作理念、管理模式能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开辟新的途径,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是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培养航运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商船学院多年来的思政教育和管理特色。高级航运人才是国家航运发展的后备军和生力军,航行实习是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海上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以上海海事大学"育明"轮航行实习为例,探讨准军事管理在航行实习中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优势来探索和改进学生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璐 《现代交际》2016,(4):152-153
高校的学生管理不应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依法治校也不应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束缚,具有独立的人格、远大的抱负和基本的法治精神的人才是高校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本文意在强调改革以往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从"管治"到"善治",以人为本,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在法治、透明、公正的基本原则下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邬郑华 《职业》2014,(12):52-5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到幼儿园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学校在班级中推行仿真企业管理模式,严格执行7S管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正确关爱学生,对班级管理努力实行制度化、科学化,使班级成为和谐的大家庭,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将其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在学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学前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减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行为,促进学前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现代妇女》2014,(8):175-175
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机构。教学管理高等院校办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教学管理需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进行管理改革和创新,促进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提高教学学校的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导游英语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的课程,专门培养学生在导游工作中的英语综合能力。导游属于服务性工作,具有比较强的职业规范和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将5S管理模式融入其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规范学生的职业习惯和行为标准,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职业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邹军 《现代妇女》2014,(12):28-29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使命,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更加重视教育管理问题,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认真研究当前存在的各种间题,并找出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的改革策略,坚持以管理促成绩,以管理促发展,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实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完善教育管理体系,不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效率,培养更多的适合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转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苗晶 《现代交际》2011,(12):74-75
公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第二课堂。本文阐述了全住宿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的选择对于一个高校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以刚性管理为主,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制定规则来管理学生。伴随着我国高校高于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往的管理制度越来越呈现出与高校改革不相适应的劣势,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是一种阻碍。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从柔性管理模式的科学内涵为起点,着重分析了高校教学管理中柔性管理模式运用的意义。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梁照 《职业时空》2009,5(8):23-24
新时期高校成教学生管理应创新理念,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日臻完善。文章就高校成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体现人性化管理,才能使管理工作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19.
高由东  朱玥璇 《职业》2016,(17):15-16
内涵建设是一所学校提升综合实力的精华所在."学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是提高师生的素质,中心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目标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宿迁技师学院院长李瑞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此,学校主导"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创新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实行"6S"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模式,并立足当地经济,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于孝廷 《现代妇女》2014,(10):12-12
基于学者们对大学生管理的研究分析及模式探索,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服务管理的实践经验。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尝试从大学生管理的主体出发。把大学生管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一元制”管理模式、“两元制”管理模式及“多元制”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管理模式发展趋势中各管理主体之间的协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