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团结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核心问题之一,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是学校实现民族团结的主要依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新疆地区民族学校、汉族学校、民汉合校三类学校中,民汉合校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认同度最高,且与民族学校、汉族学校存在着显著差异;民族学校次之;而汉族学校的认同度最低。这一现象说明:相处方式相异、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群体或个体(即文化主体),对民族团结有着不同的期待与认识。因此,民族团结教育的实现,接触与交流是手段、文化认同是底色、共同理想是根本。  相似文献   

2.
中华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国学经典凝聚我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我国文化精髓,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全球经典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认为"经典是最有用的知识"。因此在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有针对性的引导当代青少年汲取国学经典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助力当代青少年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全的人格素养。  相似文献   

3.
陈奕含  陈耕 《民族论坛》2022,(3):93-101
民瑶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从高山瑶分化出的次级群体,与汉族有着特殊的族际互动。文章实地调研了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境内历史悠久的“四大民瑶”传统村落,认为民瑶传统建筑形制是明、清时期汉、瑶两族文化互文建构、融合共生的结果。在实践中,民瑶群体吸收了汉族更为先进的农耕文明,其传统建筑相比高山瑶更侧重于通过对周边汉族群体的模仿,展示出紧凑、守序的整体形制。作为封建时代山地族群“尽遵王制”文化认同的具体实践方式,民瑶传统建筑实质是封建社会末期南方山地民族逐渐形成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统一格局的物质见证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西部省份社会与经济发展监测研究"数据,比较分析了转型期维吾尔与汉族的教育分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维、汉民族的教育分层主要集中于初中和高中升学阶段。大学升学率上的不平等主要存在于城乡和阶层之间,民族不平等因政策因素基本消弭。统计结果显示,两个民族的教育不平等大部分是由民族人口的城乡分布不平衡、阶层结构(或家庭背景)差异所致,但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兼容问题及教育理念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相对而言,维吾尔族人口内部教育获得的城乡、阶层分化比汉族更为明显。因而,维吾尔族教育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或城乡问题,也是民族问题。要想实现各民族共享发展,还是要从改善广大中下阶层的受教育环境做起。  相似文献   

5.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手段与方式的不断创新诞生了无数的新型教育模式与理念,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学校和教师最重视的核心.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时间里孕育了无数国学经典,这不仅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的积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国学经典带给学生的不单单是书本中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与行为习惯,建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新...  相似文献   

6.
建国前平地瑶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平地瑶主要居住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汝城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恭城县、平乐县等地,人口在30万左右。他们接近汉族居住或和汉族杂居,较早地接受了汉族先进技术和文化,史称“良瑶”、“粮瑶”、“民瑶”。他们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恩施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的办学定位,秉承“正德至善、为学至精”的校训,践行“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办学治校中,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湖北省委和恩施州委民族工作要求,凝心聚力在主题教育、专业建设、文化传承、乡村振兴、融媒传播等“五个创建+”上下功夫,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德育、产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区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五个结合”上显特色,为各族师生创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校园绽放。  相似文献   

8.
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往昔有的论著,提起魏晋南北朝,常着眼所谓“五胡乱华”、“十六国嬗递混战”、“黄河流域大破坏”、“汉族惨遭杀戮”、“历史大倒退”等等。而研究这一时期民族迁徙与融合,也往往偏重于论述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汉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大迁徒、大融合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而在融合过程中,汉族又汲取了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同时,汉族人口分布较前广泛、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2024,(2):34-35
<正>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是泉州市唯一一所民族完全中学,拥有包括汉、回、畲等18个民族的学生,2023年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这些年来,学校秉承“和融教育”办学思想,坚持“平等和谐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形成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优秀人才,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民族和融教育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学校教育情境学校教育承担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再制的功能。无论在汉族社会情境中还是藏族社会情境中,族群认同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建构。1.国家政府政策情境学校的功能之一是使国家政府和中华民族文化合法化。这种合法性一方面通过国家的宪法以及其他各种法律的规定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在学校实施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来加以保证。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学校把国家的意识形态合法化。通过这种合法性,国家政府控制学校并强制学校实施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学校与学生。通过对各种法律、规章、文件的分析,内地西藏班致力于包括“爱国主…  相似文献   

11.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阿鲁的意思是“山北”,科尔沁意为“弓箭手”。在这里,蒙古族与汉族同胞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绿色家园。尤其是阿鲁科尔沁旗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首位,挖掘民族文化、推动双语教学、开展职业培训,成绩显著。2007年,职教中心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6年,校长张勤被赤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2年,学校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稻作农业生产、经济作物生产、纺织原材料、市场交易“圩”场以及由“圩”延伸的“妇人为市”、“歌圩”等方面丰富的史料记载 ,民间民俗等的例证 ,说明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文化是互动互融的 ,汉族影响少数民族的同时 ,少数民族也影响汉族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更明显。同时 ,百越对秦汉以来南迁岭南的汉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国家提倡"文化自信"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孔子课堂的普及,各类媒体对学习"国学"的大力宣传和推动,幼儿国学教育尤其引人注目。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形态,具有先导性、感染性、针对性等特点,在幼儿国学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下儿童国学图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下儿童国学图书在出版、图书内容、新技术应用等三个方面存在问题。据此,为了更好地分析儿童国学图书优势,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2~11岁孩子家长购买新技术支持下的AR国学图书的态度,得出愿意购买是家长们的主流思想,AR国学图书从教育层面和市场层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国家提倡"文化自信"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国学热"的持续升温,孔子课堂的普及,各类媒体对学习"国学"的大力宣传和推动,幼儿国学教育尤其引人注目。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形态,具有先导性、感染性、针对性等特点,在幼儿国学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下儿童国学图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下儿童国学图书在出版、图书内容、新技术应用等三个方面存在问题。据此,为了更好地分析儿童国学图书优势,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2~11岁孩子家长购买新技术支持下的AR国学图书的态度,得出愿意购买是家长们的主流思想,AR国学图书从教育层面和市场层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仇王军 《回族研究》2012,(3):119-124
回族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刘智邀请王泽弘、徐倬、徐元正、景日昣、鹿祐等一些汉族官员和名士为其著作《天方性理》和《天方典礼》写序,目的是借助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和在文化上的影响力,获得思想上的认可和学术上的肯定,并让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了解伊斯兰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伊斯兰教思想不为教外人士所知晓的一种焦虑心情。后人在刊刻刘智的《天方性理》时,邀请乔松年写序,是因为乔松年在对待回民起义问题上持缓和态度。  相似文献   

16.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蒙古族13万人,小聚居,大分散。从这一特点出发,阜新县发展民族教育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下三种办学措施: 一、在蒙古、汉族杂散居地区的普通中小学设蒙生班或临时蒙古文授课班。这些班级以汉语授课为主,增设一门蒙古语文课,并设有专用教室,以保证蒙古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二、在以汉语授课为主的民族中、小学,除学好蒙古文课以外,其它科教学时可以用蒙古语辅助教学,以便学生听懂听好。三、在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学校,采用蒙古语文课本,用蒙古语讲课,由小学二年级开始设一门汉文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南路)地区与稻作有关的语词与壮语的对比研究认为, 壮族的“那”文化即稻作文化在我国南北交往的长期历史中,吸收了中原汉族的旱作文化;另一 方面,“那”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形成,成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有机组成 部分。湖南邵阳(宝庆)南路地区,曾经是壮汉两族及其先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地方,可以说, “那”文化深深地融进了这里的汉族稻作文化,成为它的筋骨和血液,邵阳(南路)话中的壮语 成分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18.
<正>南漳县卞和小学始建于1986年,现有各民族师生4000余人,是南漳最大的市级示范学校。近年来,卞和小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卞和文化,通过“卞和之声”诵读节、“卞和之帆”体育节、“卞和之馨”读书节、“卞和之韵”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课程,积极探索适合各民族学生的教育方法,营造各民族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浓厚氛围,打造出引领课改潮流,富有本土气息,彰显人文理念的办学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如何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在关注学校发展时,不是重点关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环境等因素,而是重点关注教育质量、教师素质、学校管理等因素。本文认为学校内涵发展至少应包含教育文化、教师队伍、学生培养、教育质量、教育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只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新疆民族宗教教育与国民教育的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阶段的更替、社会的变革,不一定同时带来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一个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时尤其如此.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主流是民族教育.民国初,新疆伊斯兰经堂教育盛于国文私塾学堂,民国中后期,民族学校的规模与普及大于汉族学校,而在内容上,现代科学成分皆无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