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人才的外流严重影响到所在高校的发展以及当地的经济建设。本文从人才生态系统视角出发,从个体微观禀赋、组织中观环境和外部宏观条件三个维度对民族地区高校人才的流动行为进行探讨。通过对调查样本进行logistics回归,发现个体能力、社会资本以及社会保障等因素会影响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人才的流动意愿,因此相关高校或地方政府部门可以从这些因素着手引导人才流动,优化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中心城市汲取效应下安徽省科技人才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研究,对长三角沪、苏、浙、皖地区科技人才配置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从汲取效应角度出发,分别以静态、动态两个层面探寻安徽省科技人才配置及流动的影响因素.针对安徽省科技人才配置中存在的人才量偏少、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考虑个体因素和城市宏观因素的影响,提出留住本省人才、发展品牌经济、进行柔性化管理、实现区域人才共享等人才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发展需要,重点从人才的价值观与人才生态、人才计划的负面效应、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自主性、对博士后的支持力度薄弱、人才流动失控等方面对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反思,以期为今后调整和改进科技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陕西省2010—2020年面板数据,应用SPSS25.0和Eviews10.0计量软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灰度关联分析法,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科技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两种检验结果在经济因素上相互印证。研究表明:R&D经费投入水平、科技转换成果、绿化环境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因素。提出构建良好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缩小科研经费投入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和落实“产才融合”的建议,以期激发科技人才活力,平衡科技人才分布、发掘人才创新潜能,发挥人才效能。  相似文献   

5.
宁波大学商学院徐卫星副教授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和国际经济合作对人才资源领域的重视,成为激发国内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重要因素;而从国内人才市场和人才流动的实践看,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区域人才开发合作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更好地推进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的发展、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价值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人才流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今天,人才流动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国际的大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考虑人才流动,实际上就是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动态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掘人才,更有效地培养人才,更加合理地使用人才。从我国的状况来看,人才流动是与党中央制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相一致的。解放三十多年  相似文献   

7.
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才观念更新与人才战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才流失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根本解决 ,原因之一是该地区对人才流动现象在认识上存在观念性误区。充分认识该地区人才规律 ,更新人才战略思想 ,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发展战略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才稳定与合理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的大环境。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很快 ,已成为民族人才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民族地区人才流向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人才外流远远大于人才回流。因此 ,必须以发展民族人才教育为基础 ,市场作用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辅之以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构建民族地区人才回流机制 ,引导和激励大批各类人才自觉地投身于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9.
人们向来把人才由经济科技发达的地方向不发达的地方流动称“正向”的合理流动,否则是“逆向”的不合理流动。本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所谓“逆向”流动是人才流动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掌握、运用这条规律。人才流动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区域之间的流动来划分“正向”与“逆向”,区别合理与不合理,而应以不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档次、需求量和有效使用率,来考虑人才流动的合理性。人才流动的宏观长远需要与当前的具体实际需要不能划等号。  相似文献   

10.
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判断。基于全国30个省域(除西藏)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该文首先通过计算各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进而运用时空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域科技人才流动对提高本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与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才流动的核心要素;环境规制水平对本省域以及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都具有负向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变迁对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与提高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标志,而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涌现.通过对江苏省625份科技人才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流动路径较为单一,市场化程度低,因此需在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上下足功夫才能突破空间障碍,实现人才引进机制的创新.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科研环境直接决定了人才集聚规模效应的形成.人才发展要素、人才成长要素、科技发展要素、人才制度要素构成了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环境场”,“环境场”的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工作政策和营造重点科技人才脱颡而出的制度环境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绍兴的中小企业在促进绍兴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活跃绍兴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绍兴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问题也倍受关注.文章从绍兴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影响流动的要素,运用人才流动决策模式,提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小城镇建设是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城乡市场结构协调发展可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意识转变.城乡市场结构协调发展可加快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进而提升城镇化质量.针对民族地区城乡市场结构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存在的制度、产业和人才等问题,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跨越式发展,构筑产业支撑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绍兴的中小企业在促进绍兴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活跃绍兴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绍兴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动问题也倍受关注.文章从绍兴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影响流动的要素,运用人才流动决策模式,提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才流失作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人才流动的"三年之痒"更成为困惑企业经营者的难题.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其本身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原因受到的冲击更大,造成人才流失的既有公司管理方面存在弊病也有流失人才自身因素.文章旨在对人才流失现象进行原因探索及对策研究,正确认识人才流动"环生效应",构建温情人才管理模式,创造人才"流而不失"的企业文化,健全制度管理,强化合同保障、社会福利的措施,给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社会流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社会各系统之间物质、信息、能量的相互流动,整个社会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也就谈不上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才流动是社会流动的重要内容,所谓人才流动就是人才在工作地区、部门、行业以及工作岗位上的变动,它意味着人才工作内容和生活空间的异动和变迁。人才流动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有文献分析,从人才规模、人才流动、人才产出三个维度和经济竞争力、知识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资源凝聚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量表设计、样本描述、信度和效度检验、指标体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江苏省调研的样本数据,分别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构建了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相关性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江苏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度为0.75,验证相关假设,并围绕人才规模、人才流动和人才产出制定人才战略,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人才流动中地区失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国际进程的加快,都需要人才充分流动起来,通过优化配置,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但现阶段,我国人才流动却向着地区失衡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大,这种地区失衡的人才流动趋势更加明显,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完善人才市场、缩小地区差距、改善工作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等措施,来缓解或改善因人才流动地区失衡所引起的经济发展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保增长的“生力军”,本文分析了为何要从加快人才流动的角度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及人才流动格局,并分析了如何促进人才从大学、城市流动到县域企业中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问题无疑是关键性因素。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人才与当地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