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丽  成莎 《学术探索》2014,(2):62-66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资金投入不断增长的过程,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实施进程的深入,城乡融合的要求越高,资金的投入就越大。西部地区以县域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是政府推动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由于国家级贫困县较多,财政赤字严重,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问题成为西部大多数地区城乡一体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云南是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省份,本文以云南为例,利用超越对数生产模型对城乡经济一体化与财政农业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西部地区解决城乡一体化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对城乡一体化本身加以研究,厘清这一提法产生的背景和渊源,同时分辩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三种表述的差异,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深入和推进都有显著意义.城乡一体化的表述方式源于我国学者,体现了我国学者对马恩城乡关系论述、城市规划学中城乡发展的理解和感悟.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三种表述方式的演进反映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过程,三种表述方式中,城乡经济一体化更符合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更符合我国国情.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缺乏统一的“城”和“乡”划分标准,我国的划分标准更加缺乏前瞻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本思路不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彻底城市化,而应该城市,城市化;乡村,乡村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SPSS软件,对龙岩市的城乡互动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将其与福建省的总体水平进行比较显示,龙岩市城乡互动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城乡经济融合水平高于城乡社会融合水平;城乡经济融合水平高于福建省的总体水平,但处于一种低位均衡的发展状态;城乡社会融合水平远低于福建省的总水平.促进龙岩市城乡良性互动发展对策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投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带动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时代命题。在此,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与过程、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复杂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中的农民没有能力从现有的制度框架中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收益.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资源配置、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品供给的非均衡性制度樊篱阻断了城乡统筹协同发展,这些制度樊篱就像布罗代尔"钟罩"一样横亘在城乡之间,阻碍了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隔离城乡之间的"钟罩",实现制度收益共享,构建起城乡互动、良性循环、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相似文献   

6.
所谓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发展过程中包括动力系统、发展路径等的主要特征的界定和包络.国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主要可以归结为美英模式、东亚模式、前苏联模式、欧盟模式和拉美模式五种.国内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有上海模式、温苏模式、成渝模式.国际上基于地域特征而归纳出来的五种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不合适我国,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一定是多因素复合结果,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的选择是:农村内驱型、政府外推型、反哺带动型.  相似文献   

7.
科学构建城乡产业互动和人口同步转移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保佑 《学术论坛》2006,(11):114-118
中国“三农”难题的解决和在工业化进程中要抑制和缩小城乡差别,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发展自身规律来解决和弥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目标,必须科学构建城乡产业互动和人口同步转移的六大机制:即统筹城乡产业资源配置,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产业结构互动发展的新机制;以就业为根本,构建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同步发展的转移机制;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切入点,构建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启动城乡居民的收入调节机制;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城乡居民融合机制;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构建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改弟 《河北学刊》2001,21(6):37-41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小城镇处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小城镇 ,可以逐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农村人口城市化 ,进而达到城乡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特征、战略内容、战略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发展一体化指中国城乡关系要打破分割、分离、分立的状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方面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它既是一种指导中国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城乡发展的过程,更是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特征是:内容的全面性、机会的均等性、互动的双向性、发展的协同性。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紧紧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个目标;从市场与政府、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村与城市、中西部与东部等四对关系入手,形成相应的"里应"+"外合"机制;依循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三条路径;关照中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的差异性,尤其是中西部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东北的事实,采取差异化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措施;抓住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机会均等、取消户籍限制、树立现代理念、构建生态文明等五个本源性问题,破解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重二元结构。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可分解为概念性目标和指标性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其发展目标的"社会性"决定了城乡社区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城乡社区文明建设是长株潭构建"两型"社会的前沿阵地,"两型"社会的发展对城乡社区文明建设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但由于城乡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性,又决定了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文明建设具有与城市不同的特点.城市与农村社区文明建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决定了现阶段长株潭的城乡社区文明建设不能盲目追求城乡同一化,而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易学史上颇为重要的学术命题"先后天学说"为例,从儒道互动的角度,揭示这一学说在学术史上的影响.全文先论"先后天学说"源于儒家经典<周易>的<文言传>,以及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密切契合;次述"先后天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学术义蕴的衍扩,尤其注意揭示宋代"先后天方位"说所体现的儒道思想融通互动的学术特色;最后阐明"先后天学说"之"体"盖源于<文言传>,其"用"着重展露于宋人的"先后天方位"之说,并指出"先后天学说"的本质,是以超越时空的博大思维理念,考察宇宙、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化生之道,此间穿插着儒家以有为本而有无相生的互补精神,与道家以无为本而无所不为的超脱宗旨.综此三端,得出本文的结论:中国易学史上出现的"先后天学说",是儒道思想互动的至为典型之例.文中评述"道法自然"的哲理取向,揭明宋代学术界潜藏着"儒道互动"的人文精神,比照"先后天方位"互转禅代的哲学内涵等,皆属作者较为精到的学术创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不仅国家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而且各地区也加大发展科技的力度 ,科技城建设就是一种方式。本文以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二维聚类分析基础上 ,对我国省区科技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描述 ,并分别从全国和省区两个层次分析了科技的区域集聚现象 ;还对比了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科技分布状况 ,并分析了其成因 ;在概括区域科技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后 ,就合肥科技城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的教育可以起到开发智力、道德感化、人生导向等作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美的教育,创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会展教育与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展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通过总结会展教学与实践工作,我们梳理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特征,指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而努力为中国会展教育与实践的科学发展进言献计.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流派、范式及中国的组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顶层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各国家和地区在客观上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诸多学术流派,可梳理归纳为均衡和非均衡两种战略范式。从实际经历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始终奉行一种发展战略并以一贯之并非明智之举,也鲜有成功的;相反,依照国家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合该阶段的战略往往成效显著。就中国而言,过早放弃非均衡发展战略范式并不明智,尽管这一战略实实在在引发了诸多弊端,在国际均衡发展范式压力下显得与世界发展格局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还在侵蚀非均衡发展战略推行带来的成果。这意味着,中国不能简单地放弃一种发展战略范式又简单地选择另一种发展战略范式,而是应该选择一组发展战略范式集合,利用这种发展战略范式的组合实现最佳发展战略成效。  相似文献   

16.
自远古时代起,海南岛就一直受到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远古文化的影响,尤其壮侗语和南岛语等在海南岛的相遇,奠定了黎族形成的基础。由此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决定了黎族历史文化既体现百越族文化传承的特点,又体现在海南岛这个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与必然是贯穿戴震哲学体系全部内容的两个范畴。戴氏以自然而然和自由自在规定自然,以"至当不易之则"规定必然,以"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规定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进而将物的生长及人的成己均视为一个自然→"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循环发展历程,倡导了一种理与欲、德与福、价值与事实相统一的、活泼充实的、直面生活的伦理。从而恢复了在宋明理学那里遗失的先秦儒学的原初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从2004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走过了快速发展的历程,取得了“三个前所未有”和“四个基本确定”的成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和教师强力推动、学科基础建设和学科支撑的互动、教学改革的合力是成功经验,但还有很多要做:面对课程教学本身、媒体舆论环境影响、社会现实挑战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学科课程建设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国家严格的督察下,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创新,增强和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实现该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郭景华 《兰州学刊》2007,(10):181-184
通过对陶渊明家庭人伦关系的考察,充分揭示以往陶渊明研究中那些习焉不察的情感世界:陶渊明的孤独同其缺乏异性的精神支持有相当关系.陶渊明诗中对古代列女的钦慕显示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和"技术"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据诸多学者考证和众多辞书记载,英语和法语中的science(科学)源于拉丁语scientia一词,而science是在14世纪进入英语词汇的,其词义几经进化才达到近代的科学的含义.关于science一词的源流,麦克莫里斯的研究十分详尽,他既介绍了各家的探讨,也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他表明,scientia虽然与等价词episteme(认识)有关,但它具有普适知识的含义,而哲学则把普适知识看做是它的本分.在17世纪科学革命前,科学被视为scientia,即它只是以世界为中心的哲学关注的一部分.在科学革命后,它变成主动的活动,变成科学.哲学的、方法论的和语义学的论据支持早期科学的这种特征,这从亚里士多德延伸到13世纪,此时在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的著作中首次出现关于科学的独立的观点.在这里,已经可以瞥见scientia意义的变化,直到17世纪这种变化才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