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同志为刘胡兰烈士亲笔写下的光辉题词,是对刘胡兰烈士的崇高评价,也是对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的革命烈士的赞誉!最近,张仲实等同志回忆了题词的情形。 1947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王震同志挥师河东,和陈赓同志一起,在晋中一  相似文献   

2.
王震同志是我军的一员名将。他胆识卓著,能征善战,战功赫赫,名闻遐迩,已为世人所赞颂。然而,在十年动乱中,王震同志被迫下放到江西红星垦殖场劳动三年。他在这里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扶正压邪,延纳人才,改造荒山,发展生产,继续为革命事业作贡献的动人事迹,却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道。  相似文献   

3.
(一)红六军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活动在湘、鄂、赣、川、滇、黔广大地区,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一九三四年七月下旬,中央命令红六军团作为红军长征的先遣队,从湘赣苏区出发向湘南挺进,从而掀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当时,中央任命肖克同志为红六军团的军团长,任命原湘赣军区司令员王震同志为军团政治委员,李达为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第十七师师长和政委分别由肖克和王震同志兼任;第十八师师长、政委、参谋长分别由龙云、甘泗琪、谭家述诸同志担任。同时,决定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同志为中央代表,随军长征。相继组成了红六军团最高指挥机关——军政委员会。任弼时同志为军政委员会主席,肖克、王震、张子意为委员。  相似文献   

4.
王震同志是我军的一员名将。他胆识卓著,能征善战,战功赫赫,名闻遐迩,已为世人所赞颂。 然而,在十年动乱中,王震同志被迫下放到江西红星垦殖场劳动三年。他在这里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扶正压邪,延纳人才,改造荒山,发展生产,继续为革命事业作贡献的动人事迹,却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道。 笔者早有写这篇文章之念,但是,王震同志却谦虚说:“我准备在那里干到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有人说我熟悉红星的一草一木,那是用文学词藻的夸张。说实在的,我在那里劳动不多,缺点错误不少,发过脾气,甚至骂过人。因此,称赞的话什么时候都不能讲。”因此,就一直没有动笔。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王震同志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开发建设新疆中的地位出发,提出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泛开展集资入股,发展合作经济事业(即股份公司),从事水电、水泥、建材和其他有利于开发建设新疆的生产事业。王震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使我们在贯彻去年赵紫阳总理要我们改变兵团经济活动中“一穷二死”的指示时,找到了一条新的资金来源,使我们得以从历年来资金不足,不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窘困状态中得到解放和自由;而且,更为重要的将  相似文献   

6.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欣然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周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这一题词既是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的殷切期望,更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
谢子长烈士毛主席写的谢子长烈士事略碑毛泽东同志给谢子长烈士的题词 朱德同志给谢予长烈士的 题词谢子长烈士纪念馆谢子长烈士纪念馆$子长县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8.
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35周年、原油稳产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分别为大庆题词.江泽民同志题词:“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李鹏同志题词:“继续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这是对大庆人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题词,就二次创业中如何发扬大庆精神,试谈几点看法.一、突出主场,特大应征神作为二次创业的强大粮神动力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容的大庆精神,植根于大庆开发建设的实践,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职工在开发建设油田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巨…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吉林省社科联联合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40年”理论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国家副主席王震给会议发来祝辞,他希望与会同志“从理论上探讨、研究好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的改革开放,切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会代表按照王震同志的这一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和探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界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切实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1988年10月24日,当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出席上海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充分发挥社联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讲话。此讲话经中央领导同志审阅,于今年3月在《学术月刊》、《文汇报》、《解放日报》上公开发表。今年3月19日,江泽民同志又为上海社联题词:“发挥社联作用,繁荣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和题词公开发表以后,全国各地报刊杂志相继全文转载,在社科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地社科联掀起了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讲话的热潮。云南省社科联也认真组织学习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和题词,现将省社科联机关部…  相似文献   

11.
1973年左右,王震让郭小川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取得联系。1952年时郭小川写过一篇河南许昌地委搞好宣传工作的报告,颇受毛泽东的好评,那时纪登奎正是地委主管宣传的负责人。也就是从那时起,纪登奎开始引起毛的注意,一步步提携,直到“文革”中担任了中央高层要职。 郭小川那时正被传言围困,在北京赋闲而不得其所。纪登奎好意地劝说老朋友不要再继续写庄则栋的文章,并和王震商量后曾想让郭先去女儿插队的河南农村,等待分配。王震多次找郭小川谈话,提醒他说“你不要辜负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中央领导同…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全面总结了我国教育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在全国亿万人民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热潮中,重温这一题词,对于统一思想认识、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在题词中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的现代化,很显然指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实现现代化.教育为什么要面向现代化,究竟应怎样面向,本文就此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3.
998年,社联系统双喜临门。一喜,经中央批准,江泽民同志1988年在上海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公开发表;二喜,江总书记为上海社联40华诞欣然题词。一个讲话,一个题词,体现了总书记对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表达了党中央对全国社科理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003械子惯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尹克升同志的题词~~  相似文献   

15.
包尔汉同志以八十九岁的高龄,完成了《新疆五十年》一书的写作。王震同志为这本著作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近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和祖国的命运一样,由黑暗走向光明。在此过程中,充满了艰难困苦和尖锐复杂的斗争,也赢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胜利。包尔汉同志是新疆现代革命史权威的见证人之一。他早年投身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就做出了许多有益于祖国统一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新疆解放后不久,包尔汉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又开始了全新的战斗生涯。他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致力于各民族间的兄弟团结,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老而弥坚,十分可贵。《新疆五十年》一书,是一部具有重大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述。为了庆贺它的出版,我们在这一期的卷首转载了王震同志撰写的序言和该书的最后一章。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纪大椿同志曾参加了这本书的整理工作,我们特地请他写了一篇介绍文章,一并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10月15日,自治区社科联将江泽民同志今年3月19日为上海社联成立40周年的题词和重新公开发表的1988年10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上海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印发全区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各地州市社科联,并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和“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年终工作总结的通知》.通知要求区级学会和地州市社科联,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做好98年年终总结和99年工作计划。自治区社科联发出学习贯彻江泽民题词和讲话的通知@君敏  相似文献   

17.
窄酬减,王任重同志给湖北省直属机关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题词~~  相似文献   

18.
删学烨咩必呼削趔 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桑结加同志的题词~~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伟大的领油和导师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敬爱的周总理曾作了“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光辉题词,深刻阐述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是对雷锋精神的科学概括。英明领袖华主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一贯非常重视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华主席最近亲笔题词,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江泽民同志出席了上海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并作了《充分发挥社联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在迎来上海社联成立四十周年大庆之际,应上海社联请求,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这一讲话于3月20日正式公开发表。近日,江泽民同志还欣然为庆贺上海社联四十周年题词:“发挥社联作用,繁荣社会科学”。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和题词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对社会科学工作和社联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社联进一步发挥团结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推进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殷切希望;更是对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