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围绕异化问题开展的这场争论,不是一般学术理论问题之争,而是具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的学术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如何捍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胡乔木同志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就指出:“对异化概念,要区别两种倩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伦理学会,于一九八四年四月七日、六月九日,两次召集有关教授、专家、学者等座谈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的文章。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乔木同志的文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它使我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对于以往的人道主义原则应该批判什么、继承什么,也使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  相似文献   

3.
刘英侠 《理论界》2012,(6):9-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本文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从异化劳动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著作,他从资本主义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分析了社会劳动异化的四种类型:即物的异化、自我异化、人与他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这些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正确解释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其中的异化概念进行现代化批判运用也是吾辈之任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最大阙失是对异化劳动具有的人道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对其进行扬弃是必然的。从劳动的历史形态发展看,异化劳动并非没有任何人道性,否则就无法认识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性。异化劳动存在的基础是私有财产,不顾条件地废除一切私有财产会导致更大的不人道。在私有财产还存在的情况下,异化劳动依然有其人道性。从异化劳动一般含义与异化劳动的类型看,判断异化劳动人道与否要根据劳动者意志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1983年,拙文《劳动异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表现和趋势》(简称《初论》)发表后,引起国内理论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它却引起了邢贲思同志的误解,从而受到尖锐激烈的批判。当时,我对照了邢贲思同志的《关于异化的几个问题》文章(简称《邢文》)和由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异化劳动范式的湮灭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格尔常说,往往人们自以为十分熟知的东西也正是最不理解的。后来19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口号叫“陌生化”,其意思是讲文学的本质是将日常熟知的现象通过艺术变形变得陌生起来,以达到重新震撼人心的层面(“剧场效果”)。学术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传统哲学解释框架,许多看起来已经解决的问题,在新的语境中都成为一个更高层面上的逻辑盲点,我fll不得不认真地重新审视,以求达及一个新的理论维度。这里,我们只界说一个概念,即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的劳动规定。在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相似文献   

7.
8.
张宗 《兰州学刊》2008,(Z1):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彰显着马克思独特的哲学视野。哲学思维框架内的实证的经济学研究也孕育着马克思思入人的现实存在的切入点—物质资料的生产。因而"异化劳动"概念虽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成熟概念,但在马克思哲学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转变后,开始建立新世界观科学体系的探索过程,继而深化其哲学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无疑是这种新世界观探索的重大思想成果。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概念、规定、作用等问题的阐述,探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幸福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是人通过物质活动、精神活动创造出产品,反过来这些产品又变成对立的力量来支配和统治人本身,使得人原本所具有的正常的人性和人的本质被压抑和扭曲。表现为劳动的异化导致劳动由乐生沦为谋生的手段;人的需要的异化导致价值失落和精神意识的异化,从而导致社会的冷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真正提升人的幸福感就必须做到: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促进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人际交往,促进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之前,马克思改造了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建立了自己的劳动异化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基石。剩余价值确立后,马克思改造并完善了自己的劳动异化论,突出了劳动条件与劳动相异化,使之更科学、更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异化主要是指异化劳动,这是一个具有哲学和经济学双重含义的范畴。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 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初的起点 异化一词原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颇为流行的术语,异化就是异己化,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脱离了自己,变成了异己的,敌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刚 《东岳论丛》2005,26(1):61-6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统一,但在提供效率、富裕和自由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解放生产力为宗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马克思批评过的市场经济负面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思想。异化劳动理论中折射出的人本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重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早期马克思研究史上,人们对《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评价很低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它存在着无法解决的"aporia",甚至可看作是循环论证。其实,在《第一手稿》"异化劳动和私人所有"这一节的最后,马克思提出的应该是这样一个关于资本出生的历史理论:人的"对象化活动"("异化劳动Ⅰ")带来了"基于自我劳动基础上的私人所有"("私人所有Ⅰ"),这种私人所有又带来了"属于他人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Ⅱ"),而这种异化劳动最终生产出了"资本主义的私人所有"("私人所有Ⅱ")。因此,从形式上看,这根本就不是循环论证;从内容上看,这相当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资本的原始积累"理论。但是,要完成从异化劳动推出私人所有的逻辑证明,马克思还必须将解释框架从"孤立人"的主客关系转变到社会关系上来。马克思是在《第一手稿》的最后才意识到了这一转变的必要性,并在《穆勒评注》中通过对"交往异化"的研究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转变,从而最终解决了异化劳动理论的"aporia"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对象化并不一定导致劳动的异化,也就是说,劳动的异化只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才会使劳动的对象化变为劳动的异化,因此,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劳动的对象化,而在于在何种生产关系中劳动的对象化成为劳动的异化。马克思揭示出劳动的异化、外化、外在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家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对工人进行剥削与掠夺,而这种对工人的剥削与掠夺却被资产阶级学者描绘成为自由、平等与正义。因此,揭露资本主义所谓的自由、平等、正义的真正本质,正确理解和区分马克思劳动的对象化与劳动的异化,便成为马克思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认为它的实质是辩证矛盾,并就此对胡福明同志的观点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19.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份。学习并掌握这一理论对于贯彻“十二大”精神,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一、复杂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马克思对形成价值的这个实体,依据不同的劳动技能又把它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不需要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所具有的劳动技能。复杂劳动则是指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有些劳动者由于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使其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较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通过对私有财产的考察,进而打开了异化理论的世俗批判道路,并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中使得异化理论的建构开始由主体异化阶段向劳动异化阶段过渡.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演变,一方面涵射了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并超越后者实现了对黑格尔对象性思想的批判,另一方面隐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