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说《孤独者》中,鲁迅对死亡极尽笔墨地刻意渲染,其用意直指人类普遍的精神困惑。鲁迅通过对死亡本身的叙述,探讨了生存与死亡这一人类困惑并永远困惑的哲学命题,而鲁迅又将这一命题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探寻。这也是处于精神困境中的鲁迅对自我处境的挣扎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小说的叙事模式可以总结出不同的几种类型。本文以“人化”、“悲剧化”、“道德化”为三部曲来分析《羚羊飞渡》、《再被狐狸骗一次》、《母象冢》三篇动物小说的叙事模式,在分析过程中,注重结合自身阅读小说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而不拘泥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试图借此来对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人类的反省和思考做出简略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成长困境是铁凝小说中的独特一隅,她将细腻的笔触伸向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层面,从家庭和社会两个角度深刻地揭示出困境之于青少年成长与人生选择的重大意义,并期待克服成长的压力与困惑,最终实现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心灵高贵的宣言。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高兴》这部小说通过对城市拾荒者这一特殊人群的生活写照,不仅真实地呈示出富足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另面贫困,而且透过农民工噬魂的遭遇,有力凸现并发掘底层农民工充满盘诘的精神困惑,从中表达作者对中国当下现代化语境中农民的真切关怀与城乡关系问题的深切思考。  相似文献   

5.
小说的特性在于对人类心灵的热情关注,小说所能做的是要充分表现出心灵探索的深度。小说的使命就是通过想象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从而开拓一个人类的精神世界。小说往往要从人性的黑暗处指向光明,在充分展示面对人性堕落的疼痛之后走向对人的主体性的皈依与升华。小说家必须坚持崇高的原则,弘扬理性精神,勇敢地在心灵世界里寻找人类通往幸福的幽径。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穆西尔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主人公特尔莱斯总是对现实中那些理所当然的事物进行哲思,在同一瞬间进入不同的两个世界,穆西尔借此开始了他对20世纪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以及人类认识能力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通过论述这个特殊人物从进入困惑到摆脱困惑的令人不可思议过程,探究穆西尔如何捕捉微妙的“另一状态”。  相似文献   

7.
布尔加科夫在科幻讽刺小说《狗心》中运用了富有特色的动物叙事方式,通过动物内聚焦视角与人类非聚焦视角的转换来呈现、观察相同或相异的事件,提供完整丰富而多角度的信息,并延伸出动物与人类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展现苏联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的命运遭遇和精神追求。而动物作为小说中的功能性角色,对人类进行隐喻,二者相互对比和映衬,从侧面展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之下人对动物的统治和掠夺。  相似文献   

8.
京派小说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残缺的悲剧世界” ,并深刻地展示了这个世界里强烈的“个体生命冲动”与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困惑 ,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这种“残缺”意境的营造是通过生命的“非必然死亡”和“不可知走向”来共同完成的 ,这种独特的审美视角使京派小说创作具有了本质上的群体性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9.
成长小说以其充满人文的关怀注视人类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苦难,尝试在成长中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美国成长小说作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展现成长中的主人公的困惑,另一方面注重叙事技巧的使用,包括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话语的儿童声音的运用,内心独白,内心剖析以及心理分析.所有这些,都增强了小说的叙事性,扩大了小说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体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它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对战争恐惧的感悟与理解、死亡的抉择、孤独的守望与无声的反抗之中。它通过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离开学校,在纽约闯荡三天中的精神痛苦和心理矛盾表达出了塞林格个人的悲观意识和他自身处境的困惑与迷惘,并对小说主人公的执迷与心理困境充满了悲悯与同情。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很大程度归因于他在小说中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分析反射出的哲学思想。本文以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为基础来分析其小说中深厚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法国当代著名剧作《终局》与中国小说《活着》及戏剧《彼岸》的分析,意在比较作品中反映出的中国与西方世界在遭遇社会剧变时的不同人生态度,并揭示这几部作品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对人类产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祖先》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深刻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以童话(寓言)手法隐喻了现代社会里人迷失自我、失去完整性、焦虑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对人的追寻自我、确证自我的艰辛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本文着力通过对《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分析来探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本质、并寻觅出一条通向"存在"——"完整"——"自由"的实现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可谓成长小说的典范,它生动揭示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历挣扎与困惑,并因此受到历代青少年的喜爱。本文着重分析造成主人公霍尔顿成长困惑的外在因素,旨在揭示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明冲突下的人性对话--评库切的小说《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是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的代表作.小说以极端特殊的社会环境--南非为背景,采用复调的形式,展现文明冲突下的人性对话.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对人类现实生存的困惑,意在探讨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适用性问题,小说因此具有了丰富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故园之恋--论萧红的家园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园意识”是萧红情感链条中丰富而复杂的一环,萧红将生命中这种最深切的情感融入以家园为题材的小说中,传达出她在漂泊生涯中对童年生活的重新体会,对生命的感悟。萧红的儿童世界表现出具有人类学意义的生命原初体验;她在固守家园的劳动身上,以土地--家园中的个人生存形式来透视人类生存处境,揭示出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印度之行》作为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最后一部小说,在文学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源自它独特的创作技巧,即扩展意象。作品通过小黄蜂和水两种意象物的阐释来揭示当时印度社会环境中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心态所造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等问题上的不安与困惑,并以此唤起读者对人生哲学的深沉思索。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情结,她的小说《中国佬》就是例证。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在实现“美国梦”后产生的空幻感印证了当代华裔文学叙述中的文化悖论现象,即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生存状态的悖反现象。  相似文献   

19.
神话的演变和小说的形成商志荣神话,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样式,而是原始人类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结晶,是原始文化的综合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神话又是文学艺术的源头和最深层的土壤。笔者试图通过对神话演变的分析,寻找出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及其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邱国记事》是英国现代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一篇颇具特色的小说,篇幅虽然不长,但却很能反映这位女作家的创作倾向。小说主要描写了游玩邱国的男男女女,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情节,但在伍尔芙的小说里,主题与形式紧密相联,虽然作者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去,但其前后主题却是连贯的。作者在小说里试图从最初紊乱的印象中创造出一种和谐来,所以通过检查一个人内心思维来表现这个人物成了伍尔芙小说的中心。此外,作者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以及非人类中的生灵同人类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活力和观点。而作者的描述,人物的内心独白以及断断续续的对话则构成了《邱国记事》的主题之声,戏剧般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到了小说的结尾,各方之声汇融在一起,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作者就是运用这种"蛛网状"式的现代主义小说的结构形式渐渐地将人类同非人类融合在一个统一整体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