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邹永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儒学长期居于官方哲学地位。官学地位制约着儒学的发展,使它变成封建社会的辩护意识;既促进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也导致其逐步僵化。儒学在失去其官方哲学地位后,至今仍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这启示我们必须对它重新研究,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张荣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汉代太学正式成立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世界教育史上仅见的。它的历史作用为:一、使儒学成为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二、为地主阶级培养了大批官吏及其接班人;三、使统治阶级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利其统治世代延续。汉代建立太学是中国地主阶级利用教育阵地来巩固本阶级统治的一项成功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83-91
刘安及"淮南学派"对《淮南子》的思想著述,根本意图在于为"刘氏"立言,其中隐含着"王朝政治"与"王国政治"的双重立场,因此实际上表现为为"刘氏"天下立言与为"刘氏"王国立言的复杂意涵。基于此,刘安对《淮南子》展开以"道治"为核心理念与视野的文本结构规设,并将汉代黄老治国方略推向贯通天人古今、心身国同治的内圣外王新道学,为西汉王朝的现实发展构建出一种具有总体性指导意义的黄老新"道治"思想体系。在《淮南子》文本结构的谨严安排中,刘安还表达出追求"道治良序"的深层的内在诉求,试图实现世俗性的政治秩序与超越性的心身秩序的交互融契,促使西汉统治者获得更为良好的政治主体发展状态,进而推动西汉王朝走向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用历史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了司马迁历史价值哲学的基本特征.认为迁从朴素的自然主义人性论思想出发,把主体的需要,情感视为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把人的社会理性意识看成历史进程的调控系统,情感与理性的交织,构成人类历史的经纬线,最后指出了其价值哲学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