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霞 《南方论刊》2011,(10):97-98
在歌剧的诸多构成元素中,歌剧音乐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它通过声乐和器乐的不同形式诠释着歌剧中人物的不同心理,性格,特征,推动着歌剧中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矛盾的冲突,使得人物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得戏剧构思活灵活现,生动巧妙,使得歌剧的生命形式鲜活丰盈。但歌剧音乐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和构成歌剧的诸元素相互依存,有机结合,浑然天成的。  相似文献   

2.
宫云湘 《理论界》2005,(11):169-170
文章认为贝尔格的歌剧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文章对贝尔格的两部作品《沃采克》和《璐璐》进行了较详尽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姚屹东 《理论界》2006,(5):182-182,239
威尔第的早期歌剧创作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异族压迫的精神,使他一举成名。中期作品以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提炼的音乐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人物性格面貌,内容触及一定的社会问题,使他成为世界瞩目的大作曲家。后期的作品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歌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歌剧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一些优秀的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中国歌剧作品业已呈现于世界舞台,中国歌剧演员的表演水平也受到国际业界的认可和外国观众的喜爱,中国歌剧呈现出了可喜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刘喜 《云梦学刊》2010,31(2):131-132
瓦格纳在歌剧创作中,极力寻求具有戏剧表现功能的音乐形式。他利用管弦乐这种具有强大戏剧表现张力的纯音乐形式,作为音乐表现戏剧的载体,来渲染戏剧情节与烘托戏剧效果,用它作为主导载体方式,来表现戏剧的情节和内容,并为歌剧的内在戏剧对情节作无言的解说与评论.使外在戏剧与内在戏剧在丰富的管弦乐音响色彩中得到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歌剧作为最丰富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在日常教学和小型音乐会中往往需要钢琴作为伴奏,本文从音量的控制、弹奏时模仿乐队、自由速度的处理、前奏与间奏的演奏、织体的省略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歌剧中钢琴伴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8.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模式引领了歌剧发展,但并不是理想的创作,其中参杂了许多不利于歌剧发展的因素,故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歌剧黑暗时代。文章对这一时代的歌剧进行了分析和展示。  相似文献   

9.
10.
与西洋歌剧拥有相同审美标准的表演形式不同,中国歌剧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表演形式,一种是西洋歌剧模式的表演形式,另一种则是民族歌剧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这两种表演形式逐步走向融合,共同构建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中国歌剧表演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歌剧作为艺术舶来品,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人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充分利用本民族的音乐资源和文化基础,探索并创造出适合本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风范。随着各地歌剧院建设热的兴起,中国歌剧的硬件建设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软件建设严重滞后,体现在歌剧文学原创力的不足,以及在探索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方面的艺术追求力的衰退,这成为中国歌剧文化发展的一种瓶颈。必须确立以艺术文学自创为本位,以本民族的歌剧艺术为本位的原则,将西方歌剧的文学艺术都定位在为我所用的意义上进行开发和借鉴,这才是中国歌剧文化发展的正确路向。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期间,会战工委在冬季政治整训中,在党员、干部、职工中间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会战政治部布置战区文工团排练演出歌剧《白毛女》的任务,就是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可以说,歌剧《白毛女》以及其他一些歌舞说唱节目的巡回演出,极大地鼓舞了会战干部职工的斗志,使他们树立了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艰苦奋斗一辈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及其代表作品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白俊卿 《理论界》2012,(3):121-122
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在音乐创作方面,立足于生活本身,通过演唱来还原客观现实生活的困境,用美妙的演唱为我们展现人性中邪恶、丑陋的一面。成功塑造了薇奥列塔这个被侮辱、被迫害妇女的悲惨形象,揭露了上层社会伪善、阴险的丑恶本质,让人们从各种丑恶的现实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冷酷和凶残。并希望观众通过音乐的启迪超越人的自身的有限性,重新找回人性中的仁爱、忠诚、善良等美好品德和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歌剧艺术中,音乐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吞并着文学.在文学母本向歌剧剧本的转变过程中,文学母本变得支离破碎,故事情节变得零散而不完整,情感场景成了表现的中心,但也正是在这种同化和异变过程中,文学与音乐的言说优势实现了整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审美素质.歌剧由此被称为是一种最激动人心、最壮观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7.
殷琴 《学术探索》2012,(9):166-168
一部歌剧能够流芳百世,不仅是因为旋律优美、故事动人,更是因为饱含其中的不被时间和生命所磨灭的人文精神。对善恶美丑的追求与批判,使歌剧在主题、表达方式、表现技法上不断的自我完善,以期待与观众达到共鸣。本文通过对西方歌剧作品的起点《奥菲欧》与中国首部歌剧《白毛女》的分析,探求人文精神在中西方歌剧发展变化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宋杨 《云梦学刊》2015,(2):109-111
中国民族歌剧《木兰诗篇》源自南北朝时期的民间叙事歌《木兰辞》,是与国际接轨的第一部民族歌剧。系统研究民族歌剧《木兰诗篇》中的花木兰艺术形象,从唱段中的音乐旋律特点、演唱特征以及舞台表现等方面来具体分析对"花木兰"艺术形象的塑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们对这部歌剧的认识,体会歌剧中人物角色的内在魅力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宫云湘 《理论界》2006,(11):177-178
《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是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极其重要的一部歌剧,结束唱段《爱之死》是整部歌剧中的点睛之笔。这部作品与歌剧中的《前奏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结构与思想脉路。在《爱之死》中,整部歌剧体现的世界观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所以说,《爱之死》唱段在音乐表演上的准确诠释对于整个歌剧作品的把握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从歌剧中的音乐语言出发,从音乐表演内容入手,对《爱之死》唱段进行音乐与角色情感上的分析,力求达到完整的舞台效果。  相似文献   

20.
浅析歌剧与艺术歌曲之间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