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莉  许起科 《办公室业务》2023,(24):158-160
文化自觉是一种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自我认识,是一种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心,因为相信,才能将本民族文化内化于心,才有定力能够成为引导本民族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根,是融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源,是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魂。  相似文献   

2.
郭瑾 《经营管理者》2013,(23):342-342
一个民族的兴盛,必定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而校园作为培养民族未来的摇篮,其文化正是莘莘学子们成长所必须汲取的精神食粮。本文旨在对校园文化的含义、地位与功能进行探讨,为诸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秦璇 《决策探索》2015,(3):75-77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在当今社会凸显的文化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指出:"建设河南文化产业,要求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河南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魂与体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5.
只有真正参透了企业文化之魂,并紧紧围绕这一灵魂进行准确定位、创意策划和拍摄制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电视宣传片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6.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塑造民族之魂。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相似文献   

7.
杜凤羽 《决策探索》2009,(18):67-67
教育事业关系着整个国家及民族的未来,师者乃是社会的精魂。而师德,则是师者之精魂。热爱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不断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前提;而“爱生”情怀对于教师来说是一切爱的基础。精之于内,在于不断修炼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专业技能:魂之于外,在于一言一行、待人接物、处事为人正直诚善,堪为表率。只有在对事业的无悔追求和全心热爱中树立起崇高的师德,才能奏响人生的幸福乐章。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在当今社会凸显的文化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指出:“建设河南文化产业,要求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河南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地处中原的河南“大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生产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宗晓麟 《决策探索》2007,(13):89-90
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之魂,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育价值.2000年9月,沿着"全面发展,争创特色"的改革思路,郑州市二七区汉川街小学开始实施民乐艺术教育,以民乐教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俞杰 《领导文萃》2013,(19):125-12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文化建设作为十二点的其中一点来写,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兴国之魂"。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当官无德,为人无魂,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  相似文献   

12.
教育事业关系着整个国家及民族的未来,师者乃是社会的精魂。而师德,则是师者之精魂。热爱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不断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前提;而"爱生"情怀对于教师来说是一切爱的基础。精之于内,在于不断修炼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专业技能;魂之于外,在于一言一行、待人接物、处事为  相似文献   

13.
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精神支柱。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来衡量,建设国际化城市更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模型构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通过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员工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和塑形工作等管理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建设方兴未艾。然而,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究竟构建成怎样的模式才能真正成为企业之魂,使我们的企业适应加入WTO后的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呢?本文提出一个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模型的方案,以供进一步研讨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础是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一定要把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益放在首位,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对我国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不足之处,并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机制进行了法律和制度上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稻城亚丁     
《经营管理者》2012,(20):7-7
"这里有你想象中的一功,也有你想象之外的一切。"这里就是稻城亚丁,一个香格里拉之魂驻足的地方。踏上这片土地,总有一种风景让人震撼,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流泪。她不仅荟萃了最令人震撼的山脉、湖泊、冰川、草原等壮丽景观,还有圣洁的雪域神山,五彩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能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育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立业之本,教育界中常言“学校之魂是教师,教师之魂是师德”。师德包含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挚着的追求,对学生无私而宽广的爱,这是教育的基石,是师德的核心。爱事业是爱学生的前提,爱学生是爱事业的具体表现。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具有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格、启迪学…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民族之魂,思想政治教学也离不开创新.在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我总结了如下创新方法:转变学生被动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靖 《管理科学文摘》2011,(34):189-189,195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与经营是是陶瓷文化产业之魂,是陶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关键。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也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地区文化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经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从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模式、管理模式四个方面探讨改革。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民族文化对其的推助作用,另一方面有时民族文化某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可能游离于民族文化之外,而民族文化必然也要以民族经济发展为坚实基础。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发展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