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经治 《决策》2014,(12):70-71
<正>未来的中国不可能是单一的制造大国,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服务大国,而是制造服务业大国。2013年我国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制造业,从2014年来看,这种趋势仍在加速。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服务业开始制造业化,制造业也开始服务业化,两个趋势中后者较为明显。据统计,2013年我国服务业占比首超制造业是因为制造业在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即制造业开始服务化。未来的中国不可能是单一的制造大国,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服务大国,而是制造服务业大国。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发展制造业的问题再次受到各地重视,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舆论呼声很高。从建国之初的重工业化到改革开放后的轻工业化,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很多地区工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一个突出矛盾。特别是对于那些与传统的老牌重工业城市相比体积较“轻”的城市,如何能在制造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各地方领导关心的问题。不久前,深圳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工业适度重型化的决策,为城市制造业的发展做了一个新的定位,其观点和做法对内地城市如何发展制造业很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造业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本文从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薛涌 《领导文萃》2015,(4):120-122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崛起,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似乎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被许多经济学家欢呼为中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检视现代史上的大国崛起,靠廉价劳动力是无法维持大国地位的。中国要崛起,要依靠建立在高劳动生产效率基础上的劳动力。经济学鼻祖预言大国兴衰市场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高工资不仅刺激国民财富的增长,也是国民财富增长的自然征候。高工资并  相似文献   

5.
袁鹏 《管理科学》2008,21(2):94-104
利用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的改进框架,从增长绩效的视角,研究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在1988年~1997年和1998年~2005年两个时期相异,前期为资本深化,后期为技术进步;地区差异演变的驱动因素并非增长的主导因素,表现为在前期技术进步驱动地区差异趋于扩大,在后期资本深化主导地区差异趋于缩小.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制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破解这个困局,不仅要在“制造”上花力气,还要在“服务”上动脑筋。许多中外经典案例都说明,“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同迈进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个农业大国,传统农区在我国的土地面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传统农区的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农区通常意义上指的是那些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正面临重构,为了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本文考虑生产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将制造业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纳入产出变量,首先构建SBM模型对我国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接着对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地区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采用Tobit模型对全国及东中西地区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历年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44,总体处于中低等发展水平,省际差异显著。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制约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统计期内东部地区综合效率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规模效率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效应分别为0.079、0.123、0.172和0.104。除经济发展水平外,研发投入、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制造业能源生态效率影响程度均不相同。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能源生态效率,缩小空间差异,总体上应采取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改善国企公司治理等,而各地区应依据综合效率分解结果及各因素影响效应采用相适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西部地区2003~2011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数据,从行业细分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具有促进作用,并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对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小。这与全国层面的研究结论有差异,反映出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泓 《管理世界》2005,(12):85-94
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一般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包括5个关键环节,即:(1)对当地市场的必要保护;(2)对当地市场的培育;(3)后发优势的作用及其利用;(4)市场机制的作用;(5)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另外,大国条件以及技术可获得性和技术差距等因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条件的满足和实施是在当地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归结出历史上存在的促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中心建设的3种典型模式,并分析了传统的大国模式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依附发展模式的实施条件以及局限性,指出在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建设,从而促使当地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自立发展模式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最佳模式选择。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这种自立模式实现的条件以及所面临的国际约束。本文的分析具有探索性,作者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讨论或批评。  相似文献   

11.
王晓雅 《决策探索》2014,(17):12-16
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应对外部冲击、抵御风浪的压舱石。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内容,在当今世界上,是否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已成为衡量-国或-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和工业的强大对任何一个强国而言都是“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2.
交通基础设施视角下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区位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2000~2014年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的区位熵存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公路密度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知识溢出效应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能显著促进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规模经济、资源禀赋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兴省重器     
正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应对外部冲击、抵御风浪的压舱石。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内容,在当今世界上,是否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已成为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和工业的强大对任何一个强国而言都是"立身之本"。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而在工业的41个大类中,制造业就占了31类,所以建设先进制造业是河南实现工业强省的应有之义,更是兴省富民的一大重器。  相似文献   

14.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中国还不是制造强国,管理经验也非常薄弱。  相似文献   

15.
成本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等环节。本文从笔者多年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经历,以对多数中小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况剖析,探讨管理提升的空间。这些年来,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成本优势,我国也因此成为制造业大国。但,眼下伴随人日红利逐步削减,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制造业也遇到了寒流,不少外资企业搬离中国去东南亚寻找成本“洼地”。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主动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国际产能分工中扮演的角色,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成本管理无疑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在中小企业的将面临的一项重要管理提升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范剑勇 《管理世界》2004,(11):77-84,96
目前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尽管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正在增强,但其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相当严重。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本文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本文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在产业转移方面,本文还发现短短4年内该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激烈的空间调整,上海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极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该区域内的总制造业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其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持平而基本保持其制造业份额不变。  相似文献   

17.
<正>各位企业家、各位嘉宾:非常高兴受主办方的邀请来参加今天的大会。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对"第二届四川品牌大会暨中国西部人力资本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也向获得杰出品牌、优秀品牌等各项奖项的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希望看到有更多的四川品牌成长为国家的品牌、世界的品牌。从2011年中国制造业以19.8%的份额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以来,我们制造业的份额不断地提升,至2018年,中国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的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新能源方向。在这个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各国都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而作为一个消费大国的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制造业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使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走自主转型之路提供契机。本文在分析该制度施行过程的基础上,借助2012—2018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整体上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督察批次的增加,该制度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加深,其对东部地区、大规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是一国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的基础.纵观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发展历程,资源约束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建立了评价资源约束型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处理软件SPSS13.0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评价制造业各行业ASD(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简称),最终提出资源约束型制造业ASD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