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凌 《人才开发》2006,(9):33-34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江苏中大建设集团是在昆山成长起来的“新昆山民企”,在用人方面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就是惟才是举,量才录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决不因“疑”而将人才拒之门外;“用人要疑”,就是在放手用人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机制,及时提醒,严格纠偏,决不因“不疑”而放任人才自我膨胀导致失误。  相似文献   

2.
一、育人和用人一体化是人才开发的基础 所谓“育人和用人一体化”,第一层意思指的是在人事管理中,培养人才要与使用人才相结合,如果对人员“先培训,不使用”,就不能使人力转化为人才,也就不能真正做到人才开发。第二层意思是,使用人才时不能忘了对人才的教育培养,也就是即使挑选了好马,但是不让它吃草,这匹好马终究会死去,好马成不了“好人才”。因此,育人和用人两者是相辅相承、有机联系的,这不能割裂开来。一体化就是整体化。育人要想到用人,用人必须考虑育人。当然,一体化并非是合二为一,育人和用人各有各的功效,谁也代替不了谁。 所谓“人才开发”,指的是把人才潜在的能量充分地加以开掘出来,并加以发展和发挥,使之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巧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如果方圆分离,则用人效果会明显降低。领导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与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虽然可能会一团和气,但是由于缺乏竞争而难有大的贡献。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  相似文献   

4.
一、把好“用人关”人才,是兴邦之本。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竞争。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振兴国有企业,实现“两大目标”,缺乏人才将一事无成。选用什么样的人才,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是个重大原则问题。以往,一些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教训正是由于用人...  相似文献   

5.
伴着新千年钟声的回荡,全球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世界对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和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滞留国外的各类专业人才已高达 30万人之多,加之陈旧的用人机制,这些都成了阻碍中国“入世”后生产力发展的一道道“屏障”。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面对咄咄逼人的全球性人才争夺战,中国庞大的“新千年人才工程”迅速打响,传统的选人用人“坚冰”亦迅速被打破。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得以“择巢而栖”—— 重金揽才浮出水面   毋庸讳言,中国人才的价值是伴着改革…  相似文献   

6.
方秋国 《人才瞭望》2006,(10):81-81
领导用人有“方”、“圆”之分。“方”指用人的原则性,包括用人的规范和范围;“圆“指用人的灵活性,包括用人的技艺和策略。前者是用人的内在要求;后者是用人的艺术形式。领导用人的方圆艺术即“方”与“圆”的辩证统一,也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过于求“方”,可能有“迂腐“之嫌,会导致下级和群众敬而远之;过于求“圆”,则会有“圆滑“之嫌。两者的结果都是没有用好人,没有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都是领导不称职的表现。现代领导要想做到“方”与“圆”的辩证统一,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用人上对年龄线的“一刀切”,已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投下了阴影;树立科学的用人年龄观才能更广泛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用人是面“镜子”宋守卿“只有谋事业的人才会用干事业的人”。这句话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点透了古今中外因用人导致兴衰成败之真谛。笔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用人也是一面“镜子”,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自省自律地照照这面“镜子”,并且作为当前党性。党风教育活动的一...  相似文献   

9.
重资历轻能力,人才“脱节”。何为资历?意即一个人的工作阅历经历、经验、成就的统称。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用人机制影响,不少人把资历看作能力的积累,总认为工作时间越长、经验积累越多、办事能力越强。殊不知“姜是老的辣、梅子嫩而酸”。这种用人上的“论资排辈”做法,不仅压抑了人才,滋长了“保饭碗”(人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稳怕乱)的不良风气,而且还会引发新老人才的青黄不接。  相似文献   

10.
日前,人才学专家王通讯在谈到如何树立“首都人才”观念时指出,各界都要学会“用人不养人”,进行低成本的人才投资。并强调不养人而用人,才是用人上策(2月14日《信息日报》)。语出惊人,给人耳目一新,与机构改革以来一片“养起来”的呼声唱了反调,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近年来,不少报刊针对人员精简载文呼吁:“还是养起来”,还说:“这种办法不失为一种积极稳妥的改革之路,有利于保证人员精简的顺利实施,而且不是阻力重重甚至挪不开半步。”究竟谁的观点正确,这就要看中央机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人才工作,如报告中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2.
说到用人,自古及今,一般都会联想到官职。多少年来“学而优则仕”观念根深蒂固,致使在用人上走入“人才就要当官,当官才算人才是,官越大才越高”的官本位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进入干部系列,才能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解决房子、票子、位子、车子、儿子等各种待遇问题。 有没有办法使人们不挤官道这座“独木桥”呢?辽宁省东宇集团实施“两条人才并行线”的办法,作了有益的尝试。报载“东宇”在企业内部相应组建了“企业家团队”、“专家团队”、“技师团队”三大团队级别,受相同级别的待  相似文献   

13.
“都市频道”的中原人才聚焦继河南电视台一套节目上星之后,1996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厅、电视台的决策者们,经过深思熟虑,审时度势,决定开发第二套节目,取名“都市频道”。其定位是以都市人群为主的传播对象,以社会新闻为龙头,集新闻、影视、娱乐、社教、服务于一体的内容风格。“贴近普通百姓,服务都市生活”。面对没有人员、没有资金、没有编制的困难,怎么办?决策者们决定首先从改革用人制度入手,借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以及河南《大河报》等用人机制,到广阔的市场中去选拔人才,采用“第二用人制度”的全…  相似文献   

14.
选拔和使用人才,直接影响着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以及运转的效率,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为政在人”,选人和用人得当,国家才能振兴发达。反之,则背离民心,甚至丧失政权。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不重视选人用人的。 一、事业为本,重视人才 周恩来曾多次指出: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这里所说的人才,是指有学识、  相似文献   

15.
王选 《人才瞭望》2013,(2):60-60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查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16.
所谓管理 ,就是营造一种好的竞争机制 ,把人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从而推动企业高速高效发展。人才竞争是其核心内容 ,用人市场化则是其最佳的运作形式。把舞台变为擂台 ,实行充分竞争 ,是江苏三毛集团人才竞争机制的新特色。“三毛”实施全球化经营 ,必须拥有足够的人才 ,人才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技术要升级换代 ,人才更要升级换代。“三毛”将未雨绸缪 ,全面推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抬高进入门槛 ,优化人才结构。所有岗位 ,一律实行公开招聘、公正考核。天南地北 ,只要企业需要 ,你又有这个能耐 ,不用搞关系 ,不用跑路子 ,今天报名、明天考核…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也成了政府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许多民营企业纷纷从“起步创业”阶段走向“做大做强”阶段,政府人事部门也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他们相应地调整人才思路、改进用人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着重实现以下人才管理的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8.
才市风向     
《人才开发》2007,(1):59-59
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小语种成“香饽饽”;招聘单位用人观念发生转变;百名高层次人才在江苏海安创业。  相似文献   

19.
新任省长杨正午同志,就职那天,提到用人时说:“我没有最亲近的人,也没有最疏远的人”。他的这句话,曾轰动了新闻界,在全国造成了良好的反响。 作为一名人才研究工作者,我们不禁要为这位省长独具新意、颇具特色的用人观拍手叫好! “没有最亲近的人,也没有最疏远的人”。换句话说,用人,不被私人感情所左右,跳出“私情”的纠缠和羁绊,而以德才条件、工作需要、工作实绩为标准,正是领导者在用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各级人才市场应运而生,打破了人才单位和地域所有的界限,为单位择优用人和人才自主择业创造了条件。但是,在人才交流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假冒”现象:一些人通过各种途径,搞到假文凭、假职称,假奖励证书等“硬件”,骗得某种“人才”的资格;一些人剽窃他人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