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靖 《船山学刊》2004,(2):161-164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一切活动都具有审美性质,都是人在感性形式中对自己的本质进行的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因而或多或少都包含着审美因素,显示着某种程度的审美意义.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质特征就是审美,是一种使创作者和欣赏者心灵获得愉悦的情感活动.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现象能动的艺术反映,是作家按照艺术美的规律来构建的,是作家对社会生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书中认为,在美学研究中不存在哲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困惑,因为美学研究已放弃了对诸如"美是什么"的终极问题的追问,而转向研究更为具体实际的问题,如"艺术品是什么"的问题.的确,对艺术品的理性把握构成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对艺术品作出了科学的全面的认识.本文将表达笔者对文学作品的美学思考及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2.
审美活动的主干是审美体验,必须从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相贯通的观点来把握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源发于现实的生命体验,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遭遇与感受来谈审美,审美便成了空中楼阁.但现实的生命体验并不等同于审美体验,需要下一番提炼与纯化的工夫,实现自我超越,才能上升为审美体验.自我超越的途径是将原有的生命体验予以意象化改造,使之成为可供观照的对象,并以审美的态度给予再体验,这一从生命体验向体验生命的转型,亦即审美体验的生成.生成后的审美体验更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衍化过程,即经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而进入审美领悟和审美愉悦,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境界下的生命感发,而审美活动的总体功能便在体验生命以感发生命之中充分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类面临文化商品化、工具理性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思想零散化等精神危机,在全球化语境下,可通过审美的超越,即超越实用功利、超越现实生活的道德观念、超越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超越自我来解决这些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4.
文艺审美超越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南珊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19-121
文艺审美超越是我国现代语境下文艺理论和美学新发展应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系统的关节点。文艺审美超越主要包括审美愉悦、审美和谐、审美自由三个递进层次,以及时空性超越、介体性超越、诗意性超越、灵应性超越四个构成维度,具有内在性、生成性、开放性、升华性、独特性五个基本特征。它是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经验性与超验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相度圆融中动态生成的,审美升华能力的提升对其有着关键性作用。文艺审美超越强调对现实超越和自我超越的一体化,其精神特质和价值指向在于个体自我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并以超越之美而为美立极。  相似文献   

5.
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展示,以及当代民族艺术发展的路径与取向,概括为“发现优势、坚持创新、走向超越”。一是民族艺术发展,就是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与现代化传播手段与途径优势;二是当代民族艺术的创造须深入到民族文化结构的层面,开掘其内在资源,把握其精神内核。继而借此进行新的、相适于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创造,做到民族性、地域性与现代性完美融合,形成有创新的艺术样式,才可能不断焕发生机;三是民族艺术审美文化资源得到合乎规律的、有生机的利用与展示,不断获得新的生长点,实现持续发展。则必须依托于民族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重超越”.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审美超越 ,它带给人的既是现象和现实 ,更是本质和理想 ,人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艺术审美超越性的实现依靠审美变形 ,依靠艺术家与现实生活的双向建构。当自然外物成为融合了艺术主体意识的“第二自然” ,艺术便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审美想象力由审美想象再现力、审美想象扩充力、审美想象组合力构成。文学作品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语言训练;积累审美表象,提高表象质量;理解作品蕴藉;丰富知识经验;发展联想能力;加强对客观逻辑和情感逻辑的认识;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8.
国内的审美超越研究,以“后实践美学”各家最为看重.潘知常的生命美学与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更是其中代表,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生命美学与超越美学的审美超越理论虽然分属不同的美学体系,但是对两者进行深入分析,仍然可以归纳出一条承继线索.这条线索,外在地植根于两者审美超越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内在地又通过各自审美超越理论的不同特征折射出来,使后实践美学的审美超越研究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9.
通常意义上,人们会肯定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对促进实现现实中的公平正义所发挥的作用,却忽视了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诗性正义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诗性正义是在艺术的范围内讨论的正义范畴,它的力量来自于个人的审美体验。全面理解诗性正义这个词并对这个概念产生认同感,我们需要辨别它与其他正义的区别,探寻它的存在依据以及它之于现实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审美超越——走出德育生态环境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生态强调系统中的整体性原则,所以,学校德育应重视它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互动,主张生活化.但是,德育生态环境的两大要素--"私人环境"和"公共环境"在本质上存在着"无私性"和"自私性"的矛盾困境,即道德的超功利性和个体需要功利性之间的强烈矛盾这种内在价值尺度的深刻矛盾使得道德的个体实践者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混乱,它使得道德言说苍白无力,这是目前德育生态环境研究的困境所在.审美对社会现实生存法则的超越和对现代存在式悲剧的超越,使人从日常功利的状态和麻木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超越欲望躁动、超越极端物质的社会价值观念,最终与道德达成默契,在生命的自由开放状态中,二者形成和谐共振.这种超越是自主、自由、有序和无限的,它不仅弥合了德育生态环境两大子系统"私人环境"和"公共环境"的内在矛盾,还真正实现了德育最本质的意义,因此,它是德育生态环境中无限绵延的绿洲,是德育生态获取永恒生命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思维方式和历史背景的不同 ,中国人的文化超越意识较弱 ,西方人有很强的文化超越意识 ;中国人以温和的方式进行文化变革 ,西方人以激进的方式进行文化反叛。中国和西方在文化超越方面的差异对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是有限性的经验主体,又有对存在的超越追求。审美超越是存在意义的实现方式,是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是"内在超越"的生命哲学,它以诗性精神彰显哲学智慧,最能体现审美超越的特征。其超越性具有三重构成:自明性、主体间性及自由性。揭示其意义,将为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诠释提供新的方式,并为人类精神的困境提供哲学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93-99
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审美与功利目的相伴而生,美依附在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边缘而存在,审美以实用性和功用性为目的。超越实用功利目的,获得独立自足的发展空间是审美和艺术努力的方向和最高境界。但是当审美和艺术完全摆脱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附庸地位时,往往走向空洞和淫俗。因此,依附于政治、宗教和实用器物而产生和发展,又要努力超越这些外在因素的束缚,在纯审美与实用性两个端点之间做钟摆式的运动,这才是审美和艺术正常健康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审美体验与文化产品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了审美体验的特性,即直接性与整体性、现在性与唯一性,文化产品的创意、交互式体验的效果价值、及其产生的经济价值。笔者认为审美体验,为文化产品提供创意源动力,增加其使用价值,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丰富其文化内涵,带来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产生与升值。  相似文献   

15.
谢珊珊 《东岳论丛》2011,32(6):116-120
休闲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的生存状态,诗词创作是古代文人理想的审美体验方式。休闲之为理想在于进入了人类自在生命领域,创作之为审美理想在于进入了生命的自由体验状态。两者有着共同的心理前提与审美指向。休闲带给人自由体验,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诗词创作成为古人理想的审美实践,"闲"也作为重要的审美元素拓展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因此,我们在"哀怨起骚人"、"愤怒出诗人"之外,更应关注古代休闲文化对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审美超越--兼向邓晓芒先生请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辉 《人文杂志》2003,(6):92-96
后实践美学所说的审美"超越"不是指实践活动对物质现实,或实践的精神性对动物性本能的超越,而是指对人存在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和生命的超验性意义的建构.正确把握审美超越的内涵是理解后实践美学要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文艺特有的现象探讨主体追求内向超越的精神境界,论述"弃绝"这一佛道背景下独特审美态度的主体特征及其思想渊源,明确"弃绝"作为东方(尤其是中国)文艺中特有人生追求之极致境界的主体途径的奇妙特色与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实践美学的审美超越——答章辉先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个偶然的机会,读到章辉先生的文章<论审美超越--兼向邓晓芒先生请教>[1],之所以拖到将近五年之后才作这个回应,端赖自己孤陋寡闻.好在所讨论的问题并不受时间限制,并可趁此机会将笔者和易中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的新实践美学的观点,结合对它的一些误解更清楚地阐明出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形式和载体上也存在着多元化特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不仅要注重文化的积淀和文化认同感,同时要具有兼容并包、开拓创新的开放意识。构建良好的大学审美文化,要以物质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证,以行为文化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对审美文化、特别是青海审美文化的内涵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阐释,旨在对青海审美文化形成一种理性认识,以便进一步促进青海民族审美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