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成都市随着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和广大企事业单位和职工法律意识的提高,一批劳动保障代理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劳动用工管理、代办社会保险、协调劳动争议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也埋下不少隐患。因此必须依法规范劳动保障代理服务机构,才能发展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业。  相似文献   

2.
在公共劳动保障服务多元化格局下,政府是服务主导者,而非政府机构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政府与各服务主体的关系是在政治互赖、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三个方面建立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国劳动保障服务多元化的治理模式的改革方向,是建立政府主导下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平等参与的水平互动连体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机构健全统一、功能定位准确、工作职责明确、业务流程规范、窗口服务优质、基础保障有力的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特制定《四川省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意见》(试行)。  相似文献   

4.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6,(3):I0002-I0002
乐山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是市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中心按照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以服务“新三化”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环境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形成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招聘洽谈、培训申请、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失业保险申请、档案寄存及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障基层服务机构是适应劳动管理社会化、退管服务社区化新形势,依托乡镇、街道建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近年来,内江市劳动保障局大力加强基层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探索为就业困难群体服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劳动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使服务领域有效延伸.服务链条逐步拉长.群众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2013,(1):2
<正>由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和韩国劳动科学院三方共同主办,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办的第十次东北亚劳动论坛于2012年12月3日至6日在成都市成功举办.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理事长山口浩一郎、韩国劳动研究院代理院长金承泽  相似文献   

7.
九寨沟县全力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服务、便民利民、扎实推进”的原则,全县17个乡镇和7个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站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机构健全统一、功能定位准确、工作职责明确、业务流程规范、窗口服务优质、基层保障有力的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各乡镇、社区按照全县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存在机构不健全、队伍不稳定、监管不到位、行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省劳动保障厅不久前制定下发了《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标准》,并要求通过实施《标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断规范监察执法行为.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增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效能.建成基本覆盖城乡的、服务劳动保障工作全局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省劳动保障厅、省纠风办决定,今年8月至11月在全省劳动保障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劳动保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其风气好坏,关系到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依靠社会监督,外加压力、内启动力,有效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劳动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参加此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对象是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民主评议分为准备工作、宣…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机构改革,四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运而生。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劳动保障人始终牢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旨,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劳动保障事业改革发展之中。我们在制度政策的建立和完善中艰难探索,在西部经济高地崛起的进程中无私奉献,在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中辛勤耕耘,用智慧和热血铸就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辉煌,用忠诚和奋斗留下了永恒的历史印迹。  相似文献   

11.
乡镇劳动保障机构是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开展职业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和实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重要依托,是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劳动保障部门面向城乡劳动力提供服务的基层窗口。从2003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件要求,我省已在2328个乡镇设立了劳动保障所.在其他工作任务重的1044个乡镇确定了负责劳动保障的工作机构.并聘用了337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与服务网络,通过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底数清楚、贴近群众、服务快捷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在开展职业培训、提供职业介绍和组织劳务输出.促进乡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武胜县劳动保障局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劳动关系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转变劳动保障监察的执法理念、工作重心和工作机制,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一是转变执法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思想。提出劳动保障监察坚持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为劳动保障的中心和重点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制定积极可行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推进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坚持循序渐进持续均等的原则,统筹推进政策制度、服务机构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建设;积极探索以政府提供为主导,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服务模式;重视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在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费未落实导致工作难以全面实施,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等。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通江县劳动保障局局长张孝宗最近在谈到基层劳动保障机构队伍建设时,提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服务的作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要当好“五员”,在为民服务中要做到“五勤”。  相似文献   

16.
<正>海口市人力资源开发局(市就业局)隶属于海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承担政府行政职能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机构,负责本市就业与再就业服务(含下岗职工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失业保险、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与管理、人才劳动力管理、企业职工档案托管、大中专毕业生服务、职业介绍服务、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工作,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各项公共就业服务。近年来,海口市人力资源开发局在市人力资  相似文献   

17.
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劳动保障部门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谋求新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开展就业服务和落实再就业政策的前沿阵地,也是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支撑。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对于构建城乡统筹,上下连通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从总体上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先后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服务热线。并力求打造成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联系、沟通广大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广大群众和用人单位的知心朋友,成为倾听民生、服务民生、发展民生的重要载体,成为高效、真情服务群众的窗口。当前,如何全方位打造12333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品牌已成为摆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强化服务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9.
街道、乡镇及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各项业务工作具体并且繁杂,担子重,压力大。为了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作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有“四盼”。  相似文献   

20.
吉林市就业服务局窗口服务面积3385平方米,设置10个综合性一柜式服务窗口,配备工作人员56名,面向全市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失业职工劳动保障代理、创业就业和技能培训综合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