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现"两课"互动式教学中的四大共鸣效应--乐情、融情、冶情和导情效应,对于优化"两课"教学效果,提高"两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发挥乐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突破口;发挥融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发挥冶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重点;发挥导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抓住学生心理 ,有的放矢 ,辩证施教 ,才能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两课"教学引导机制指的是,教师在"两课"教学系统各环节中,以教学主体--学生为核心,针对"两课"教学内容,采用教师主导和先引后导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形成 "两课"教学资源配置关系、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两课"教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强化了教师的主导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求"两课"教师科学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对“两课”的排斥态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中,学生排斥"两课"教学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两课"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两课"排斥的具体表现,阐明其原因,由此提出相关建议,对于提高"两课"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两课"课程调整后,对教育观念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如何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加强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两课"教学改革中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拟从实际出发,初步探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与"两课"教学改革的若干结合点,以期能得到实际运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的学生既是"今日之生",又是"明日之师".师范院校"两课"教学既是对"今日之生"的教育培养,又是"今日之师"与"明日之师"两代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教学中需要认清这个特色,围绕一个"师"字作文章.在"两课"中除了贯彻教学大纲,完成一般教学任务,还要贯穿和灌输有关师道、师品、师智、师技、师表等内容,使师德建设在两代教师中相互砥砺,共同提高.这样做,对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对"两课"的意义的认识、教师的素质、"两课"的内容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两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对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侧重于理论教育的"两课"教学与侧重于实践教育的学生教育管理如何进行有机结合,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两课"教学工作者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解答这一问题的有效答案是实现4个结合,即两课体系与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相结合;两课教学内容与学生教育管理内容相结合;两课教学法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相结合;两课教师队伍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课时多、挤占专业课、内容重复一直是影响"两课"教学的重要观念.经过对学校课程结构的分析发现,"两课"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并不高,还不到非专业课的三分之一,而财经文化基础课缺少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反,"两课"的人文素质含量较高,是财经院校补充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想平台.因此,提高"两课"教学的人文内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始终都在"超越"和"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恰如其分地说出可说的,以显示不可说的.这一思路为后世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的新的思维方式.认为哲学也并不意味着找到答案以求安宁,而在于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人之为人的永恒追求,构成了人的价值意义世界,将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 5 0年代以后 ,中国军事后勤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传统粮台体制向近代粮台体制的转变是中国军事后勤变革的集中表现。曾国藩在创立近代勇营兵制的同时 ,对传统的粮台体制也进行了相应地改造 ,建立了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体制。本文通过考察近代粮台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兴衰历程 ,试图揭示晚清战时后勤体制在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兴”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力求正确地、历史地把握“意境”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厚诗学内涵。“兴”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形象思维的特征以及佛教中“境”的介入,最终导致“意境”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8.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为文本”过程的表现,中国当代文学中,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此同时,典型作为他者的文化形态也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能够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也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相似文献   

19.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20.
<狂人日记>的文本存在,不仅是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技法所开创的世纪性探索,而且是为寻求人文主题的语言生存,借现代小说独异的"叙事策略"所进行的一次"文化探险".对小说主题进行文化释读与对小说文本进行文学释读,是准确而全面释读"鲁迅文本"的基本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