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千年来,中国农业一直是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以后,从土地改革,到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我国农业经历了一个伟大变革。但是,这个变革主要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状况,没有摆脱两千年来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的阴影。我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提出的一些口号、方针、办法,也一直停留在单一经济的范围,而且加深了农业经济结构的片面发展。现在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农业也应该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即从以粮为主的小农经济结构,逐步过渡到粮、林、牧、渔  相似文献   

2.
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粮食问题以前是、目前仍然是最迫切的问题.对中国人来说,马尔萨斯计算法并不是一种学术性的运算,而是一个直接的、始终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演变成为一场灾难.中国农民的物质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按人口计算的现金收入和粮食定量.1978年,公社社员的集体劳动收入按人口平均,年收入74元(折合44.40美元),月收入6.17元,日收入0.21元.1979年按人口平均,年收入84元(折合50.40美元).以上数  相似文献   

3.
政治运动是 2 0世纪 5 0~ 70年代我国用以塑造革命化社会权威与秩序的重要方式 ,作为影响此一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其本身又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走向和惯性 ,即从革命到后革命状态的历史变奏。运用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的方法考察某一村庄政治运动的历史 ,场景化地展示这一走向和惯性在微观场域中的演绎 ,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国家权威性政治话语与具体历史事件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的含义。我们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科学武装农业,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把落后的农业转变为赶上和超过当代世界水平的先进农业的一个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过程。因此不同地区必须从具体条件出发,根据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原有生产和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这一转变,使农产品生产能够充分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农民和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具有高度生产水平的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农业现代化既然是一个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过程,它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参照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实  相似文献   

5.
标题为《法国革命:历史问题和方法论问题》的这本论文集是巴索基金会“笔记”丛书的第一本,包括该基金会和教师民主倡议中心共同举办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讨论会的材料。意大利历史学家V.维多托在对当代关于这个课题的争论的一篇述评中对进步的史学,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给以很高的评价。他特别指出进步史学对研究革命的社会问题的贡献。他指出,由于这种“社会的解释”,对革命是批判地从理论上来理解和从全球的观点来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急剧变迁,社会主义又面临着一次新的严峻的挑战。在世纪转换的历史关头,如何在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及时,准确地把握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前途和历史命运,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以申半管之见。一现实社会主义,是指20世纪以来,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立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所搞的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在历史发展的坐标中究竟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争论纷呈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此无意赘述种种观点,笔者认为要准确、全面地界定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世界范围中,把握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时代,是指历史发展的阶段,它规范着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趋势。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界定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无疑是一个只有根本性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的首要目标。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既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又包括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一系列基本制度的现代化。而且这些制度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历史阶段和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总结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划分,揭示了现代化不同历史阶段中政治发展的任务和特点,力求通过对于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分析,论述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粮食总产一再突破历史最高水平,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农村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从黑龙江省来看,目前农业生产形势仍然是严峻的,许多地方仍存在着掠夺式经营的短期行为,偏重于产量的高低,忽视生态环境和综合效益的好坏,人均占有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中国共产党走过波澜壮阔的100年,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剧.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需要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  相似文献   

11.
迈克尔·杰克逊对于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其实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的离场当然也象征着我们也在老去了。当然,这种老去其实就是成熟。我们的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于一种我们所不熟悉的文化的渴望也早已被一种历经沧桑的感慨所替代。我们知道他的时候,当时中国正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刚刚从封闭和刻板中开始走出,我们当时知道了《Thriller》,知道了他的“太空步”和放荡不羁的形象,这些其实并不是作为一种我们所热爱的歌星来看待的,除了少数的英语歌的爱好者,他的歌其实从来也没有在中国真正地传唱。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农业现代化起步,大体上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但从长期发展过程看,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不仅仅是战后二十年的事情,它与战前半个多世纪日本政府实施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的改良有密切,关系。战后农业政策的历史渊源明治维新后,日本为建立可同欧美列强分庭抗礼的资产阶级国家,对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孕育在封建社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口号,但他终生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目标乃是为了建立一个工业化、法治、民主、平等、自由的现代化中国,这可以说是贯穿孙中山一生思想事业的中心内容。因此,孙中山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无疑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处于迅速的变革时期,信息技术和信息业的发展是这种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在对这个人口超过12亿的国家产生根本的影响。中国的变革也是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国家巨大变革的组成部分,这些国家正在从农业和重工业经济向多样化和开放性商业和工业的方向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15.
田霞  赵庆永 《社科纵横》2006,21(2):31-32
农民工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现今社会转型大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对其做一客观公正的评价呢?本文从农民工出现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城市、农村发展的作用等方面入手,说明他们进城务工创收并最终融入到城市中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所必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6.
祝福恩  张滨 《学术交流》2020,(4):49-54+19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断完善和定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历史方位,界定了富起来与强起来的时间节点,划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坐标和标示。新的历史方位既是新思想的实践之源和立论依据,又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前提。因此,要科学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历史方位的理论判断,立足国情,坚持改革导向,把中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建设推向新阶段,建设制度强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现实的历史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胸怀宽广的历史格局、具有高度历史自觉和进行积极的历史实践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格局中,以世界历史为宏大视野,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自觉中,破除了对历史规律的教条化理解,否认了对历史目的的“历史终结论”式解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立足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走出了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谋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了统筹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邓小平理论与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实践的、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宏伟成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生活在十月革命开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复兴的世纪,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赋予了农业特殊的重要性,党和政府历来很重视"三农"问题,新世纪以来,连续6年发布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并且各有侧重,共同组成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时代主旋律.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之中,需要发展高效率高效益以解决社会对农产品数量质量的需求并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而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以促进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因此,沿着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径来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路径依赖并且恩泽子孙,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就我国如何学习日本现代化的经验教训问题,提出两点值得参考的建议:(一)日本工业化的基础不是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而是长期培养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因此,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输入外国资本应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二)中国的现代化应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经验.中国的面积比日本大,人口比日本多,如何学习日本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