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实验语音学的方法, 运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恩施城区方言单字音的音高、调长等进行研究, 客观描写该方言声调的实际情况。恩施城区方言四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阴平35、阳平22、上声53、去声113。声调的时长模式为阳平>去声>上声>阴平, 或者去声>阳平>阴平>上声。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语音的简化,尤其是声调的简化,备受语言学界关注。宁夏方言有四声调、三声调、两声调三种形式,从历时角度看,语音的简化有可能是受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的影响,但从共时层面看,语言自身发展演变才是导致调类简化的主要因素。结合语音实验可知,调形、调值的接近是四声调方言合并为三声调或两声调方言的重要因素。同时,在语言交流中,单字调的作用逐渐式微,词调、重叠式或重叠加词缀的构词方式进一步减弱单字调的别义功能,即语流中音节长度的增加与单字调辨义功能呈反比。无论是调形调值的影响,还是多音节词的作用,宁夏方言都在朝着调类简化的方向发展。宁夏方言声调的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声调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3.
四调到三调的变化是胶辽官话语音的突出特点,根据声调合并的情况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它们都分布在胶辽官话的中心地带,声调简化现象与单字调调值的接近、连读变调的同化和方言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孟州方言单字音的声调。孟州方言调类可以分为五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去声包括低降、弯降、低平等几个变体。入声字在孟州方言中不保留入声韵尾,但大部分独立一类,属于“中长调”,不过也有一些字已完成舒化,并与同形舒声调合并,全清人、次清入、次浊人大部分都归去声,全浊入归阳平。  相似文献   

5.
安丘方言的使用范围是北方方言中的胶辽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安丘方言中单字调的调值,运用Lz-score公式对原始数据的基频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根据五度标调法确定调值。通过对安丘方言进行语音实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安丘方言调值分别是阴平313、阳平52、上声55、去声41。  相似文献   

6.
实验语音分析是研究维族汉语声调匹配和回归规律的有效方法。维族汉语语料声学分析表明,声调完成有序化匹配的时间比声母、韵母完成匹配的时间要长;维族汉语单字调的匹配、回归是分阶进行的;维族汉语双音节声调模式受母语音高重音模式潜在制约;维族汉语"维腔维调"现象是维汉语言类型学差异在语言接触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石锋先生的声调格局理论,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作为工具对语音样品进行分析,通过现代语音实验法、统计学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得出新乡方言声调的声学数据和五度值,再与前人的结论进行比较,希望更好地服务于汉语方言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合肥方言声调的优选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语音分析软件对合肥方言的声调进行了全面的语音描述.实验结果表明合肥方言的声调格局为5个单字调,阴平调有新老派区别.然后在优选论的框架内,对合肥方言的二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现象进行了音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可以全面、简洁、自然地解释这两种现象,体现了该理论的强大解释力.这也为今后汉语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方言声调格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学者们对哈尔滨方言声调的调值有不同的观点,通过实验手段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对精确和可信。以十组词为实验材料,利用计算机和praat软件分析出数据和音高曲线图,在此基础上,得到哈尔滨方言的声调格局:阴平44,阳平24,上声212,去声52。  相似文献   

10.
府谷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全县方言内部语音基本一致,以地域大致可分为四个小片,西部方言是其中的一片。陕西府谷西部方言音系,包括府谷西部方言的声韵调系统、连读变调和轻声。笔者认为,府谷西部方言中上声来源于中古清平与中古清上、次浊上,这一上声调是清平向清上、次浊上合流的结果;府谷西部方言的轻声总体上是调位中和现象,单字调和连调形式对轻声的控制作用较为强烈,词的使用频率与轻声的产生基本无关,轻声是一种固定的构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