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斯梅尔塞提出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所有的群体性行为、社会运动甚至革命的发生,都是由6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结构性诱因;由社会结构衍生出来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一般化信念的产生;诱发因素;有效的社会动员;社会控制能力下降。与以往研究大多从舆情演化、话语权博弈、政府治理、村民自治等宏观视角出发不同,本文以价值累加理论为叙事框架,采用叙事法,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具有“时代标本意义”的乌坎事件进行微观社会心理学层面的再审视,探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理的概念由西方引介而来,其本身不但是一个学理概念且是嵌入在特定实践和制度背景之下的.通过对国外治理理论和治理文献的重新思考和梳理,发现"治理"在政治学和行政学上有其各自的内涵,并构成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通过对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缘起的研究,探究治理在政治学和行政学上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将治理所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分析框架展现出来,最后就治理、政府治理来揭示中西方存在的不同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平等的前提和表现。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分配问题的研究,探索我国学术界30多年来关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理性认识及其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东、西方学者因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方法和研究重点而形成迥乎不同的理论。西方学者对社会分层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剖析和实证研究,不过自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以来,后来学者的基本思路均是上述两位划时代哲学家所开创的社会分层模式的逻辑演进。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起步很晚,且基本概念和命题均舶自西方,不少学者直接借鉴国外理论以分析我国问题,显示独具特色的中国教育机会分配研究之路仍然很长。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于自身心理现象的探索至少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从人类传播的角度所进行的心理现象研究却始于19世纪的西方人类学,以塔尔德、勒庞为代表的欧洲学者对群体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等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加快了这一学术进程.伴随着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的兴起,人们开始将科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带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并形成了传播学研究的社会心理学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与传播学的融合趋势日益显著,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称作媒介心理学的新型学科,这证明了心理学与传播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视角对社会资本的内涵、定义和功能进行全面的研究与透视分析,从而使社会资本理论从平面的一维理论成为立体的生动的多维体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建国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关学者从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等多角度分析这一主题,并形成了几种主导性的解释模式.同时,也有学者以西方的一些理论和分析范式为基础对未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各自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自罗伯特·D·帕特南1992年发表著名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以来,社会资本理论日益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来研究政治学中的公民文化问题.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二者关联性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甚少,而国内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二者关联性的成果则更为薄弱.由此,以南京市作为研究个案,从南京市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的真实逻辑和现状出发,考察作为社会资本重要组成因素的信任、公民参与网络、规范等影响公民文化建设的过程和机制,以及它们给公民文化成长与培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方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为劳动关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西方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劳资冲突进行了阐述,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不同的理论视角因其所秉持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各异,对劳资冲突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不同理论视角下的西方劳资冲突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方劳资冲突研究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 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自从这场运动从西欧发轫以来,犹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迅速席卷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战后,西方(主要是美国)的一批学者即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一宏伟的社会变革展开了讨论,构筑了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使现代化这一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库恩和莫顿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范式概念,综合两人的见解,可以形成一个对现有社会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论框架.经过范式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有教学论的主流已经形成了一种"泛论述的组合范式",它在为教学论发展提供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需要研究者通过多元视角、概念澄清和实证研究等策略进行超越,以促进教学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